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媛媛
/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
核心素養是道德品質這一概念的深度和廣度的延伸,關鍵在于“核心”二字,重點在于突出強調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對社會發展的適應,對教育改革的促進,對人類思想進步的促進。核心素養不是一個可以直接用的概念,他是一種文化,是研究學生通過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品德素質的能力。
核心素養的內容已經發布引起社會關注,通過調研查詢得出核心素養的內容包括三大方面,即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六個內容,即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各內容之間相互聯系、彼此促進、內容相長,在各種情境中發揮作用。
第一,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堅定不移的按照“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積極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將科學的理論與重要的實踐相結合,重視理論研究和實踐依據相結合,確保研究過程有序規范。
第二,跟上時代的步伐。現代學生的思想比較超前,在過去的思想教育下是無法與他們進行溝通也無法走進他們的世界。因此,核心素養的出現,不僅能帶動學生們思維的拓展,同時也能讓施教者更輕松的走進學生的世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第三,樹立更強大的愛國之心。中華優秀的傳統美德的傳統教育與傳承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概念,它不僅要求要教師本人做好榜樣,更要求教師能推己及人,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更為深入的去理解學生想問題的角度,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領域的概念,用心理學較為專業的理論闡述更為妥帖,但其在學校的德育工作中卻不能完全按照專業的心理學理論去操作,之能是利用較為強大的心理學專業理論做指導,在進行相應學習和活動時更為安全、靈活。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走向幸福,其矛頭直指過去傳統的“消極心理學”。它是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促進職業中專學生積極心理的發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讓學生以積極正面的形象重新認識自己,與更好的自己相遇,使教育工作從原來防止學生的心理問題轉變成正常心理的發展,積極正面的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可以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感受幸福的所在。
核心素養在德育方面要求甚高,本著“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積極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最后實現利用積極心理去處理問題,尤其是在實踐創新和健康生活方面,可見,核心素養不僅僅是國際上教育改革的趨勢,也是開展職業學校學生積極心理作用下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途徑。
職業學校學生的課余生活占據了職業學校學生校園文化生活的絕大部分。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在學生群體中已經非常普及,在職業學校,大部分學生存在手機依賴癥,部分學生沉迷于手機游戲,導致學業荒廢和大量的時間浪費。
(1)社交軟件的普及。當前的社會形勢下,學生過分依賴于手機的一大因素就在于社交軟件,網絡似乎成為了社交的主要渠道,由于網絡打破了空間的限制,許多的教學資源也開始放在網上,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著網絡,學生不僅需要其中的信息,而且一旦缺乏了這樣的信息可能真的會影響到學生的日常生活。
(2)整個學生群體的氛圍所致。當前的職業學校學生群體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這種現象的形成是由于大部分學生對于手機的依賴比較強,這部分學生不斷的對外影響,讓學生似乎忘記了之前沒有手機的生活,整體上沒有一個好的手機使用氛圍是導致學生無心學業、走向墮落的關鍵。
(3)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弱。職業學校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在手機的使用上,學生無法把握一個適當的度,從而導致不知不覺就沉迷其中,再加上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鮮有比手機更吸引他們興趣的東西,久而久之,手機依賴癥就形成了,漸漸地,部分自控能力不強的學生就開始沉迷其中。
(4)生源的限制。職業學校學生大部分是住校生,學生需要帶手機方便生活,學校對于學生的手機使用的限制不大,為了滿足學生的需求,學校對學生的手機攜帶放的比較寬,而在整個職業院校當中,對于學生的手機限制管理整個體系還沒有形成,這樣的大環境似乎為學生提供了手機使用的環境。
(5)網絡資源豐富,無條件獲取信息,不愿思考。通過智能手機,職業學校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是,由于使用不當和管理不嚴,導致整體上而言,智能手機對于職業學校學生弊大于利,不少的學生在校使用手機過于頻繁,養成了很不好的手機依賴癥,更有甚者,沉迷于手機游戲和社交軟件,導致學習效率大打折扣,上課的氣氛不足,學生學習氛圍差。
校園文化是學校育人的無形課程也是促進他們成長的催化劑。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催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教育力量。開展社團活動能夠積極引導職業學校學生合理安排和利用課余生活,提高職業學校學生課余生活的質量,促進職業學校學生更好的學習與成長。
社團,它的概念非常廣泛,這里僅僅是指學生社團。學生社團是由學生自發組織起來的,由興趣愛好相同的學生組成,在社團中,他們可以盡情發揮某方面的特長,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文化傳播、美德傳承、商業經營、文體娛樂、旅游休閑等等種類,內容覆蓋面廣,學生覆蓋面也廣,涉及的領域可以架起學生聯系學校以及社會的橋梁和紐帶,學生社團是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載體,豐富了職業學校學生的課余生活,可以讓學生走出電子產品的束縛,走出教室去接觸更多的朋友,邂逅更美的風景。
1、社團成員自發性加入社團
學生社團是由學生自發組織起來的,本著自愿的原則,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發組織了這樣一個團體機構,在社團中,他們可以盡情發揮某方面的特長,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學生社團是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載體,豐富了職業學校學生的課余生活,可以讓學生走出電子產品的束縛,走出教室去接觸更多的朋友,邂逅更美的風景。
社團內成員的加入也完全是自愿的、主動的;所舉辦的各種活動也是學生在學校允許范圍之內自發組織、自愿參加的。這種很大的選擇性,是社團活動吸引職業學校學生的根源。
2、社團學生興趣愛好相同,目標一致
這些學生他們的身份、他們的成績、他們的年齡可以都不相同。但他們的興趣愛好是相同的,這就意味著他們在加入這一組織時是有同一個目標的,那就是實現他們興趣愛好的某一個活動,聯系著彼此。在學生社團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會互相包容,共同去實現一個一個小目標。
3、社團種類豐富且有趣
我們學校在建立社團時制訂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限制極大,不僅如此,在開站的數目上也提出了要求,名曰“百團大戰”可是,在經過一系列活動之后,這種由學校建立的社團生存空間很小,學生不是因為興趣愛好走到一起,很多是因為要完成任務,每人必須加入一個社團,這樣極大的限制了社團的趣味。在經過一系列改革后,社團越發成熟,經不起考驗的社團就退出了歷史舞臺,而能夠生存下來的必然是因為其豐富而有趣的活動,激發了學生提升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還能建立更為完善的機制。
職業學校大力開展社團活動的必要性體現在,從學生層面看,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信心、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了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學習的能力。而且,健康快樂的社團活動,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學習生活中。
從學校層面看,社團活動不僅讓學生有事做,有效減少學生用手機玩游戲、談戀愛、賭博、打架斗毆的情況,對提高教學效果起了促進作用。而且,學校管理工作的難度降低,學校各方面的工作也得到了改善。
不僅如此,當今的社會中,職業學校學生面對的挑戰、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技能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而社團活動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學校建立的航模協會、機械制圖興趣小組、汽車愛好者協會、電工電子愛好者協會、焊接技術等社團,增強了學生的創造及實踐能力;心理協會、青年志愿者協會在幫助學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強學生克服困難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學生珍愛生命、關心集體、善待他人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插花社、茶藝社、剪紙社不僅發展了學生的興趣愛好,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藝術鑒賞力,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領略到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社團活動結合教學和生產實際,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