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虹燕
(長春財經學院,吉林長春 130000)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核心特征與基本內涵,也是我國教育現代化“2035 計劃”的主要內容和顯著標志,更是教育現代化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2018 年4 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對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因信息技術特別是智能技術的發展,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堅持應用驅動和機制創新的基本方針,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機制,構建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將傳統教學模式與數字化網絡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形成的新型教學模式。“線下”的教學不是傳統課堂的照搬,而是基于前期的“線上”學習開展更深層次的教學活動。也是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的產物。因此大學英語聽說課作為一門實踐課,采用混合式教學更利于學生隨時隨地練習,符合教育信息化的新要求。為了解我校在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教學效果,課題組設計了本次問卷。
這次問卷調查主要針對我校大一大二參加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教學的學生和教師,通過問卷網將問卷發送到手機微信端,本次共收回答卷251 份,有效答卷251 份。其中參與答卷的教師有9 人,學生有242 人。
本問卷共11 題,是課題小組成員共同商討設計的自編問卷。其中有僅限教師回答的問題,主要調查教學效果。也有僅限學生回答的問題,主要調查學習效果。其他問題為教師和學生均需回答的問題,主要調查教學平臺的選擇和教學內容的安排,以及師生對混合式教學的評價。
在進行線上部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選擇使用的教學平臺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流暢程度和所能提供的學習資源對學生來說是直接影響他們是否喜歡線上學習的一個主要因素。因此我們設置了問題“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您都用到了哪些線上App?”選擇釘釘的占79.28%;選擇中國大學慕課網的占39.04%;選擇外研隨身學的占29.88%;選擇英語趣配音的占10.36%。釘釘可以進行直播授課,外研隨身學便于學生課下練習文本聽力,英語趣配音用于練習口語表達,以上平臺既能滿足學生語言輸入的需求也能滿足語言輸出的需要,課題組認為我校教師的線上學習平臺選擇合理。然而大部分平臺提供的仍是以傳統的聽說為主的練習模式,更像是線下課堂的延申,資料豐富但趣味性不足。課題組將進一步的探索更適合我校學生的學習平臺。
接下來分析學生“對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最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是什么?”選擇英文歌曲或電影的占53.39%;選擇聽力技巧及口語表達的占24.3%;選擇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占17.13%。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課題組成員認為,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時更傾向于采用輕松且具有娛樂性的方式。由于教學內容和模式與傳統聽說課堂相比并沒有過多的創新且模式過于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所以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多布置類似英語配音、分組辯論、直播展示成果等的任務,學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完成語言的輸入,在辯論分享時完成語言的輸出訓練,既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又鍛煉了聽說能力。
混合式教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線上學習過程,因此我們設置了問題“您學習英語的目標和上網的目的明確嗎?”有26.45%的學生選擇了非常明確;有66.12%的學生選擇了基本明確;還有7.44%的學生選擇了不明確。這一數據反映出我校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偏弱。上網目的不明確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在線上學習時打開電腦或手機卻并沒有學習,而是選擇了以娛樂性為目的使用網絡的情況。再結合前面的問題,大多數人都選擇了“英文歌曲或電影”,說明大多數學生對線上教學內容的期待與實際不符,學習并不是一項一直有趣的活動,理論部分的枯燥和練習時的重復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師可以讓練習的形式多樣化,用新鮮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重視學習過程,應該制定詳細的形成性評價標準并告知學生。
在“學生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表現如何?”這個問題中,有33.33%的教師認為學生能認真完成線上和線下的學習,數據偏低不足一半;認為學生線上線下的學習都不完成的教師有11.11%。這一數據反映出大部分學生存在偷懶現象,雖然完成了教師布置的線上線下學習任務,然而完成的質量不高。遇到生詞不查發音的現象極為普遍,而發音是語言在輸入和輸出中都極為重要的一環,聽懂才能會說,會說就能聽懂,二者互相促進。正是由于學生消極的學習態度,導致他們在口語方面,因為怕說錯而羞于開口,在聽力方面因為不熟悉發音而聽不懂,同時又缺乏對聽力技巧的理解和靈活運用。針對這一現象,教師首先要對學習目標不明確的學生加以引導,其次要多布置互動式學習任務,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
有50.83%的學生選擇了效果很好,雖然有一半的學生都對自己的學習效果感到滿意,但這個數據還是遠沒有達到課題組的預期。這也說明雖然大部分師生都在認真實踐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但師生間的配合還不夠默契,課程設計也要適當進行調整。有45.87%的學生選擇了效果一般,選擇效果不好的學生有3.31%,這個比例分別與上一題學生的“上網目的基本明確”和“上網目的不明確”比例相互呼應。反映出在缺乏監督的自學時間,學生開小差的情況比較普遍,這也導致了他們學習效果一般。對于這一問題,教師應幫助學生明確學習動機。同時要盡量布置探究式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在思考中完成知識的內化。課題組也將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形成適合我校學生的培養策略和實施方案。
選擇線上學習容易分散注意力的人占48.61%;選擇線上線下自學時缺少監督的人占42.23%;選擇缺乏自學的動力的人占28.29%;選擇課堂信息量太大,跟不上的人占24.3%;選擇互動不方便的人占22.71%;選擇教學內容銜接不好的人占12.75%;選擇App 難以操作的人占9.16%;選擇其他的人占13.55%。從這一結果來看,混合式教學最大的難點就是線上學習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且缺少監督機制。由于線上學習對專注度的要求很高,而我校學生普遍專注度和自主學習能力較差。這也給教師開展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另外,教師應做好課程的銜接設計,在每堂課前都應有對上堂課技巧回顧的訓練,實踐課的重點就在于給學生大量的時間進行練習。同時教師要挑選和教學主題相關的價值高的自學資料發布給學生,引導學生在自學時進行深度思考。這一問題對課題組調整培養策略和實施方案極具指導意義,對于師生認為其他存在的問題課題組也將一一探索并嘗試找到解決辦法。
結合對問卷調查的分析和我校師生提的建議,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聽說課首要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意識到聽說能力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其次是改善線上學習部分的監督機制,合理制定線上線下學習的評估評價標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師要設計更有趣味性、探究式的的線上線下學習方案,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和學習動力,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和語言實際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