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間盤突出癥采用中醫骨傷手法聯合中藥湯劑的方法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72例我院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所有患者的就診時間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依照隨機數表發進行分組,將其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采用中醫骨傷手法治療,觀察組采用中醫骨傷手法聯合中藥湯劑治療,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和比較。結果: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2.22%,顯著低于觀察組(91.67%),兩組療效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治療中應用中醫骨傷手法聯合中藥湯劑的方法進行治療,能夠良好的提高臨床療效。
【關鍵詞】中醫骨傷手法;中藥湯劑;腰椎間盤突出癥
【中圖分類號】R274.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240
腰椎間盤屬于常見的脊柱外科疾病,具體是因為腰椎間盤發生了退行性病變,導致纖維環破裂并壓迫到了脊神經的一種綜合征,該病有極高的發生率,多發年齡為20~50歲這個階段,隨著病情的惡化,患者的活動會受到限制,甚至會出現運動功能障礙,同時可引發大小便失禁、馬尾神經綜合征等多種并發癥,給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及時有效的治療十分關鍵[1]。基于此,為了探究最佳的治療方法,本文探究了我院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用中醫骨傷手法聯合中藥湯劑進行治療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72例我院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所有患者的就診時間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依照隨機數表發進行分組,將其均分為兩組,每組均有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36例,其中對照組男女比例為5:4,年齡46至57歲,均值為(46.82±2.37)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20個月,均值為(8.27±1.31)個月。觀察組男女比例為7:5,年齡43至59歲,均值為(45.74±2.19)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21個月,均值為(9.67±1.28)個月。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積極配合。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組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中醫骨傷手法進行治療,治療前指導患者取合適的體位,先取俯臥位,對患者的臀部及腰部肌肉采用松解手法、掌推法疊掌進行手法按摩,按摩力度要由輕到重,方向要從上而下持續按摩5至6次,讓患者持續保持俯臥位,手法轉為復位手法從上至下來款患者脊柱間隙,并持續按摩5至6次[2]。通過拇指點按的方式對患者背部雙側的阿是穴和腎俞穴按摩,用肘尖點按摩患者的承扶穴,治愈患側的關節通過支腿抬高和牽引手法進行之勞,每次持續半小時,每日進行2次?;颊咝枰掷m接受1周的中醫骨傷手法治療[3]。
觀察組采用中醫骨傷手法聯合中藥湯劑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還需要服用獨活寄生湯,方藥的具體組成為:獨活、當歸、白芍、杜仲、生地各15g,桑寄生、茯苓、桂枝、 牛膝、川芎、秦艽、防風、人參各10 g,細辛3g,甘草3g,每日需要煎服一劑,分早上和晚上兩次溫服,患者需要持續服藥3個周[4]。
1.3 觀察指標和評估標準
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估,療效評估標準為:患者的癥狀在治療后消失,腰部能夠正常活動,支腿抬高角度大于70°,表示顯效;患者的癥狀在治療后明顯緩解,腰部活動輕微存在受限,但生活和工作不會受到影響,支腿抬高角度擦浴70°;患者治療后癥狀沒有絲毫的改善,腰部依舊無法正常活動。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通過統計軟件SPSS25.0 實現,其中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采用x±s和百分數的形式進行標志,并通過t和x2 值對兩組的差異情況進行分析,若P<0.05 ,則表示兩組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2.22%,顯著低于觀察組(91.67%),兩組療效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腰椎間盤突出癥病發率大幅度增長,且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這可能和人們的生活、飲食及工作等多方面因素有關。由于該病多伴有脊柱生物力學異常、有機腰部韌帶異常等情況,若治療不及時有效,可能會損傷到脊神經,進而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中醫將腰椎間盤突出癥歸為“痹癥”、“腰痛”等范疇,并認為該病以腎虛為本,由經絡損傷引起,治療應該以活血舒經,補肝益腎為主,中醫骨科手法能夠促進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和經絡的緊張,同時還有助于機體對炎癥物質的吸收,使得炎癥得到緩解。中藥湯劑獨活寄生湯中的獨活能夠強壯筋骨,同時還能夠驅寒祛濕,而細辛能夠止痛和祛風,秦艽能夠舒筋祛風,幾聲、牛膝以及杜仲能夠活血化瘀和止痛,總之,該方藥能夠益補肝腎、還能夠補氣血、止痹痛,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這兩種方法聯用能夠更好幫助患者恢復腰椎功能,控制炎癥,緩解臨床癥狀。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2.22%,顯著低于觀察組(91.67%),兩組療效差異顯著(P<0.05)。和既往研究結果一致,充分說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用中醫骨傷手法聯合中藥湯劑進行治療具有優越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治療中應用中醫骨傷手法聯合中藥湯劑的方法進行治療,能夠良好的提高臨床療效,改善腰椎功能,減輕患者的疼痛。
參考文獻:
[1]陳登順.中醫骨傷手法聯合中藥湯劑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9,029(026):138.
[2]魏迎辰.中醫骨傷手法聯合中藥湯劑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對患者疼痛的影響[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9,5(02):137-137.
[3]李汝任.中醫骨傷手法聯合中藥湯劑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018(001):P.36-37.
[4]陳信.中醫骨傷手法聯合中藥湯劑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研究[J].陜西中醫,2018,03(5):101-103.
[5]陳峰,石曉兵,朱燁,等.中醫骨傷手法聯合中藥湯劑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8,24(18):98-100.
作者簡介:徐三信(1978.11.16—),男,漢族,甘肅省會寧縣,畢業于甘肅省中醫學院,本科,學士學位,會寧縣甘溝衛生院醫師,中醫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