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筆下的命運悲劇"/>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劉文斌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尼山學堂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道理,但僅僅涉及我們自身的主觀因素對自身命運的影響,說的如此絕對,未免有些有失偏頗。讀完了《雷雨》,一種巨大的、難以名狀的悲哀氣息撲面而來。從書中一開始的凄清的醫院場景、無助而孤獨的姐弟倆,嗚嗚咽咽的哭泣聲,凄愴離去的老人,無一不在暗示著“命運”這個神秘莫測又令人感到無可奈何的主題。造成悲劇命運的因素,其實很大程度上,應當歸因于命運自己。
“宿命”一詞本意星宿運行各有命令,因決定果,前生決定后世,前因決定后果,福禍之因,皆自圓成,借指生來注定的命運。雖然曹禺寫這部戲劇的年紀只有二十三歲,但他的文筆仿佛是一個年過半百的滄桑的老人,凄涼之余,更有著令人無限回味的厚重感和歷史感。
在《雷雨》這部戲劇中,“雷雨”是貫穿全劇始終的一個意象。它在劇中給人的印象一直是跳動的、不安的、令人心生煩悶的,加上曹禺一直在渲染環境的悶熱,“屋中很氣悶,郁熱逼人,空氣低壓著”,“午飯后,天氣很陰沉,更郁熱,潮濕的空氣,低壓著在屋內的人,使人成為煩躁的了”。正是在這種不安躁動的環境之下,劇中的人們變得越加焦灼,甚至失去理智,陷入瘋魔,成為了一步步推動悲劇的無形之手。從這種程度上來說,正如曹禺自己所稱,“雷雨”是一個不出場的角色,是“第九條好漢”,在這劇中則象征了命運的巨大力量,在那個雷雨交加的夜晚,一切事情都在失去控制,一切秘密都大白于天下,一切情感都難以遏制噴涌而發,每個無辜的、渴望愛、渴望幸福的人都無法掙脫命運的羈絆,受到了冥冥之中的命運的懲罰。
而造成他們命運悲劇的原因,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例如周樸園的大兒子周萍,最終的結局是在悲憤交加中自殺身亡。面對弟弟和四鳳的死,美好愛情愿景的幻滅,周萍喪失了對生活和未來的期望,可他沒有想過,在這一場命運悲劇里,他也無形當中充當了推波助瀾的角色。他的性格,造成了這場悲劇的必然推動力。首先,他的出身就是整個周公館最大最隱晦的秘密。他是周樸園和魯侍萍的私生子,雖然是長子,卻為了父親能夠攀上一門好親事,從小便送到了鄉下,以便父親隱瞞他曾經罪惡的過往。他在無愛的環境中長大,讓成年后的周萍格外渴望愛和關懷,童年中缺失的父愛和母愛也讓他變得懦弱而膽怯。這種先天性的性格缺陷,使他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對父親的專橫獨裁,他想反抗,但是不夠徹底;看清父親的冷酷無情,他對父親距而遠之,淡漠疏離,卻不由自主地敬佩父親的成功,但因為良知未泯,又不忍學習父親沾滿了無辜工人鮮血的嚴酷作風。這種性格在愛情方面,也體現得淋漓盡致。由于從小缺乏母愛,當繁漪愛上了他、給予他溫情與關懷的時候,周萍不由自主地沉淪于這一份姍姍而來的感情之中。他一邊反叛著嚴酷的父親,“愿他死,犯了滅倫的事也干”,一邊卻又深深陷入“亂倫”這一從古至今為人厭惡和不齒的罪名的自責和恐慌之中。模棱兩可的態度不僅僅讓繁漪對他由愛生恨,更為之后繁漪的瘋魔和黑化做出鋪墊,無意間成為了一切悲劇的源頭。當四鳳出現的時候,周萍毫不猶豫地拋棄了繁漪,要和四鳳私奔。把周萍當做生活中唯一的光的繁漪因此萬般痛苦,意識到自己無力挽回周萍的時候,她選擇了毀滅他們,使周萍在那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面對雙重亂倫的罪名無處遁逃,最終選擇了飲彈自盡。如果當初周萍在一個衣食無憂、在父母之愛關懷之下成長的環境之中,想必他不會在繁漪的溫情之中失去理智,也不會在巨大道德壓力之下毫無承受之力,舉槍自殺。
而在周萍的悲劇命運之中,陰差陽錯的偶然因素也無意之間推動了悲劇的發生。周萍和四鳳的相遇,便是命運對他們開的最大的玩笑。天下之大,為什么偏偏四鳳被父親送到周樸園的公館里做事?為什么四鳳偏偏出現在周萍和繁漪亂倫之后,而不是先于繁漪給與周萍關懷與溫情?當周萍處于這一段不倫之戀帶給他的巨大道德壓力之下時,四鳳的出現為他的黑暗世界開啟了一道光。他迫不及待地要擺脫繁漪的糾纏,急不可耐地尋求一段正常的、光明正大的愛情來熨帖他嚴重缺乏關懷的心靈。可是他卻沒有料到,他走出了一段母子亂倫的黑暗歷史,又走進了另一段兄妹亂倫的泥潭。周萍和四鳳兄妹的相認只在幾句話之間,但這幾句話卻摧毀了他們所有美好的愿景和期待,并把他們又一次推入了道德壓力的深淵。正是由于周樸園和魯侍萍的隱瞞,使這一切變得突然而殘忍;這三十年的悲劇恰如一個因果循環,從周樸園拋棄魯侍萍的那刻起,都在冥冥之中注定這一場后來的命運悲劇。當秘密大白于天下的時候,周萍覺得一切都失去了色彩,失去了意義。全劇最大的巧合,莫過于因絕望跑出去的四鳳觸電,連帶著拉她的周沖一起喪失了性命。而周萍面對這一切的悲哀和絕望,最終對周樸園喊道:“爸,您不該生我!”在一片靜默之中,一聲槍響格外刺耳,周萍的一生終結于這個雷雨交加的夜晚。他的死,也成為了壓垮繁漪和魯侍萍的最后一根稻草。
曹禺在《雷雨》的序言中提到:“雷雨顯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報應,而是我所覺得的天地間的‘殘冷’,這種自然的冷酷,四鳳和周沖的遭遇足以代表。”正如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一般,主人公都是遭遇無法逆轉的、冷酷無情的神秘力量推動,讓人們深陷命運的旋渦,無論人們在主觀上多么努力,最終逃不過悲劇的宿命。而這種宿命意識,正是《雷雨》巨大藝術魅力所在,獨樹一幟,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