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吉
(杭州綠城育華學校,浙江杭州 310012)
在研究中發現,許多高中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經常會出現動詞使用錯誤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搭配錯誤、時態錯誤、謂語和非謂語混淆或違背主謂一致原則等。此類錯誤的存在不僅嚴重限制了學生英語成績的提升,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寫作技能培養。因此,對于高中教師而言,首先應認識到學生產生錯誤的最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來改善這一現狀。
就高中學生的英語寫作情況來看,其動詞的使用錯誤主要有如下形式:第一:謂語動詞與非謂語動詞混淆。許多學生在寫作時分不清何時應使用謂語動詞,何時應使用非謂語動詞;第二,搭配錯誤,這一錯誤主要表現在動詞與介詞的錯誤搭配,或在使用不及物動詞時缺少介詞;第三,動詞缺失,部分學生在寫作時出現了句子遺漏動詞的問題;第四,主謂不一致的情況,即主語的形式與謂語形式不一致,如當主語為第三人稱時,謂語未使用第三人稱單數。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高中學生寫作時出現動詞使用錯誤的問題,則必須了解此類問題產生的根源。本文結合先前學者的理論基礎,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將高中學生寫作時出現動詞使用錯誤的原因歸納為以下幾點。
(1)學生的英語學習受母語的影響較大。對于許多高中學生而言,在寫作時通常會借助漢語來完成任務,然而由于英語和漢語在語法、語序以及用詞等方面均存在著顯著差異,在無法完全適應這一差異的情況下,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更容易被中文寫作習慣所影響而忽視時態等動詞形式。
(2)學生自身的英語知識儲備量不夠。許多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只是關注單詞或句子的死記硬背,并未真正認識到語法知識的正確使用。導致自身缺乏必要的知識積累,因此在使用時更容易出現錯誤。
(3)英語學習局限于課本,缺乏靈活地運用能力。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許多學生過分關注英語試卷分數,而并未將所學的英語知識真正運用于實際生活。在此背景下,在進行寫作時許多學生只能套用背誦的固定句型,一旦句型的主語或其他成分發生變化,學生無法在此基礎上對動詞做出靈活的轉變。
(1)教師應選擇合適的糾錯時機,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首先,學生在出現動詞使用錯誤的情況時,教師應始終抱有關愛、寬容的態度,對學生作文中的出彩之處進行肯定和鼓勵,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并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使用書面形式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時,應使用不同的記號或進行清楚的備注來幫助學生清晰的認識自身的錯誤;如果是在課堂上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點評,學生所犯的普遍錯誤可進行統一的指導和講解,而對于個別同學所犯的錯誤應盡量避免其他同學的面進行批評或指責,可在私下進行輔導;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存在差異,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統一輔導外,還可給予部分水平較差的學生單獨的幫助或指導,在尊重學生差異性的基礎上,遵守教育公平的原則。
(2)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降低母語對英語學習的影響。首先,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選取合適的時機向學生講解中西方語言和文化的差異,逐步幫助學生形成英語思維,加深學生對英語單詞或句型等的理解,逐步減少母語對英語學習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幫助學生學習更地道的英語,并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加以運用。比如,在講解時態時,教師可通過句子講解將中文中的時態與英文中的時態進行對比,就Only if you believe in yourself,you have motivation to study 句子來說,在英文中,句子的發生時間必須通過謂語動詞的形式來展示,然而,在中文中,無法從動詞來判斷事件的發生時間。通過中文和英文的對比,學生能夠深刻地認識到在寫作時必須充分考慮句子所描述的時間來對動詞進行變形。
(3)教師應重視學生語法知識的積累。造成動詞使用錯誤的一大關鍵原因則是學生的語法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不僅應重視學生單詞的記憶、句子的背誦,還應幫助學生加強對語法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具體來說,教師首先應幫助學生了解五大基本句型,避免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出現主要成分、尤其是謂語遺漏的情況。其次,教師在講解新單詞時,應對同義單詞之間的差別進行詳細講解,幫助學生了解同義單詞的差別用法。比如,就必修五的課本為例,教師在講解foresee 這一單詞時,則可將其與predict 進行對比,雖然二者都有預測的意思,但foresee 更側重于展望未來,而predict 則側重于對事情后果的估計。幫助學生充分了解不同動詞的不同使用場合,那么學生在選擇動詞時則能夠避免許多誤區,從而提高動詞的使用正確率。
