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亮 尚金燕 孫建設 楊 雪 石樹霞/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
職業技能大賽首進入到全國職業技能競賽以來,各種職業技能大賽不斷開展,大賽的標準和規范更加專業化,實用化,大賽內容與行業技能需求也進行了很好的結合,極大促進和提高了參賽學生的專業技能和頂崗實習水平。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經過多年的優化發展,職業技能大賽逐漸成為各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水平、專業技能培訓水平的重要標桿。如何依托和利用技能大賽這個平臺促進課程體系建設、實訓室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水平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目前,很多院校高度重視職業技能大賽,技能大賽能把很多榮譽帶給學生,也能大大提升學校的專業影響力。但是大賽不能讓所有學生都獲得鍛煉提高的機會。參加技能大賽的人員一般都是學校精挑細選出來,專業技能水平比較突出且為數不多的優秀學生,基本上屬于“小飯桌”式的精英教育。學校安排最優秀的師資團隊,配備最先進的儀器設備對這部分專業基礎相對比較好的學生進行單獨培訓,集中指導,占用了學校寶貴的教學資源,但是大賽的內容并沒有在正常授課中得到應用或普及,也沒有規劃在人才培養的方案中,絕大多數學生并未真正在大賽中受益。
目前國內職業技能大賽對教學的帶動和促進作用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和研究應用。技能大賽與常規教學在教學模式、課程設置以及教學內容等方面明顯表現出差異。技能大賽的主要特點是模塊化、項目化,設置任務的模式,既重視理論又重視實踐,以理論促實踐規范,以實踐促理論的理解和鞏固,使理論與實踐能夠相互促進,緊密結合,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動手操作、頂崗實習,甚至創新創業能力。另外,技能大賽的比賽內容都是根據行業應用領域最前沿,通用性高,穩定性強的技術,甚至核心技術設計和組織的,緊貼行業技能需求,做到了教學與應用深度融合和零距離對接。而在常規教學中,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還大多沿用過去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模式,與生產實踐明顯脫節,更涉及不到行業的新設備和新技術。近幾年不少職業院校也逐漸發現并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也都增加了實踐課占比,但不能做到模塊化,項目化,沒有很好的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理論跟不上實踐的需要,導致學生盡管做了很多實驗實訓,結果都是理解不夠透徹,過程粗糙,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差,實踐課對理論知識水平的提高作用有限,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實,不系統。
職業院校教師大多局限于重視理論而輕實踐的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和影響,很多教師從學校走到學校,沒有企業生產經驗,盡管他們學歷學位較高,理論知識掌握豐富,但對新軟件、新技術、新設備的掌握跟不上行業發展的步伐,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不強,實際生產操作技能水平低下,與企業實際崗位操作規范和技術標準還有存在一定的差距。技能大賽帶來的“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模式難以在職業院校常規教學中得到運用和落實。這也極大地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認真組織研究省級以上技能大賽規程及標準,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利用學校簽約的校企合作有利條件,讓教師“走出去”,深入到藥企生產一線,深度參與到從原料藥的生產、制劑,到質檢全流程,安排頂崗對接實習,對行業企業的發展狀況、產品開發歷程和趨勢以及未來的市場導向做深度調研,解讀企業職業標準和規范,以及工作崗位對知識技能的要求。同時,把行業企業專家“請進來”,用企業的視角專家的眼光,剖析大賽,結合實踐,棄蕪求精,將職業崗位和技術領域的任職要求融入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將技能大賽融入到實踐教學中,使教學與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職業技能競賽內容固化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做到教賽相融,學練一體。不僅如此,還應當加強學院對技能大賽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成立技能大賽教學模式研究工作辦公室,制定技能大賽管理辦法,監督和反饋技能大賽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實施情況,加快技能大賽和實踐教學相融合。
