向潤麗

【摘要】目的:觀察分析腦卒中伴認知障礙患者應用優質護理干預措施改善吞咽功能的臨床價值。方法:于2020年03月-2021年03月本院納入的150例腦卒中伴認知障礙患者作為課題對象,將之分組干預,其中常規組75例普通干預,研究組75例優質護理干預。結果:研究組MMSE認知功能評分高于常規組,吞咽障礙評分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貫徹落實優質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腦卒中伴認知障礙患者顯著提高吞咽功能,值得現代臨床廣泛普及。
【關鍵詞】腦卒中;認知障礙;優質護理干預;吞咽障礙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156
腦卒中患者常見吞咽障礙、認知障礙,可導致患者肺部嚴重感染、貧血、脫水,甚至窒息死亡,給患者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影響[1]。人的行為以及認知功能在吞咽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參與作用[2]。針對合并認知障礙的腦卒中患者,夯實優質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吞咽功能、認知功能,顯得至關重要[3]。鑒于此,本研究特此以150例腦卒中伴認知障礙患者為例,嘗試了優質護理干預,希望能夠減輕患者吞咽障礙、認知障礙,達到早日康復目的。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納入的課題對象150例腦卒中伴認知障礙患者,均于2020年03月--2021年03月接收入院。入組標準:由磁共振以及CT正式;MMSE簡易精神狀況量表低于20分;吞咽造影提示患者吞咽障礙;初次發病且患病時間不足2個月。排除標準:心肝腎肺功能嚴重受損;惡性腫瘤;精神系統疾病;食管疾病。根據自愿參與及同意知情要求,通過數字隨機表法,分組觀察課題對象并分別設為常規組、研究組,各75例。研究組包括46例男性和29例女性,年齡52-75歲,均齡(64.6±8.6)歲;41例腦梗塞、34例腦出血。常規組包括44例男性和31例女性,年齡51-77歲,均齡(65.5±9.1)歲;40例腦梗塞、35例腦出血。兩組基本信息經過統計學檢驗,P值均>0.05。
1.2方法
常規組75例普通干預,即(1)直接吞咽訓練,指導患者攝入性狀不同的食物,從糊狀食物慢慢過渡到固體食物,進食量循序漸進,并輔以正確合理體位,前曲頸部。(2)間接吞咽訓練。強化患者顏面以及口腔、頸部肌力訓練,使其肌力協調;通過深呼吸、冷按摩、口腔操以及咳嗽訓練等方式,對患者口舌以及面部進行感覺刺激;(3)代償訓練包括交互吞咽、聲門上吞咽、空吞咽等等。每日2次,每次10-15min。
研究組75例常規干預同時加入優質護理干預,包括(1)電刺激。中立位,使用電刺激治療儀器,持續反饋刺激患者舌骨上肌群,刺激時間、頻率以患者耐受為宜,與此同時,指導患者吞咽,2次/d,25min/次,堅持刺激4周。(2)吞食干預。以患者實際病情為主,協助其保持正確體位,若患者無法坐位,可給予仰臥位,前屈頭部,軟枕置于患側肩部,家屬站在患者健側喂食;以患者吞咽功能為主,合理調整食物攝入性狀,并滿足患者機體營養需要。要求食物密度均勻、柔軟,略微黏性,以免松散,方便食物順利通過咽喉部、食管。初期進食量4ml一口,慢慢過渡到20ml一口。2次/d,25min/次,堅持4周。(3)認知干預。定向力訓練,若患者注意力欠佳,可通過示范操作或者是喜歡的事物進行輔助訓練;若患者單側空間忽略,可給予畫圖、作業刪除、眼罩佩戴等方法訓練;若患者失用癥,考慮觸覺、感覺刺激;若患者結構性失用,指導患者拼圖、搭積木;鍛煉患者生活能力,使其養成規律活動行為;指導患者物品分類、數數、簡單的加減法計算,以此來提高其分析能力。2次/d,25min/次,堅持4周。
1.3觀察指標
統計患者干預前后MMSE簡易精神狀況量表評分,30分滿分,總分越高越好;以洼田飲水試驗評估患者吞咽功能,半臥位或坐位狀況下患者能夠一次性飲完溫水30ml,未停頓、無嗆咳,記1分;分2次順利飲完且未曾嗆咳,記2分;一次順利飲完且嗆咳明顯,記3分;分2次順利飲完且嗆咳明顯,記4分;未飲完且多次嗆咳,記5分。
1.4數據統計處理
統計學軟件以spss22.0版本為主,導入計量資料,進一步檢驗分析本研究課題獲得的數據信息,主要包括MMSE認知功能評分、吞咽障礙評分,以(x±s)形式描述,組間t檢驗,數據差異判定結果以P值描述,以(P<0.05)表示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前兩組各項評分無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各項評分顯著改善,其結果與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基于以人為本核心的優質護理干預,在現代臨床中應用廣泛。本研究用于腦卒中伴認知障礙患者群體中,結果研究組MMSE認知功能評分更高、吞咽障礙評分更低,與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認知行為在吞咽過程中發揮著重大作用。伴有認知障礙的腦卒中患者,其吞咽障礙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是攝食前,患者注意力欠佳,無食欲,無任何反應,此階段是咀嚼食物、吞咽食物的前提;第二是吞咽控制無力、緩慢。隨著臨床研究深入,多報道認為認知功能強化,有助于患者改善吞咽模式,間接減輕患者吞咽障礙。交流、認知、行為直接影響著患者吞咽困難程度,而吞咽障礙程度取決于認知缺損程度。因此,優質護理模式下,對患者加強電刺激、攝食訓練以及認知干預,全面改善患者認知功能,間接降低其吞咽障礙程度,意義重大。
總而言之,優質護理干預作用重大,值得現代臨床將之廣泛用于腦卒中伴認知障礙患者中。
參考文獻:
[1]辛玉英,殷紅霞,秦川,韓雨辰.吞咽康復護理干預對出血性腦卒中致吞咽障礙患者的護理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01):175-176.
[2]林艷.風險護理在吞咽刺激訓練治療腦卒中吞咽障礙中的應用及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0,27(09):32-34.
[3]張禮禮,畢霞.認知行為干預對腦卒中伴吞咽障礙患者施行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24):4098-4099-410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