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洪祥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黨和國家對文化事業高度重視。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文藝的繁榮”,而這一系列創見性的目標也成為我國當代工藝美術的新思想與新要求。給予中國工藝美術未來的發展巨大的鼓舞與激勵,同時也為當代工藝美術創造提出了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本質。
文化水平及經濟基礎得到提升后,人們不再滿足于單一的工藝美術制品,為了追求符合現代審美藝術性、實用性及個性化,混搭方式成為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的重要形式。因此在當代工藝美術品中,混搭方式的表現形式也顯得尤為重要。
當代社會中,人們難免會受到外部文化的影響。因此一些創新元素通過交叉、跨界等方式進行融合、排列等,造就了全新的視覺體驗,而這些元素的碰撞方式成為“混搭”的代表名詞。混搭(Mix and Match),從狹義的角度來看,一般指在服裝中的混合搭配。是指在同一服裝款式中運用不同的風格、不一樣價值的東西進行獨特的排列“融合”,而通過這種“融合”讓兩種元素協調統一并形成強烈的混合特征。而在當代工藝美術中這種混搭方式的表達指在進行材料、色彩等直觀理解時,對賦予時代、含義、類型的各種元素進行混搭,產生的藝術表現效果。而這一方式一般在當代工藝美術時加入,從而產生現代與傳統碰撞的元素符號,并給予當代工藝美術多元性的藝術風格。
作為一個藝術品種,工藝美術一直以視覺形象作為表現特點。也就是在運用特定的材料對其進行藝術加工、制作,因此工藝美術成為影響材料發展的美學基礎。混搭方式從工業革命以后就成為滿足人們消費形態及追求個性化的產物,因此,在當代工藝美術品中混搭方式成為當代工藝美術發展的動力。有部分學者認為,雖然一些工藝品種同時出現了傳統圖形和具有現代化特征的符號,而這兩種符號與元素之間充滿了矛盾性,但也正是這種矛盾化的技術手段才能產生當代工藝美術作品中的深意與寓意,從而引發人們對作品的深入思考以及評價。因此,在當代工藝美術中采取混搭式方式對傳統圖形元素進行展示,也能夠進一步對傳統圖形元素進行拓展,并且有利于加深人們對傳統思想的理解與認同,從而促進傳統元素與現代及國外藝術文化的融合及創新。
另外使用混搭方式的表達也是對當代社會、對文化、美學及審美趨勢的文化觀念認同,是人們對當代或未來藝術化、審美化的生活追求。在混搭中有對整體藝術品和諧且差異的文化內涵,而這就代表著混搭方式在工藝美術中擁有一種文化符號的象征。因此,對當代工藝美術來說混搭方式就是反映著藝術風格的審美特征。
工藝美術是以手工藝技巧制成的,同時要具備實用性與欣賞性,因此在制作中要注重實際的應用,并與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都要有密切的相關。一般在當代工藝美術中混搭方式一般都以造型作為藝術品的主體,通過主體的造型達到獨特的審美價值。在我國工藝美術中造型的種類十分豐富,即在藝術造型中的表達方式多以簡約、質樸且具有極強的概括特性,因此在進行混搭方式的表達上可以運用現代工藝美術中的造型與元素符號進行融合、借鑒、組合,從“形”與“意”進行有機的結合。但是并不是說混搭就是將現代與傳統單純地進行復刻,而是要在當代藝術審美的價值上進行混搭與融合,從而實現創新的造型元素,最后創作出具有時代意義且符合當代審美的工藝美術作品。
色彩一直是混搭方式中重要的元素之一,一般是與造型結合,運用在當代藝術品中。從混搭方式在當代工藝美術中的色彩構成來看,對其核心色彩進行探索后,運用新的色彩對原有的色彩進行“補充”與“混合”,從而達到混亂且和諧的對比色彩。這種色彩混搭方式,在當代工藝美術品的設計中,不僅能帶來全新的創作理念,還能發現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內涵,對傳承與創新文化有重要意義。
所謂的情感表達就是將作者的作品理念,通過材料的運用產生對該作品的詮釋。而這個詮釋代表了對作品本身賦予的定義與內涵,同時作品也反映出作者的精神高度與情感訴求。而在混搭方式中,這種情感的表達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作品的產生之初就應賦予該材料核心的內涵,通過兩種材料或多種材料進行混搭、組合,從而形成具有兩種或多種的情感輸出。這種情感輸出會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從而延伸出當代工藝美術品基于傳統發展的一條向當代延續的清晰脈絡。總而言之,就是充分考慮作品與觀者的心靈互動,綜合新工藝與新材料,不斷拓展、顛覆工藝美術的傳統理念,在新的時代有著屬于自己的特殊符號,最后產生與觀者的情感共鳴體驗。
以溫故而傳承、以知新而創新,成為未來當代工藝美術發展趨勢。傳統的工藝美術自身具有長遠的歷史積淀,而現代材料與技法的獨特性是科技及社會發展的必要產物,這兩者對混搭方式來說既有著矛盾性,也具有穩定的和諧性。因此使用混搭方式進行工藝美術造物的觀念,是形成豐富種類以及技藝的未來資源。
在目前全球化的發展中,重視傳統工藝美術的文化身份,回歸工藝美術文脈的單一向多元化的現代進行演化發展,使混搭方式成為一種當代工藝美術發展的美學覺醒。因此如何有效傳承并發展符合當代工藝美術的發展體系,混搭方式可以充分地活化對傳統工藝的造物觀念,從而開發出更新奇的工藝材料與工藝技法。
其實對當代的工藝美術而言,混搭方式一直作為藝術創作的手法。而這種手法一直存在于對工藝美術理念的藝術“加工”。因此混搭方式應在當代科技的基礎上,融入更多的觀念性感悟,重新思考未來混搭方式在當代工藝美術中的造物觀念與邊界,形成一個開放性的思維。而這才是混搭方式的重要意義。
工藝本體就是在傳統的造物時形成的造物觀念,而對當代工藝美術來說,不能一味地追捧創新。尤其是在混搭表達方面,很多造物者都將傳統與現代進行單純融合,而未深究其傳統工藝本體的創作方式。所以有很多工藝美術品失去了它本來的造物寓意。因此在使用混搭方式時要回歸工藝的本體,尊重其歷史的基礎上進行混搭。通過回歸本體的創作方式,也是當代工藝美術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
混搭方式作為現代的工藝美術產物之一,具有時代的意義。混搭方式自身就蘊含了很大的包容性,因此將西方文化與我國傳統工藝美術進行融合、發展,不僅可以滿足當代人們對個性的追求,同時滿足其實用性與創造性的價值體驗。為當代工藝美術未來發展提供了不一樣的審美情趣與造物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