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
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現在,從各方面反映看,一些地方和部門黨建工作還存在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結果、重數量輕質量的問題,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效果卻不佳,甚至與中心工作‘兩張皮’、沒有什么效果。”破解 “兩張皮”,實現高校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的密切融合,是提高高校基層黨建質量,推動高校事業快速發展的根本所在。近幾年來,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黨委著眼于推動黨建和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樹立融合理念,找準融合路徑,構建融合機制,把黨的政治優勢、思想優勢、組織優勢與事業發展融為一體,在推動學院“雙一流”建設發展中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是黨委和行政各行其是、各自為政,就黨建抓黨建、就業務抓業務;二是把“黨建”簡化為“黨務”,沒有深刻理解抓好黨建的根本目的所在,有些單位把抓黨建簡化為學習文件內容、傳達會議精神、抄寫學習筆記、做好會議記錄,或以抓中心工作代替抓黨建工作,以安排中心工作代替黨的組織生活,“三會一課”質量不高,“主題黨日”活動流于形式,“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各項要求沒有得到很好落實。三是在職能作用發揮上,效果不顯著。抓黨建工作找不到與中心工作的結合點,導致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脫節,黨建工作成了行政工作的附庸,黨建的綜合作用效果不顯著。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現象,主要原因有:一是一個時期以來“黨政分開”的理論在高校不少干部教師的思想中還有著重要影響,加之一段時間里高校內外“去行政化”思潮的鼓吹,使得高校基層黨建面臨著被懷疑和質疑的聲音,導致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邊緣化、黨組織政治功能弱化、管黨治黨寬松軟、黨內政治生活不經常不認真不嚴肅等問題的客觀存在。二是認為基層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內容各不相同,特點各不一樣,考評標準各有側重,在不少干部教師中存在著錯誤認識。三是黨建工作創新能力不足。黨建工作方式方法陳舊落后,缺乏通盤考慮統籌兼顧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思維和動力,致使基層黨建工作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缺乏活力,難以形成生動活潑的局面,加之考核評價上缺乏匹配措施,黨建工作創新動力不足,對干部教師的吸引力不夠,“無為”導致“無位”。
自2016年6月基礎醫學院恢復重建以來,學院黨委和行政領導班子堅持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始終做到“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既從頂層設計上謀劃黨的建設布局,又從舉措方法上聚焦解決突出問題,把黨建工作融合到學院整體改革發展中,發揮政治導航和思想引領作用,使各項舉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實施中相互促進,收到了良好成效。
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是黨中央為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做出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學院黨政領導班子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既站在“雙一流”建設的政治高度,以國際化視野、現代化思維謀劃學院長遠發展,找準奮斗方向;又深入師生調查研究,找準制約學院發展的人才短缺、學科老化、科研環境不理想、空間布局不合理、黨支部作用發揮不夠有力、部分教師干事創業精神動力不足等“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找準“短板、弱項”,瞄著問題去、對著問題改,在精確制導、精準發力上下功夫。學院黨委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基礎醫學院的奮斗目標,并把“總目標”分解為易于落實和操作的“一流的辦學理念、一流的管理模式、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學質量、一流的科學研究、一流的人才培養、一流的學術氛圍、一流的支撐條件”等8個“一流”分目標和32個子項,作為學院發展建設的重點,持續改進提高。學院黨委堅持“圍繞中心、引領方向、服務師生、維護大局、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工作思路,完善“教師治學、領導班子治院、群團組織發揮合力、全院師生參與與監督”的學院治理模式,使得各項工作協調有序,各項權利相得益彰。
