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雙,宋梅,鄒鵬程,王華杰,王志美
宮頸癌在中國女性腫瘤發病中處于第二位,僅次于乳腺癌。雖然隨著診療技術的進步及醫療水平的提高,宮頸癌病人5年生存率顯著提高,但是發生遠處轉移的病人預后較差,朱紅榮等報道,宮頸癌遠處轉移率為4.1%,遠處轉移少見且多為血性轉移。鑒于宮頸癌鼻轉移極其少見,臨床醫生可能忽視,本研究將臨床中遇到的一例宮頸癌鼻轉移病人報告如下。
病人女,37歲,因“陰道不規則出血1月”于2018年3月22日在青島市中心醫院入院,既往體健。婦科檢查:外陰(-),陰道暢,黏膜光滑,彈性可,穹窿淺在,宮頸粗大,直徑約5 cm,觸血(+),子宮前位,正常大小,雙側附件區未觸及明顯包塊。左側宮旁組織增厚,彈性差,達盆壁,右側宮旁組織增厚,彈性欠佳,未達盆壁,肛診:直腸進指7 cm,黏膜光滑,指套無血染。入院當日婦科彩超示:子宮平位,大小形態正常,肌層回聲分布均勻,內膜居中,厚約0.8 cm,宮頸前后徑約為5.0 cm,回聲欠均,后唇見低回聲區,大小約5.0 cm×4.0 cm,邊界欠清,內見稍豐富血流信號。雙側附件區未見明顯異常回聲。次日盆腔CT檢查示:宮頸占位,雙側附件區飽滿,請結合臨床。2018年3月27日行宮頸活檢示:(宮頸)鱗狀細胞癌,脈管內查見癌栓。免疫組化結果:CD34(血管+),D2-40(脈管+)。診斷:宮頸鱗癌ⅢB期結節型。2018年3月29日給予紫杉醇酯質體240 mg(第一天)+注射用奈達鉑140 mg(第二天)靜脈化療一療程,后予以6MV-X線體外放療,VMAT,盆腔PTV>95%,5次/周,180 cGy/野/次,3 240 cGy/18f,三維后裝腔內放射治療一次,DT600cGy,治療過程中,病人出現腸穿孔,考慮腫瘤侵犯腸管。2018年5月30日出現鼻前庭腫塊,逐漸增大。2018年7月9日行鼻部腫物活檢病理示:鱗狀細胞癌,結合病史考慮宮頸源性鱗癌轉移。免疫組化結果:抑癌基因P16(+)、P40(+)、P63(+),角蛋白7(CK7)(-)。病理號1810283。2018年7月11日頭顱CT示:鼻部見截面大小約為33 mm×32 mm的軟組織腫塊影,淺分葉,CT值約為38 HU;所示咽部、鼻竇未見明顯異常,骨質未見明顯骨質破壞。于我院行鼻部轉移灶放射治療,電子線,完成50 Gy/25 f,病人治療過程中出現肝、肺、骨轉移,最終多器官衰竭于2018年9月4日臨床死亡,病人總生存期不足6個月。
宮頸癌是全球婦女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占整個癌癥患病人數的15%,每年有20萬婦女死于宮頸癌,我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占全球的1/3。近些年,隨著宮頸癌早期篩查技術的不斷成熟,宮頸癌病人的早期診斷率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宮頸癌篩查并未完全普及,農村相對落后于城市,致使一部分病人在初診時便已是Ⅱb~Ⅳa期宮頸癌,錯過了治療時機,導致治療方法的選擇范圍也在縮減。
盆腔內浸潤擴散是宮頸癌的主要轉移途徑,其次是淋巴結轉移,在晚期或者腫瘤分化較差的病人可見血行轉移。遠處轉移部位常見的有肺、肝和骨骼等,不太常見的轉移性部位,經報道的有腳趾、眼內、頭皮等,而鼻轉移實為罕見。約1/3的晚期宮頸癌病人會在疾病的前2年復發或進展,而復發或遠處轉移者的預后較差,其1年生存率僅為15%~20%。本例宮頸癌病人在確診時已為ⅢB期,確診后4個月即出現了肝、肺、骨及鼻等遠處轉移,最終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總生存期不足6月,與上述報道一致。
根據NCCN指南,根治性手術和根治性放療是宮頸癌的主要治療手段,除順鉑同步用于根治性放療外,其他的化療主要用于晚期及復發轉移的病人。據文獻報道,同步化療可增加放療對腫瘤細胞的敏感性,同步放化療可使中晚期宮頸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至少提升6%。雖然在臨床工作中,同步放化療已成為中晚期宮頸癌病人的標準治療方案,并得到廣泛認可,然而仍有部分病人存在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
鼻部惡性腫瘤多為原發性,轉移瘤只有1%。腎臟、乳腺、甲狀腺和前列腺是最常見的鼻轉移瘤原發腫瘤部位,僅有的一例宮頸癌鼻轉移病例發表于1993年。鼻轉移瘤的發生可能與鼻腔、鼻竇部血供豐富有關,腫瘤通過腔靜脈-肺循環系統,Baston靜脈叢和顱內靜脈叢發生轉移,是其可能機制。病理是診斷的金標準,活檢可提供腫瘤組織類型信息,免疫組化有助于鑒別組織類型相同的腫瘤。
因宮頸癌鼻轉移較少見,目前尚無統一治療標準。本例病人特點為青年女性,疾病進展迅速,預后差。據報道,宮頸癌的病理特征在青年病人與中老年病人有顯著差異,癌細胞在中老年病人表現為生長緩慢,出現轉移及局部復發的概率較小,且病理檢查結果多為高分化,而青年病人癌細胞的惡性程度高,且多數為低分化,容易出現淋巴結及遠處的轉移,預后不良,導致5年生存率較低。此次病例病人確診后,立即給予晚期宮頸癌標準治療方案:根治性放療+同步化療,然而病人疾病進展迅速,治療過程中出現難以控制的遠處轉移,且給予鼻部轉移癌姑息放療,腫瘤控制欠佳,最終因多發轉移致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該病例顯示了晚期宮頸癌的難治性和極差的預后,同時也警示廣大女性(尤其青年女性)應該重視宮頸癌早期篩查、早期干預的重要性,只有早發現才能贏得更多的治療機會和更好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