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男
(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河南鄭州 450121)
從跨文化交際視角進行分析,人們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文化沖突的問題,對交際效果產生影響。而對于東西方餐桌禮儀文化而言,餐桌文明是彰顯交際主體素養、促進交際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能更好地認識跨文化交際雙方的餐桌禮儀文化,從尊重對方餐桌文明的角度參與到跨文化交際實踐中,才能更好地消除東西方餐桌禮儀文化差異引發的交流障礙問題,從而提高跨文化交際的綜合效果。
東西方餐桌禮儀文化在飲食觀念、飲食習慣、就餐用語以及餐桌氛圍方面都能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下面從跨文化交際視角選取飲食觀念和餐桌話語交流進行重點分析:
中華民族長時間以來一直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文化,中國人請客吃飯,一般高度重視飯菜本身的質量,追求色香味俱全,并且在宴席中,菜肴的搭配也一般比較講究。即使條件差一點的家庭,一般也會準備雞鴨魚肉獲得將自己最好的食物拿出來,表達出對客人的尊敬。然而在西方的飲食文化中則存在明顯的差異,西方飲食文化體系中更加重視營養,一般追求飲食方面的口味清淡,關注飲食方面的膳食平衡。甚至在西方人的飲食觀念中,只要食品健康,食用后能產生身體強壯的效果,通常不會特殊的關注味道。因此西方的飲食一般相對較為單調,在英語語系國家商務宴飲活動中,及時飲食較為豐富,往往也不會準備過多的飯菜。
在跨文化交際中,要重點分析東西方餐桌禮儀文化的差異性。從中國人的餐桌氛圍和交際語言看,中國長時間以來一直崇尚“勸”禮,主人總是頻頻向客人勸酒勸菜,以表現出對客人的尊重和熱情,一般還會不停的為客人夾菜。并且在餐桌交流中,主人相對較為謙虛,經常會使用自謙性的話語如“粗茶淡飯”“將就著吃”“菜做的不好,請多多包涵”等。而在西方的餐桌禮儀中則存在明顯的差異,在西方的餐飲文化中,一般重視“問”禮,主人經常會詢問客人的需求,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要注意針對東西方餐桌禮儀文化的差異進行對比分析,在尊重餐桌文明的基礎上有效溝通和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整體水平。
東西方餐桌禮儀文化的形成必定與東西方的社會文明情況存在直接的關系,要想對東西方餐桌禮儀文化的差異進行系統的解讀,為跨文化交際提供參考,就要結合不同的因素進行細化的分析。
文化內涵的差異是造成餐飲禮儀文化差異的最重要影響因素。在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發展歷程中,始終受到儒釋道文化的影響,一般追求仁義禮智信的思想和順其自然的理念,而西方文化則主張自由、平等,關注個人力量和個人價值,基督教文化對西方社會文化的影響較大。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引發了東西方餐桌禮儀文化的差異,如中國主要餐具為筷子來源于大自然,工藝簡單,是集體協作勞動的基礎上形成的餐飲習慣。而西方的刀叉則與工業社會文明存在一定的關系,帶有明顯的社會工具性特點。
思維方式的差異會引發餐桌禮儀文化的差異。具體分析,中國人的思維一般體現出綜合性的特點,主要能表現出中庸思想,這種思想體現出一種對樸素整體觀念的追求。而西方國家則重點關注邏輯思維、強調事物本身的特點,將科學作為思維的標準,這種思維模式在現實世界中會表現出思維多維化的特點。結合東西方思維模式的差異對餐桌禮儀文化的差異進行分析,在中國的餐飲文化中一般關注集體就餐,這與集體主義國家的狀態以及民族團結心理存在一定的關系,而西方用餐則更加關注個體分餐制度,并且在餐桌氛圍中也表現出對個體的尊重,體現出對個人價值的追求。
在對跨文化交際視角下東西方餐桌禮儀文化差異形成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新時期為了能對餐桌禮儀文化的差異障礙進行有效的規避,促進跨文化交際的合理化推進,新時期還要在全面了解東西方餐桌文明的基礎上,制定合理化的交際措施,減少交際障礙的不良影響。
文化是多元化的,文化涉及到文化背景、人們的思維方式、社會生活習慣等,不同國家的社會文明發展不同,形成的文化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在跨文化交流中,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正確的、客觀的看待多元文化的差異,在理解本國文化的基礎上善于借助文化移情解讀他國文化,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擺脫本國文化的束縛,從另一個文化的角度去感知、理解和接受他國文化,從而對文化之間的差異形成正確的認識,在吸收他國先進文化的同時也促進本國文化的國際化傳播。
在跨文化交際實踐中,交際語言能力的培養固然重要,而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強化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因此結合東西方餐桌禮儀文化的差異進行分析,在促進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交際主體不僅要對東西方餐桌禮儀文化決定性分析,以此為基礎制定合理化的交際方案,并且還要有意識的學習和了解非語言交際方面的內容,提高非語言交際能力,確保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能形成交際共識,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和傳播效果。
如結合東西方餐桌禮儀文化差異,在交際過程中,要關注東西方文化差異,并從尊重他國餐桌文化的角度了解非語言交際方面的知識,如You should help the lady get a seat when you eat. Do not take a seat in advance if the lady is not seated. / Many Christian families have the habit of praying before meals. If the host prays silently before the meal, the guests should also pray silently./When using tableware to eat, you should start using the tableware from the outermost side first. The cutlery closest to the plate is generally used last.這樣就能在了解非語言交際知識的基礎上提升交際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減少餐桌文化差異引發的交際障礙問題,促進交際活動的良好發展。
綜上所述,東西方不同的餐桌禮儀文化反映出東西方不同的文明演進情況,而尊重對方的餐桌文明,是餐桌經濟文化交流的必要前提條件。因此在跨文化交際視角下,要重點針對東西方餐桌禮儀文化的差異進行分析,解析出現餐桌禮儀文化差異的原因,并從消除跨文化交際的視角提出尊重餐桌文明、有效溝通交流的建議,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水平,為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