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產出導向視角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莎莎 張玉娟 井 影/石家莊學院
師范類專業認證是專門性教育評估認證機構依照認證標準,對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狀況實施的一種外部評價過程,旨在證明當前和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專業能否達到既定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
師范類專業認證的理念為“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產出導向(Outcome-basedEducation,OBE):聚焦師范生受教育后“學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強調明確學習產出標準,對接社會需求,以師范生學習效果為導向,對照畢業生核心能力素質要求,反向設計課程體系與教學環節,配置師資隊伍和資源條件,評價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本科師范生專業認同感表現為師范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主要包括師范生對所學專業的認知程度、專業的動機與評價、師范生的專業能力傾向、以及影響因素與價值理念。
本文針對某高校本科師范專業(教育類)各年級師范生,隨機抽樣選取學生進行調查,調查采取網上問卷的方式,并取消了相關訪談。調查問卷共分6個維度,共發放340份,填寫337份,填寫率為99.12%,有效問卷337份,有效率100%。運用問卷星相關統計功能對數據進行了統計與分析。
參與調查的女生占總人數94.36%,男生僅占5.64%,這在師范院校中非常普遍,女生較男生來說,更愿意從事師范類事業,男生從經濟收入、個人發展方面考慮,即使選擇師范類專業,也會導致其專業認同感不高,有改行、選擇新職業的意愿。
在專業分布上,其中小學教育專業占49.55%,學前教育專業占33.53%,特殊教育專業占13.65%等;在年級分布上,其中大一學生占24.63%,大二學生占19.29%,大三學生占27.6%,大四學生占28.49%;在學校擔任班級事務的占21.07%,普通學生占78.93%,在學校承擔班級或社團事務等工作的學生,因為有磨練和積累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會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學習實踐上會獲得某種能力與技能,促使其專業認同感更強。
近年來,由于我國高校的持續擴招,使不少學生報考志愿時缺少嚴肅性,對自己專業與未來職業的聯系性缺少了解,導致其無法形成較好的專業認知。數據顯示,自主選擇志愿的學生,其專業認知度更高,占81.82%,更關心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及時了解本專業的核心課程;選擇志愿時遵從父母等他人意愿的學生、調劑專業或按社會趨勢選擇志愿的學生,對自己專業的認知程度更低。
就師范生對所學專業了解的各方面來看,師范專業的認知程度均不高,不同年級之間無較大差異。這說明多數學生在選專業時,對自己的專業沒有較清晰的認知,在入學之后也沒有接受到專業認知與專業情感方面的熏陶,未建立良好的專業認知。
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與基本素質包括:影響學生情感、性格等知識與能力、教學技能水平、學科知識理論等。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數據顯示,有明確專業學習計劃的學生,對專業的滿意度為68.89%,對于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會更認真地完成,他們更關注提高自己的專業成績,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水平。
專業成績優秀的學生,會滿意自己目前的專業學習狀態,認真刻苦學習專業課程,積極參與教育實習,通過參與一線教師的課程與教學專業交流活動,來了解教育相關信息,努力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有較好的專業認同感,占67.86%。
根據師范類專業的特點,課程可分為理論課程、專業技能課程、教育實踐課程(教育實習)等,師范類專業課程設置是否合理,是否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會影響到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數據表明,71.14%的學生覺得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很合理,內容豐富,對專業認同感較好。65.65%的學生覺得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一般,基本能滿足學習需求,對專業的認同感較一般。
數據表明,一直喜歡本專業的學生對專業的認同度為69.59%,從不喜歡到喜歡本業的學生,對專業的滿意度為42.54%,而原來喜歡本專業,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轉而不再喜歡的學生,以及一直不喜歡本專業的學生,其專業認同度分別為12.5%、6.25%。
