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樂巧
廣播媒體傳播內容曾一度陷入標題黨的怪圈,雖然是飲鴆止渴,但也確實能夠在極短時間內提高收視率。但是情緒化的表達只是為了博眼球,病毒式傳播并不利于廣播媒體品牌形象,公眾引導力和輿論權威性都可能瞬間崩塌,媒體公信力終將蕩然無存。在融媒時代,廣播媒體顯然已經發現此中利害關系,已經開始重塑媒體形象,正在從情緒化的表達方式逐步回歸正軌,積極探索正向理性傳播,正在形成全新的發展趨勢,現做如下分析。
信息采集側重民生小眾化發展。在融媒體時代,廣播媒體更加關注普通市民生活瑣事。這種新聞信息采集的方式,聚焦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事無巨細又越來越小眾化。新疆衛視報道《烏魯木齊市將建16個社會足球場》《于田玫瑰花成為“致富花”》《庫爾班·尼亞孜普及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辦“跳蚤市場”釋放消費潛力促進就業》等新聞素材,均取材于民生,而且新聞內容更多的傾向于特定人群,媒體傳播機制存在從大眾化向小眾化方向發展的新趨勢。
從推送到拉取的媒介行為轉變。以往時期廣播媒體更傾向于推送新聞內容,這是長期以來廣播新聞媒體傳播方式下的老習慣。然而這種對廣播媒體資源的依賴,伴隨融媒體時代的來臨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更多廣播節目開始變推送為拉取,以吸引受眾群體關注度為內容輸出定位。寧波新聞廣播聯手“寧波媽媽”愛心基金聯合在FM92.0微信上發布愛心征集令;浙江廣電與騰訊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打造IP網絡劇等業務,都表明了廣播媒體正在走出原有的舒適圈,開始拓展新業務,對外合作趨勢已經從推送逐步走向了拉攏式的戰略布局。
廣播節目話題趨向于網絡議題。長期以來廣播媒體形成了強大的社會公信力,是因為其輸出內容多為國家大事,財經、政治、文化、軍事等新聞內容,在民眾心中本身就是高大上的媒體品牌定位。然而這也令廣播節目逐漸與民眾生活產生距離感,并不利于廣播節目在融媒平臺發揮優勢。而近年來廣播媒體已經逐漸發現這一弊端,也在不斷調整廣播節目的話題內容,尤其更為關注網絡議題熱點,蹭熱度顯然是另一種新趨勢。如《中國有嘻哈》打響IP品牌后芒果臺推出《說唱聽我的》,即《乘風破浪的姐姐》出品后《天天向上》官方在社交平臺宣傳特別企劃案“追逐夢想的哥哥”??上攵W絡議題終將是各大廣播節目趨之若鶩的話題取向,而蹭熱度也是融媒體表達的必然趨勢。
關注自媒體信源原創素材。伴隨自媒體逐步專業化的發展趨勢,以及廣播媒體對于民生新聞小眾化的取材動機,在融媒體下一階段的發展中,更多地關注自媒體信源原創素材,對廣播媒體采編內容創新具有莫大助力。雖然很多自媒體尚未獲得專業傳媒資質,在轉發新聞內容方面限制門檻較高。但是自媒體更加貼近百姓生活,而且新聞信息源頭極為廣泛,也就更適合在自媒體平臺來發掘新聞素材,從而利用更多自媒體原創作品擴充廣播媒體的傳播內容。簡而言之,自媒體平臺原創作品本身可能并沒有較高的關注度,這主要是因為其傳播渠道有限,與作品質量無關。而廣播媒體利用自身的傳播資源優勢,可以幫助自媒體拓寬傳播途徑,反向回饋于廣播媒體的收視率回報也會隨之增加。
此前,在新疆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組織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工會、婦聯、團委、各大高校,天山網、亞心網等各新聞網站、民間民語網站以及“新疆我的家”“石榴熟了”等一批較有影響力的自媒體平臺共同發起倡議,統一時間、統一行動、統一發力,將漢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三個語種的“強化誠信責任·杜絕虛假信息”網絡誠信倡議書進行網上推廣。本屆“網絡誠信宣傳日”活動分為“網絡快閃”“互聯網企業”“網絡誠信宣傳”倡議簽字活動和網絡誠信宣傳進鄉村三個環節,一經啟動,便收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各大平臺紛紛刊登轉載點贊,閱讀量突破120萬次,點贊數超過1.2萬次,為新疆“網絡誠信宣傳日”活動助力。類似的活動內容,便是促進廣播媒體與自媒體平臺資源互換的大膽嘗試,可以借助活動影響力,進一步助力廣播媒體對于自媒體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再如諸如,甘肅隴南成縣小伙在抖音號“我要當家鄉紅人甘肅站”的活動中用“雞小弟”拼出央視新聞字樣在@央視新聞官方抖音號后,央視《新聞聯播》主播李梓萌給予回應“‘雞司令’果然是名不虛傳,訓練有方!為你點贊!”這樣的互動形式對發掘自媒體原創作品信源具有支持作用,而且在一來一往的互動中也在不斷擴大新聞價值和傳播力,是進一步提升廣播融媒體傳播能量的積極創新。
