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科技大學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所有的生活方式都產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現如今媒體融合的趨勢正在不斷的蔓延,但是這種趨勢不僅僅帶來的是變革,更大程度上是一種先進理念與技術。媒體融合的出現對各種傳媒組織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內容產生了沖擊,同時也為他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空間,在這一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也必定會受到很大影響。近年來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使得很多高校學生更愿意接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對于傳統的校園媒體則接受程度很低。使得校園媒體的影響力大幅下降,當然這也是必然趨勢。針對這一情形,高校更應當加快對于媒體融合環境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的構建,以此來順應時代的發展,為思政教育的效果提供保障。
要想充分理解媒體融合條件下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生態圈的內涵,就必須要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研究,這就需要運用到媒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學的相關知識來進行研究。利用媒介生態學的觀點來看,要想準確的研究媒介,就必須要將媒介作為環境來看待,只有如此才能夠有效地研究。在媒介生態學中,最為關鍵的要素便是技術,通過研究媒介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來探索技術是如何作用于人類社會,并如何一步步推動社會發展的。然而教育生態學的研究方向還在不斷地探索,但是近年來也逐漸明確,同時作為一個新興的學科,在理論體系、研究方法、研究方向等方面還在不斷地發展,正逐漸的趨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學作為教育生態學的一個分支,也還處于發展階段,其中的研究方法和相關理論還未形成體系,需要不斷地探索與發展。由此可見對于媒體融合條件下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生態圈的內涵還處于比較朦朧的狀態,由于相關研究方法還未成型使得這一生態圈的相關理念還在不斷地改善與修正。這就說明高校開展相關建設的時機非常合適,正是這種不完全的發展狀態才能夠更好地幫助高校探索出最合適的建設方法,只有在不斷的探索發展中才能夠更好地實現思政教育,真正的將思政教育落實下去,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根據生態圈的概念可以發現,其重點是專業之間的有效分工基哥哥喜歡也之間的有效聯系,從而形成共同促進共同發展的模式。高校針對大學生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學生發展的各個層次,并且這些思想政治的要求還能夠有效形成一個理論體系,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這一理論注重的是教育的和諧有效,要注重思政教育的各個層次,從多方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采用開拓的思維模式將各種思維方式與理念有效融合,確保整體生態圈的完整與有效。生態圈的核心是傳播的整體過程與與相關主體,這就包括了整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從內容的開發到傳播再到主體的接收,必須要保證每一個環節都能夠有效進行,才可以真正的實現媒體融合環境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的構建,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與時俱進。
在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國,有著很多的領域存在著發展上的不平衡,正是因為這些不平衡產生了諸多的社會矛盾。為了解決這些社會矛盾就不得不進行探索與發展,同樣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圈構建過程中,同樣產生了諸多的矛盾與問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的構建中,教育的主體可以很有效的去適應這些環境的改變,教育主體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提升從而適應現有的環境,這就為高校推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的構建提供了可能。正是因為教育主體的這種特性,才使得這一改革可以有效推行。此外要想使整個構建過程更加的順暢,就需要教育者的不懈努力,因為只有教育者可以發揮其在這個生態圈中的主體作用帶動被教育者,才能夠真正是實現凈化網絡環境,形成一個健康的網絡生態環境。
相對于教育者與被教育者而言,外部環境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然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就必須要保證網絡環境的安全健康。由于網絡環境是開放的,是面向全球的并不能做到封閉化,這就使得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因素是多元化的。從社會層面來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都與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內容息息相關,一些正確的理論能否得到印證,相關人物是否具有代表作用等等。然而單單從網絡層面來說,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開展要依靠網絡,也就說明網絡環境對教育的影響是直接的。因此要想實現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的構建,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只有考慮到整體環境的各種特性才能夠保證網絡思政教育有效地實施。
方向性原則指出,高校在推行網絡思政教育時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方向,始終以為國家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良學子為目標。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貫徹方向性的原則,時刻圍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進行,通過正確的引導保證媒體融合環境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構建想著社會主義的方向不斷行進。
動態性原則顧名思義,是依據事務的動態發展過程來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針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的構建,要在這一相關理念的宏觀發展過程中來看,根據其發展過程來看待其整體的發展方向。通過現實的發展狀況來對未來的發展進行推測和預估,根據事情的整體變化來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出應對,從而在實際的操作中能夠及時對各種突發問題作出反應。時刻堅持動態性原則,利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整個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發展過程,才能夠有效地保證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的構建落到實處。
要想保證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構建之后,能夠實現最初的預期目標就要保證落實學生這一主體的作用,只有有效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夠保證網絡思政教育的有效進行。始終根據以人為本的教育目標,不斷的通過尊重和引導學生這一主體的作用,才能夠真正的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的構建工作落實下去,讓這些工作能夠起到切實的作用。此外還要積極的引導大學生不斷地去學習和了解思想政治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的將正確的向上的思想灌輸給學生。此外還應當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了解學生的真正愛好,以生為本全面的發揮學生的主觀作用,保證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的有效構建,并對學生這一主體的發展起到指導作用。
由于是在媒體融合環境下進行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的構建,所以需要重視媒體融合的時代背景,只有在正確的時代背景下才能夠保證理論和行動的有效性。此外高校網絡思政教育依托的是網絡平臺,這就需要高校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通過利用各種網絡平臺來進行思想政治內容的宣講,例如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多種渠道??梢酝ㄟ^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上傳到網絡平臺,可以有效地擴大其影響力,并且還能夠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學習進度的統一,以此來實現教育的碎片化、便捷化。
加強師生的交流,雖然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的構建,是在媒體融合的大時代背景下進行的,但是這仍然不能缺少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只有利用好線上線下的有效結合,才能夠真正的保證學生受到了充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線下的交流還能夠有效的讓教師了解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并且還能夠對學生進行專門化的指導,讓教師與學生的思想能夠得到充分的碰撞與融合。并且通過談心的方式,學生更容易打開心扉,從而保證教師能夠更好的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更加完整,每一個主體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只有主動地去適應媒體融合的新時代,并且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推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圈的構建,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深入更加全面,通過各種渠道落實下去。真正的讓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斷地提高,以此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