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潔 楊 萍/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
通識教育事件的爆發,極大地影響了社會以及各地通識教育的發展,也警醒了高職院校對通識教育的重視。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下,高職院校雖然加強了創客教育的落實,但是由于部分學生缺乏人文、社科、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創新創業的成功率還有待提高。因此,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的新模式構建勢在必行,二者的融合不僅能夠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由注重知識向注重素質和能力過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價值,還能打破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獨自發展的弊端,發揮出二者融合的優勢和價值,一舉雙贏。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已開展了通識教育和創客教育課程,教師也具備了學科教育要求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在創客教育方面,高職院校積極組織開展創新創業大賽、創新設計能手等實踐活動,構建了各專業的創客空間,非常重視創客教育的實施。在通識教育方面,高職院校的通識課程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包括思政、語文、英語、體育、就業等方面,為學生掌握豐富知識提供基礎,并提倡將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相結合。
雖然各高職院校先后開展了創客教育和通識教育,但并沒有將二者進行融合的先例,尚未挖掘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的有效方法及價值,缺乏有效經驗的借鑒,增加了二者融合的難度。
通識教育主要是讓學生通曉在社會生活中所涉及的各個領域和各學科的一般性知識,讓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人。創客教育是一種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業所需的各種知識和技能的教育。一方面,創客教育使通識教育的時代目標更加具體、與時俱進;另一方面,通識教育是創客教育的基礎,通識教育中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管理等課程內容是創新創業成功的基礎,為創新創業提供智力支持。通識教育與創新教育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
創客教育的開設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精神和能力,同時在這一目標下也蘊含了對學生交往能力、協作能力、適應能力、風險預測能力、商業信息捕捉能力的培養以及不畏艱辛、敢于實踐的人生信念和品格的塑造;通識教育越來越被重視是因為其主要培養德才兼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高職學生將掌握的各種通識知識通過創新創業實踐轉化為社會發展的動力,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推動創客教育的實施。可見,二者的教育目標相互補充和促進。
創客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創新創業理論知識、能力訓練、精神培養等。而通識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政治、法律、人文、地理、政策、時事、經濟發展等多領域的知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促使大學生正確看待成長過程中的困境和挫折。從二者的內容看來,都涵蓋了大學生理想信念、人生追求、價值引領、行為規范等方面的正向教育,這些內容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相互交叉和滲透。
創客教育以創新創業為核心,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素養和能力,是對素質教育的創新和延伸,是素質教育內涵的歷史性提升;而通識教育不僅注重各類知識的傳授,更注重人文素養、道德品質、價值觀念的培育,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凝聚社會共識的主要途徑。將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能夠更好地推動素質教育的改革,為素質教育提供新思路。
(1)挖掘元素,相互滲透。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深度挖掘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的元素,拉近二者之間的距離。在創客教育的實踐中,盡量選擇與通識教育相關的項目,如禮儀項目、思政課外實踐項目等,通過創客教育培養學生處理實際問題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創新能力。在通識教育中,教師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引導學生進行跨學科多領域知識的學習,為創客教育的實施積累一定的知識基礎,促進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的融合。
(2)融入專業,突顯價值。高職院校的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要堅持統籌、并重的理念,全力服務于專業課程教育實施,打造“專業教育+創客教育+通識教育”的一體三翼模式。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引導大學生開發擅長的創新創業項目,在通識教育廣博知識的支撐下,促進創業的成功。將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入到專業教學中,可以擴寬專業課教學的新領域和新視野,用多元化方式、多樣化內容來培養專業本領過硬、創新創業能力強、思想內涵深的新型人才,打造三者相互滲透、相互補充、資源共享、互利互贏的新格局。
(1)搭建融合創客通識教育的創客空間。高職院校結合自身的條件水平,為學生搭建創客空間,通過創客空間中各種創新創業項目活動的實踐,更好地檢驗學生通識教育的學習效果。創客空間圍繞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創意項目的誕生、孵化和培育、創業平臺的搭建等活動展開,著力培養大學生合作能力、工匠精神以及文化素質,整合學生的法律、經濟、文化等知識,實現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的融合。
(2)開展豐富多彩的創客通識教育活動。為了進一步落實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的融合,高職院校積極開展各種創客活動,在實踐中鞏固通識知識,鍛煉創新創業技能。同時,開展法律講堂、觀看《大國工匠》系列片等活動,讓學生從中有所啟發,更好的進行創新創業。
(1)優化融合教學設備和課程設置。在教學方面,教師結合創客教育以及通識教育融合的需要,積極引用大數據、網絡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微課、慕課、AV技術等應用,收集大量二者融合的資料,實現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的互聯;在課程設置方面,通識課程與創客項目的課時安排要有一定比例,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創客實踐。
(2)搭建融合學習平臺。高職應抓住當今的網絡技術優勢,借助微信公眾號、微博、校園網等平臺及其他軟件開辟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的新路徑,給學生提供更多創客項目的商機以及最新的政策、時事等前沿知識,供學生隨時學習;搭建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的線上咨詢平臺,邀請有經驗的教師全程進行線上答疑,為學生們解決學習和創業中遇到的各種困惑。同時,學校通過學生在各平臺的學習動態、瀏覽點擊率等數據,反饋學生的創業興趣點以及通識知識的短板,為學生提供最需要的指導,打造體驗性、趣味性的網絡學習平臺。
師資隊伍是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成功的關鍵因素。高職院校要加大力度,打造一支既精通通識教育又具備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能力的教師團隊。首先,學校組織創客教師帶領通識教育教師參與“創青春”“挑戰杯”等創新創業競賽活動,邀請通識教育教師參與到創客教育中,為學生把握創業的方向和大局,增加創業成功的幾率;組織創客教育的教師定期參與通識教育的培訓,使得雙方教師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其次,邀請既懂創客知識又精通識教育的專家到高職院校講課,本校教師跟課學習,條件成熟后再獨立授課,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再次,高職院校應努力為有條件教師提供國內外短期研修的機會,借鑒國內外高職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的有效做法和經驗,并將其進行調整運用到本校的教學中,促進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的融合,打造“通創型”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營造健康有趣、積極向上、契合社會潮流的校園文化,是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徑和主要載體。高職院校可以依托社團活動、志愿服務、交流座談會等方式,將校園文化與創客教育和通識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校園先進文化的引領作用;立足于學校特色,挖掘校史中具有教育意義的事件,特別是艱苦奮斗、自強自立的先進典范,以此激勵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不畏艱險勇往直前;邀請在社會中做出重要貢獻的校友返校,與在校學生分享創業故事和創業經歷,將其作為校園文化建設以及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的重要題材,打造具有校園特色的文化氛圍。
創客教育著力培養創新創業的新時代人才,滿足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而通識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礎全力培養學生高品質、高素養。將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相融合是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和能力提升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一種新挑戰。高職院校積極促進創客教育與通識教育相融合,尋找二者融合的關鍵點,安排合適的教學內容、方式,合理的課程設置,將二者相互融合并貫徹到專業課程教學的全過程,發揮出其融合的價值,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