從學院層面來看,學院黨委分別制定了《黨委會議制度》和《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并修改完善了《黨委會議議事規則》和《黨政聯席會議議事規則》,以制度為基礎,以規則為遵循,集體領導、黨政分工負責、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得到了切實貫徹落實,議事決策效率和水平不斷提高,黨的政治責任履行得到切實保障。從學系層面來看,學院黨委對學系設置和教學、科研組織模式進行了系統改革,探索建立了學科行政學系、教學體系、科研體系的多層次管理架構。把原有的17個學系、教研室精簡調整并優化為11個學系;打破學系、教研室對教師的限制和固化,在教學上實現課程組首席專家制,完善和明確了教學責任主體;在科研上實現教授高度負責和治理的科研團隊制,加強了團隊合作。以學系為單位設立11個教師和研究生聯合黨支部,做好黨支部“雙帶頭人”培育,4名正高級教師、7名副高級教師擔任黨支部書記,同時學院黨委明確黨支部書記擔任學系副主任,著力把教師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成為黨建和業務雙融合、雙促進的中堅骨干力量。針對各學系黨支部是師生聯合黨支部的實際情況,學院黨委明確各黨支委會在保持職數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一名青年委員,由研究生黨員擔任,重點做好研究生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每個科研團隊建立一個研究生黨小組,黨小組隸屬于科研團隊負責人所在的學系黨支部管理。學院黨委建立了系務會議制度,明確系務會議成員由學系主任、副主任和學系黨支部委員組成,系務會議是學系的最高領導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分工負責、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系務會議負責研究本學科專業的發展規劃、師資隊伍建設、教師年度考核、聘期考核、職稱晉升審核、推優、獎懲等工作,與黨支部共同開展教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論學習以及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建設、師德師風教育、安全教育管理等工作。學院治理結構和體制機制的改革實現了黨政一體、上下貫通的一體發展。
學院黨委注重發揮身邊榜樣的激勵和示范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和教師樹立正確理想信念和價值導向,矢志在學院改革發展建設中建功立業。學院黨委建立完善了“學院榮譽體系”,每年評選“年度最佳教書育人獎、年度最佳學術貢獻獎、年度最佳人才伯樂獎、年度最佳青年教師獎、年度最佳學院服務獎”5-10名優秀教師并予以隆重表彰獎勵。對圍繞中心抓好黨建,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大力推進學科發展,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高水平科研論文發表和科研成果獎勵等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績的醫學免疫學系黨支部授予“科研先鋒”榮譽稱號。學院修訂完善了《年度崗位業績績效考核方案》,經過學院二級教代會予以討論通過,以績效考核為牽引,發揮業績考核對教師教學科研具有的重要導向作用,使學院教學科研向“大教學、大成果、大項目”聚焦,重點提高國家級教學科研成果獎勵分值比例,同時適當增加了本科教學、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分值比例,鼓勵老師積極投身教學教研和服務工作,提高學生培養水平并改善學院整體工作氛圍。同時,針對教學責任、研究生培養質量和科研不端等問題,加大懲罰力度。對實驗技術教師的考核突出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和本職工作的履職情況。對行政人員的考核突出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工作態度和成效。這樣的考核導向,切實根據每一位教職工的工作職責,激發調動了每一個人的工作積極性和能動性。
學院黨委堅持把師德學風建設融入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圍繞師生成長發展需求,一方面抓“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規范化,在全院黨員中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在全院黨員中廣泛開展了“戴黨徽、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活動,在教師黨員中開展“教書育人示范崗”和“科技攻關先鋒號”活動,在學院機關黨支部和醫學實驗中心黨支部開展“黨員示范窗口”活動,發揮黨員在全院師生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一方面抓師德學風建設,認真組織師生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教育學生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院黨委在黨建和師德學風教育過程中深入開展了“鑄魂、明禮、求真、擔當”四大工程。在“鑄魂工程”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頭腦,以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師生,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牢理想信念之魂;在“明禮工程”中,堅持通過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和醫學生禮儀規范教育,塑造良好的師德規范和學生行為修養,涵養師生道德品質;在“求真工程”中,堅持倡導師生堅守科學精神,追求學術創新,弘揚“敦學礪行,廣智求真”、“精益求精,無私奉獻”的百年齊魯醫學精神;在“擔當工程”中,堅持引導師生主動擔承社會責任,結合學科方向、專業特色,服務社會需求,服務健康中國和健康山東戰略,立德樹人,創造一流學術成果。