參照大賽項目,依托對職業崗位的分析與研究、結合比賽內容設計課程任務。從職業崗位分析入手,研究工作任務,對標課程結構分析到教學內容的研究,再結合技能大賽的項目設置、模塊設計和內容要求,把教學內容進行系列化開發,形成一類相對獨立、專業性強的學習項目,大賽項目轉化成了學習項目,實現課程任務項目化。對于教學內容中沒有涉及大賽的項目,開發一系列院級比賽,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向競賽項目轉化,形成先簡單操作后綜合訓練,系統化、層次化的技能訓練體系。競賽項目的選取貼近生產實際和企業要求,學生通過系統扎實的實訓訓練,掌握崗位需要的技能。學生進入企業后可以在短時間內適應就業崗位,并能獨立頂崗,有利于實現學習就業上崗“零距離”對接。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參照大賽標準,進一步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促進教學評價、競賽評價和企業評價的有機融合。通過競賽評價和企業評價提供的反饋信息,來診斷教學問題,檢驗教學效果,更科學合理的完善教學評價,形成完備的教學綜合評價體系。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和操作技能作為重點考察方向,引導教學重心進一步向技能訓練和實操能力培養傾斜,改變技能大賽為比賽而比賽,逐漸過渡到評價學生專業、職業技能水平和衡量學校人才培養水平的一種評價方法。在考核方式上借鑒技能大賽的考核方法,全面考核學生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通過研究技能大賽評定標準,規范細化各個操作環節的考核標準,考核中既關注理論知識的掌握運用,又重視技術技能的應用程度,能夠綜合系統地檢閱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學生的評價更加客觀合理。
教學過程中通過競賽鞏固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施全體同學都參與,分小組、班級、學院三級技能競賽選拔機制,課堂教學中分組學習培養,分組訓練提高,分組競賽選拔,優秀選手逐漸進入到院級競賽中,在院級競賽中優中選優,選拔突出的選手,安排集中培訓,集中訓練,代表學校參加大賽,最終形成“金字塔”式的大賽人才選拔機制,最大程度地培養人才,發現人才和利用人才,實現以比賽促進教學,以比賽促進學習的良好循環,同時還實現了讓學生人人都參與,人人都得到系統的標準化的訓練,不漏掉一個學生,讓學生不錯過每一次機會。形成教學和比賽常態化運行機制。
一方面,可以安排專業教師利用假期或者停課下廠實習,通過頂崗操作,強化訓練,提高生產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強化實驗實訓項目預試。預試可以讓教師早發現并注意項目技術要點、難點以及過程控制安全范圍窄的方法和操作,提前研究并找到解決的最優方法,便于對學生的操作進行示范和糾正。第三方面,通過組織安排教學名師或者從企業聘請行業職業技術專家對教師進行技能專項培訓,提高教師技能水平。第四方面,學校可以根據大賽標準開發一些校內競賽項目,定期組織專業教師進行專業技能競賽,同時,鼓勵專業技能突出的教師積極參加省級和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親自體驗大賽,深入大賽,把握大賽的技術標準和技術技能要點,可以更好的理解、掌握大賽的精髓,以實現精準施教,以賽促教。
對專業課全部實行一體化模式進行教學,將一體化實驗教學室進一步優化設計,借助現代5G網絡技術手段,運用先進的教學一體機,通過多個鏡頭不同角度的遠近拉伸、錄播和回放功能,隨時捕捉觀察旋即消失的實驗現象,實現精準施教。為實現理論課內容和實驗課內容融合教學,學練一體,同一堂課中可以根據章節內容,設計為實驗—理論—再實驗的“導入教學”方法,以實驗現象導入理論支撐,以理論釋義加深對實驗過程的理解。或者采取理論—實驗—再理論的“驗證教學”方法,靈活授課,借助理論知識和實驗實訓結果數據,同步完成對項目模塊的綜合分析。不僅完美地實現了理論和實踐融合教學,又大大激發了學生上課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將技能大賽與常規教學進行有效銜接,使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直接與技能大賽模式對接,改變大賽與教學脫節問題,促進教賽相融,完善競賽選拔機制,把職業技能大賽作為職業院校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評價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對于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促進我院專業課程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