廣播受眾追溯90后群體。由于廣播媒介行為已經從推送轉變為拉取,那么進一步拓寬觀眾群體覆蓋面,也將成為廣播媒體在融媒體時代最大的發展契機。由于90后群體在網絡輿論傳播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且又是當前網民占比最高的人群,所以擴大廣播受眾非90后無疑。廣播媒體在內容選材和宣傳上,盡量以90后關注的新聞熱點作為采編方向,尤其是需要發掘90后群體的閱讀瀏覽偏好,從而對癥下藥拿出針對性更強的內容輸出。
《烏魯木齊晚報》的《兩個“90后”小伙的創業之路》《兵團日報》的《身邊故事|“90后”女孩的美麗事業》《阿克蘇日報》的《90后小夫妻的幸福年》、新疆廣播電視臺《這次,換我們“90”后保護全世界》等新聞內容的選材上,便是圍繞90后群體展開的新聞故事線。如果剔除“90后”這一關鍵詞,想必閱讀量和傳播量都不會很大。這便是由特殊受眾群體帶來的傳播優勢,也是廣播融媒體追溯90后群體新聞素材的根源所在。如果能夠從更多90后群體身邊找到新聞故事和素材,勢必能夠推動廣播媒體發揮出更好的傳播影響力。除此之外,Vlog短視頻新聞也是以90后群體關注度最高,廣播媒體拓展新型傳播業務,融合其他媒體資源時,勢必應當甄選90后群體的審美偏好和閱讀習慣。
注重民生話題互動性傳播。廣播媒體進一步在融媒體資源下獲得支持,需要綜合考量社交媒體的利用率問題。如果廣播節目話題內容選擇蹭熱度,也要選擇那些互動性較強,能夠帶給觀眾積極思考動力的內容。這便是注重民生話題互動性傳播的意義所在,更是不斷接近輿論話題中心,打造廣播媒體傳播影響力的重要舉措和發展方針?!蹲髠鳌ば辍?“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民惟邦本的思想即便時至今日也從未落后,而傳播互動的目標也在于發掘民眾心聲,唯有重視民生、聽取民意、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才能令廣播媒體收獲更多粉絲,在融媒體時代脫穎而出再創輝煌。
社交媒體作為新聞線索來源的比重在日益增加,并且在網絡沖擊下,廣播媒體不得不提高自身利潤,來增加融媒環境的生存能力。然而,如果能夠更好的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這種顧慮也大可消除。此前,微博、知乎、朋友圈等社交媒體平臺最火爆的社會熱點無疑是垃圾分類問題,亦然可以發現社交媒體已經進入大眾視野,且從輿論影響力上來看更勝廣播媒體一籌。在《從“你是什么垃圾”看民生熱點話題如何持續引爆社交媒體》的報道中,社交媒體廣泛探討垃圾分類方法,又因此產生連鎖反應,不僅是廣播媒體陷入了全民熱議話題,各大媒體平臺爭相報道關聯新聞事件,也說明了社交媒體帶給融媒傳播環境的新生力量。因此,建議廣播融媒體注重民生話題互動性傳播,更好地利用社交媒體資源,擴大廣播節目的傳播影響力。社交媒體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廣播評論,而廣播融媒體的傳播趨勢中又形成了互動性推廣,所以借助社交媒體來擴大宣傳力勢在必行。
綜上所述,廣播融媒體表達發展出全新趨勢,信息采集側重民生小眾化發展,從推送到拉取的媒介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轉變,而且廣播節目話題也更趨向于網絡議題。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之下,廣播媒體借助融媒體資源的條件已經逐步形成。廣播媒體實踐探索更多地關注自媒體信源原創素材,廣播受眾可以盡量追溯90后群體,同時注重民生話題的互動性傳播,從而助力廣播媒體營造和諧的融媒氛圍,在融媒時代真正走出高質量發展的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