(4)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因為學生創造英語應用機會,幫助學生培養語感。具體來說,在課堂上,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分組,鼓勵每組學生使用英語來進行對話和交流;其次,教師還可向學生分享部分優秀的英語作文,幫助學生了解優秀作文的具體寫法或表達方法,從而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參考和依據;最后,教師還可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英語電視劇或電影,但教師推薦的作品應難度適中,且帶有趣味性、容易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通過與他人進行交流,不僅能夠迅速培養英語語感,同時也可通過視頻字幕了解地道的動詞用法,幫助學生降低英語寫作中的動詞錯誤頻率。
(5)幫助學生掌握寫作策略,強化寫作訓練,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良好寫作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逐步滲透寫作策略,為學生帶來潛移默化地影響。首先,作品的好壞與學生的審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教師應向學生強調審題的重要性,并對題目中所給予的信息進行分條列出。其次,在進行構思時,并形成大致的文章框架;最后,應對各個部分之間進行自然連接,完成最終的文章。對于一篇作文而言,不僅應做到內容緊扣主題、語言表達正確,同時還應確保各個段落之間的自然銜接。在日常的寫作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除了完成作文外,教師還應對學生所出現的典型錯誤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在后期的寫作中積極避免。比如對于高二學生而言,在寫作時經常出現謂語和非謂語動詞混淆的情況,教師則可選擇典型的錯誤句型來引導學生進行成分分析,比如On the one hand,working hard and not think too much,在講解這個句子時,教師則可要求學生進行成分分析,在分析中學生則能夠明白and 連接并列成分,然而在這個句型中working和think 明顯不并列,因此在動詞上使用錯誤。通過引導學生對錯誤句型進行分析,幫助學生養成對自己作文進行檢查的習慣,逐步降低動詞錯誤的發生頻率。
(6)對當前的評價方式進行優化和完善,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熱情。就當前情況來看,在對學生的英語作文進行評價時,基本以教師評價為主。應對這一評價方式進行優化,將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同學評價相互結合。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文章進行自我評價,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發現文章中所存在的部分問題,從而降低動詞的錯誤率;其次,通過學生之間的評價,能夠鼓勵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在此背景下,學生能夠發現他人的優秀之處,并對自身進行審視,從而獲得自身能力的提升;最后,由教師對最終的作文進行評價和指導,教師首先應指出學生作文中的優秀之處,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長處和優點,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其次,教師應明確指出作文中的錯誤,以幫助學生認識到單身的可改進之處,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努力方向,同時也可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省,或對寫作方法、寫作手法等進行調整和完善。除此之外,教師還可選取作文進步較大的作品進行展示,來幫助同學學習他人優秀文章的同時,鼓勵更多的學生以更高昂的熱情來完成寫作任務,并對自身嚴格要求,從根本上推動全班同學寫作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礎上,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將會有意識且有能力來避免動詞使用錯誤的問題,最終達到不斷提升學生寫作質量和水平的目的。
綜上所述,對于高二學生而言,減少動詞使用錯誤的現象,不僅有利于其學習成績的提升,更能為其英語學科素養的培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帶來積極作用。因此,對于教師而言,首先應深刻認識到動詞使用錯誤問題產生的根源,并以此為依據采取有針對性且有效地改善措施,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了解中英文表達差異、強化寫作訓練、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注重語法知識的傳授、優化評價方式,最終幫助學生降低動詞錯誤使用問題的發生頻率,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的寫作技能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