對專業一直喜歡的學生,再重新選擇專業時,仍會選擇本專業,占43.86%,從不喜歡到喜歡專業的學生,應該會再選擇本專業占65.67%。而不喜歡本專業的學生,基本不會再選擇本專業來進行學習,主要覺得本專業男女比例失衡,以及不符合自己的志趣。
對于師范生的專業認同感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自身的能力與價值理念、家人或朋友的影響、以及以后職業的經濟收入、壓力和聲望、個人的發展等等。調查數據顯示,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對專業的滿意度為73.33%,而對自身成為優秀教師表示質疑的,專業滿意度普遍偏低。
家人或朋友對師范專業的認知與看法,也會間接影響師范生對自己專業的認同感,與其他專業同學的交往中,僅有24.93%人覺得本專業很自豪,而家人或朋友對師范專業感到滿意的,僅占29.08%。與重學科知識和技能培養一樣,師范生的價值理念也至關重要,師范生畢業以后的職業經濟收入、職業壓力和聲望、個人的發展等,會直接影響師范生的專業認同感,調查數據顯示,考慮到職業的經濟收入、就業壓力能原因,師范生對自己的專業滿意度僅有45%左右。
師范專業認證對師范生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認證的核心是保證師范生畢業時的知識能力素質達到標準要求,目的是推動師范類專業注重內涵建設,聚集師范生能力培養,改革培養體制機制,建立基于產出的持續改進質量保障機制和質量文化,不斷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能力和培養質量。
師范類專業認證的理念為“學習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是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的行動指針,貫穿師范類專業認證全過程。近85%的學生知道普通高等學校師范專業認證的基本理念,覺得師范專業認證工作能促進師范生的學習與培養,同時師范專業認證工作能改進與提升師范類專業教學。
通過師范專業認證工作的推進,進一步推動專業人才的培養能力和質量的提升。認證的結果為相關部門、高校、社會在政策制定、資源配置、經費投入、用人單位招聘、高考志愿填報等方面提供服務和決策參考。
(1)加強對師范專業的認知。既然已經選擇了師范專業,就要深入了解本專業的閃光點,發現師范專業的學習價值和存在意義。師范專業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專業性,需要學習理論課程、專業技能課程,還需要進行教育實踐課程等,多參與一線教師的課程與教學專業交流活動,來了解最新的教育相關信息。只有對本專業進行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才能了解本專業的價值,產生積極的專業認同感。
(2)培養對教師職業的情感。職業的壓力和專業的負擔,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專業的認同感。在全面掌握本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學生應加強對教師職業的認同和喜愛,積極培養教師職業所需要的責任感、敬業感。自己在教師職業中發現樂趣,就會努力的學習知識和提升技能,才能產生積極的專業認同感。
(1)模式向以“學”為中心的新模式轉變,以師范生學習效果和個人發展為中心,配置教育資源和安排教學活動,將師范生與用人單位的需要緊密聯系起來,主要聚焦師范生受教育后“學到了什么”和“能作什么”,提升畢業生核心能力與素質,實現學生就業與社會需求的雙向滿足,來提升師范生的專業認同感。
(2)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學校應開展一系列德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堅定的職業理想,引導學生形成正向的專業認同情誼。學校要有計劃的開展宣傳工作,針對不同專業,進行專題性的宣傳與教育,宣講本專業的招生情況、專業特點、特色課程、職業規劃、就業前景、人生價值等,以此來擴大本專業的影響力,加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
(1)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很多學生選擇師范專業,但又不看好將來的就業氛圍和社會地位,以致中途放棄,不愿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國家和社會應切實提高教師地位,通過社會輿論和新聞宣傳,積極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創造良好的社會支持度,尤其提高中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體現教師的職業價值,以此來改善師范類學生的專業認同感。
(2)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學生將來的就業除了體現人生價值之外,還要養家糊口,教師的工資待遇偏低,師資流動性大,也是導致師范生放棄教育事業的重要因素,國家或社會應在平衡供求關系的基礎上,使教師獲得更多的編制,獲得更高的工資,以保障學生對未來職業的期許。
綜上所述,提高師范生專業認同感,離不開學生、學校、社會三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強學生對師范專業的認知和情感,學校來提升師范生核心能力與素質,再結合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才能更好地提高師范生的專業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