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復林
現年31歲的陳虹家住安徽省無為縣。2016年10月,她與韋曉慶登記結婚,婚后一直沒能懷孕。
2019年12月,陳虹和韋曉慶到醫院檢查,結果表明,韋曉慶生育能力正常,陳虹卻存在不明原因的生育障礙。夫妻倆商量后決定通過人工授精的方式要個孩子。
陳虹和韋曉慶選擇了南京市某不孕不育專科醫院開設在滁州市的分院(以下簡稱滁州分院)。2020年1月初,陳虹經過前期治療,接受人工授精,但很快宣告失敗。滁州分院的醫生告知,陳虹的子宮內膜較薄,容受性差,影響胚胎著床。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先通過試管嬰兒手術培植胚胎,然后再移植到陳虹的子宮。陳虹和韋曉慶當即同意。根據醫囑,試管嬰兒手術忌奔波勞累,考慮家在無為縣,往返不便,夫妻倆在滁州分院附近租了房子。
四個月后,陳虹成功懷孕,醫生告知是雙胞胎。陳虹既驚喜又緊張,處處小心謹慎,唯恐發生意外。
2020年9月中旬,已懷孕20周的陳虹在丈夫陪同下到滁州分院進行產檢,同時簽訂預約分娩協議。醫生推薦說,醫院剛剛配備了先進的儀器,能檢查出胎兒的健康狀況,甚至外貌。陳虹猶豫著沒有表態,醫生表示很安全,韋曉慶同意檢查。當天,經過超聲波定位,檢查醫生用直徑很細的光學纖維,對準陳虹的腹部進行穿刺,經子宮壁進入羊膜腔,透過胎兒鏡觀察了一番,完畢后告知雙胞胎很健康。
當晚,陳虹感覺下腹墜痛,并發現下體流出少量血,驚慌不已。次日上午,她的癥狀加重,遂前往滁州分院就診。醫生認為是便秘導致,讓陳虹回家靜養。
但陳虹腹痛的狀況越發嚴重,2020年9月20日轉到南京市專科醫院住院治療時流產。同年12月,滁州市醫學會作出《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其中載明,患者孕雙胎,試管嬰兒,孕婦屬于高危妊娠。試管嬰兒比正常妊娠流產率增高,也是導致患者流產的因素。結論為:本案例屬于四級醫療事故,醫方負次要責任。
陳虹多次與滁州分院協商賠償未果,且因滁州分院不是獨立法人,遂向南京市某基層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南京市專科醫院按40%比例賠償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共計11萬余元,其中包括精神損害撫慰金3萬元,其丈夫韋曉慶護理費(誤工費)損失30509.5元。
一審法庭上,原告陳虹訴稱,在做試管嬰兒的過程中,自己歷經艱辛,身體和心理承受著常人無法承受的壓力和痛苦。流產前已懷孕20周,系雙胞胎。因滁州分院產檢不當,造成試管嬰兒流產。事故發生后,原告在心理和精神上遭受了嚴重創傷,引發抑郁癥,記憶力減退、掉頭發嚴重、月經不正常,且因無法正常上班而被迫離職,目前正在接受心理治療。
專科醫院當庭表示認可滁州市醫學會作出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意見,并同意承擔次要責任,但陳虹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沒有事實依據。試管嬰兒比正常妊娠流產率增高,是流產的重要因素。滁州分院所做產檢等醫療措施并非導致陳虹流產的直接和必然原因,存在的因果關系明顯較弱。因此,醫方僅需承擔10%的責任。
法庭認定陳虹發生醫療費64781.88元、誤工費117841元,對陳虹訴請其丈夫韋曉慶的誤工費沒有認定。關于精神損害撫慰金,法院考慮陳虹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已經懷孕20周,流產對其造成的精神痛苦較大,酌情認定3000元。
2020年3月15日,一審法院判決專科醫院賠償陳虹各項損失73849.15元,并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
陳虹及專科醫院同時上訴。陳虹提出,試管嬰兒懷孕與正常人懷孕完全不同,需付出極大的身體創傷、經濟成本、時間和精力耗費、精神煎熬等代價,醫院作為侵權方應賠償受害方為懷孕所付出的成本。進行產檢的目的是希望胎兒健康,醫院在明知其做試管嬰兒的情況下進行違規操作,造成了悲劇。一審法院僅判決專科醫院給予3000元精神撫慰金,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專科醫院上訴陳述,陳虹前期產生醫療費用60025.48元,包括人工授精、試管嬰兒、基因檢測、健康咨詢、檢測等費用均應由其自行負擔。誤工費應當是因流產而產生的誤工損失。同時,精神損害撫慰金應以3000元為基數,按照10%責任比例計算。
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專科醫院主張只應承擔10%賠償責任的上訴意見沒有依據,不予采信。陳虹醫療費的損失應當包括前期人工授精、試管嬰兒、基因檢測、健康咨詢等相關費用,該損失系陳虹的直接損失,一審法院認定醫療費64781.88元正確。
關于誤工費,考慮陳虹人工受孕試管嬰兒流產,確實存在誤工,根據陳虹提供的勞動合同記載的月工資5000元,酌定陳虹的誤工期為六個月、誤工費為3萬元,專科醫院關于誤工費的上訴部分成立,予以支持。關于護理費,陳虹因醫療事故流產,精神遭受打擊,確實需要家人陪伴、護理。根據實際情況,酌定護理費為1200元。另外,陳虹屬于非正常受孕,對做人工受孕試管嬰兒充滿艱辛和期待,流產前已懷孕20周,且為雙胞胎。此次因醫療事故流產,其精神必然遭受一定痛苦,一審法院認定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過低,二審予以調整,酌定陳虹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為2萬元。
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專科醫院賠償陳虹59192.72元,其中包括精神損害撫慰金2萬元。
【以案說法】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醫療過錯的賠償主要考慮三方面因素:第一,醫療事故鑒定等級,不同的等級,賠償的數額不一樣。第二,確定醫療過失與造成的后果,即從醫療機構或者醫生角度看,其侵權所負責任的程度。第三,要考慮到患者的原發疾病與身體損害之間的關系。本案中,醫院產檢操作不當造成胎兒流產,存在過錯,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但陳虹系高齡產婦,體質情況極易造成流產,故應按比例分配責任。(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