經過一年多的實施,《以“鑄魂、明禮、求真、擔當”四大工程為抓手,推進“有靈魂、有思想、有溫度、有作為”的世界一流基礎醫學院建設》項目被學校黨委列入“一院一品”校園文化建設重點項目予以連續資助。學院黨委為全院學生班級配備了“班主任”,聘請了“五老”輔導員,開展了“醫路程長”“名師有約”系列講座和研究生學術文化月等活動,配合課程思政、班主任工作以及多層次多系列的學生活動,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明顯提高。教師積極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國家人才培養和學院發展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學校黨委組織的“黨組織書記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和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中學院黨委連續三年被評為“好”;在2018年、2019年學校連續兩年集中組織的“中層領導班子年度考核”中學院被評為“優秀”,保持在全校前6名、醫科第1名。1名黨員被評為“山東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1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2人獲得國家優秀青年基金資助,1人獲得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稱號。學院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立項項目總數267項,獲批科研總經費達15518.61萬元,年均增長近1000萬元。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參與)2項。課程思政項目獲獎數在山東大學各學院名列第一。6個基礎醫學相關學科進入ESI排名進入前1%,其中藥理毒理學和臨床醫學2個學科進入1‰。經過裝修改造和布局調整,學院的教學科研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師生滿意度大為提高,學生自發以“山大日記”形式由衷贊嘆。現在,師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工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極大調動和提升。
黨建興則學院興,黨建強則學院強。黨建工作是學院發展的政治靈魂,發揮著政治引領作用,要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把黨建工作作為學院發展的“助推器”。必須不斷加強和改進學院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揮學院黨委在辦學治校中的中堅力量以及黨支部教育管理黨員和組織凝聚師生的戰斗堡壘作用,不斷探索創新黨建工作方式,增強黨建工作的活力,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發揮黨組織這一“紅色引擎”的威力。通過黨建引領帶動,提升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號召力,干部教師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實現“強院興校”奠定堅實基礎。
要始終堅持思想政治引領的方向,引導全院教職工員形成團結一心、共謀發展的生動局面,夯實共同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更好地在黨的建設與事業發展等根本問題上統一思想和步調。要勇于弘揚新風正氣,對不正之風和歪風邪氣要敢于動真碰硬。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要作“敢于亮劍、敢于斗爭”的“戰士”,不作“袖手旁觀、呃呃諾諾”的“紳士”。要加大對黨的領導、學院文化、教學科研成就、學者風采、綜合改革等方面的宣傳力度,做好思想輿論的宣傳引導工作,營造全院“共治”的良好氛圍。
一要正確處理好黨委和行政的關系。黨委和行政職責不同,但目標一致,都是為了推動學院事業發展,將學院“做大、做強”,應該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黨政一盤棋,共同承擔好學院的改革發展大任。要進一步深化落實黨委會議制度和黨政聯席會議制度,遵照制度規矩辦事。每一位黨政領導都要嚴格按角色辦事,按職責辦事,按制度辦事,不能錯位、越權。切實將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完善學院治理統一起來,發揮黨的領導的最大優勢。二要正確處理好書記和院長的關系。書記和院長作為學院的黨政主要負責人,既有共同的目標和使命,又有不同的職責分工。兩者都需要從做好學院工作的全局出發,書記也要熟悉業務工作,院長也要主動關心黨的建設。書記和院長平時要相互溝通,相互學習,相互尊重,以誠相待;遇到矛盾和問題要相互體諒、相互支持,敢于擔當負責。書記和院長要胸懷廣闊,站位高遠,不斷提升自身修養、素質和能力。三是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的關系。集體領導管決策、管監督,個人分工管執行、管落實。黨政“一把手”要善于抓方向、謀大事、管全局、促改革、抓落實,善于團結各副職一道工作,善于充分調動班子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善于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在相互支持中增進團結,形成領導班子的整體合力。各副職要根據職責分工,抓好決策執行和工作落實。要相互補臺,根據工作相近程度,相互當好AB角,最終形成集體領導、黨政分工負責、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