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霞
互聯網的發展對我國傳統的媒體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如果紙質媒體想要在新媒體的背景下持續發展,那么就必須要正視這場戰役。新媒體記者就應該發揮紙質媒體的優勢,學習新媒體的亮點,對自己不足的地方進行改善,不斷地創新,這樣紙質媒體才可以長遠的發展。本文對新媒體時代紙質媒體記者能力提升進行分析。
科技的不斷發展,讓新聞媒體引進了更多的先進技術與高端設備,這些設備的引進高效地提升了新聞的傳播品質,在此同時,也促進了新聞媒體領域的發展,進一步提升了新聞輿論的影響力以及公信力。在新聞媒體范圍不斷壯大的狀況下,對記者的需求量也隨之提升,記者團隊的創建是大勢所趨。特別是紙質媒體,漸漸向網絡新媒體過渡。這就對新時期下,記者就業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業務素養有了更加嚴格的標準。但是因為如今新媒體和紙質媒體正處在融合的時期。其中還具有非常多的問題,例如,記者隊伍的業務素質比較低。大量不是新聞類專業的學生,也加入到了新聞記者的工作之中。這些人不光缺乏實際的工作經驗與有關的專業知識,更加不擁有新聞記者應該擁有的職業道德素養。這樣就非常不利于新聞播報的順利進行。
大部分紙質媒體記者為了可以吸引受眾,對新聞信息展開虛假報道,從而讓新聞信息失去真實性。這種不負責任的情況會對受眾造成錯誤的認識,特別是在娛樂新聞當中時常發生。在此之外,紙質媒體記者缺少探索的精神,不會自主地對新聞信息進行挖掘以及更加深入的跟蹤能力不是很高。
隨著新聞媒介的推廣,特別是受到智能電話的影響,人們瀏覽網絡媒體新聞的比例持續增加。而傳統紙質媒體記者面對逐漸增加的競爭壓力,為了滿足觀眾的喜好,受到經濟利益的促使,在新聞信息沒有證實的情況下,就隨便發表,從而導致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受到不良的影響。
大多數紙質媒體記者學習的不是新聞專業,并且紙質媒體記者流動性比較差,大多記者之間的業務素養差距非常大,從而導致新聞信息品質與口碑不能順利地發展。一只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的紙媒記者團隊,是難以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環境當中,對行業進行更新以及完善的。
一些紙質媒體記者仍然在運用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在進行采訪以及報道新聞信息的過程當中按部就班,缺少創新思維能力以及行為,從而造成新聞信息的內容比較單調和無聊,沒有在新聞信息內容當中加入時代元素以及受眾喜歡的新鮮事件,從而就對受眾的觀看興趣進行消磨,造成紙質媒體的關注度變得不是非常可觀。
紙質媒體記者首先應該提高政治素養,明確政治立場以及政治方向,堅持黨的根本原則。只有這樣才可以報道新聞信息的時候找到準確的輿論方向。在此之外,要和黨中央維持高度的統一,情系國家,情系人民,客觀,公平,精確地進行播報,真實播報新聞信息的情況,并持續提高專業能力以及政治思想覺悟,從人民的切實利益為基礎出發,堅持服務人民觀念,鼓勵人們參加到新聞中,從而提升新聞信息的質量。
新聞記者一定要具備比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新聞播報是具有點線面相結合性質的立體性工作,新聞記者會遇到非常多的人物以及事物,所以紙媒記者要對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提升,從而更好地在這些采訪對象當中獲取第一手新聞。最后紙媒記者還應該擁有良好的寫作能力。擅長寫作的人,一定會擁有非常嚴謹的邏輯思維以及結構,把所收集到的新聞材料轉變成受眾喜歡的新聞信息內容,就需要紙媒記者具備非常強的寫作能力。在此之外,在新媒體環境下,如果紙質媒體記者想要把新媒體思維、審美思維以及新聞敏感性結合到一起,就要在信息化技術操作以及實踐能力的前提之上,切實有效采編新聞材料,在此同時,保持敏銳的新聞觸感與優良的審美思維,完成多平臺推送以及轉型。在競爭非常激勵的市場當中國,紙質媒體記者一定要主動出擊,擅長在繁雜龐大的新聞線索當中對新聞信息進行采集,掌握好不意義媒體之間的特點,在各個方面去接觸人們,綜合提高新聞采編的效率以及質量,熟練地把握自媒體平臺與網絡編輯的技術,把抽象的新聞信息變得更加具體形象,高效篩選與加工新聞編制素材,從而讓受眾更容易接受。
紙質媒體記者應該堅持新聞專業主義的精神,創建融合媒體想法,不斷加強復合性創新性思維,參考觀眾的興趣,提高自身的采編能力。在此同時,還要擁有形變思維以及復合性的思維,保持自己的好奇心理,對大數據進行高效的挖掘,切實新聞的重點內容,寫作水準要具有生命力并且新聞信息內容真實,從而變成一名綜合發展的人才。在此之外,提高新聞信息內容的高效性,熟每一種文本的創作,擅長辨別垃圾信息以及虛假新聞信息。采訪要實事求是,把錯誤的概率減低到最小,防止辨別性失誤,從而散播謠言。總而言之,在新媒體環境中,紙質媒體記者要精確自己的位置,創建良好的思想價值觀念,延伸新聞信息內容與傳播的維度。再次同時,維持新聞專業主義精神,學習新興的專業技術,利用新媒體資源展開全面的創新,創造鮮明的個人品牌與效應,讓新聞更加具備真實性。另外,一步一步地提升新聞復合性,成為全能型的記者,為推動媒體公信力與影響力作出應有的貢獻。
如果紙質媒體記者想要切實提升播報的品質應該做到下面幾個方面,第一就要精確自己的責任,對自身有精確的定位,保證新聞信息內容的真實客觀性。新聞報道對觀眾的影響非常多,特別是對人們的價值理念具備比較大的影響。精確客觀的新聞信息,可以協助人們對客觀世界進行準確的了解,認識以及適應,促進社會發展與進步,不精確的新聞信息就會導致人們的思維混亂,對生活的秩序以及社會發展進步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不可以為了獲得關注就對新聞信息進行捏造。
在人們的實際生活當中,新聞播報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記者的責任非常重大,需要對自己所播報的內容負責。記者在對新聞信息內容進行采寫的過程中,要綜合的掌握播報新聞的內容。可是在實際生活當中,有一些記者為了增加點擊率,忽視了新聞系想你內容的真實性以及綜合性,只對受眾感興趣的地方展開加工炒作。錯誤的理念會對社會受眾造成非常負面引導,從而為紙媒新聞的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因此紙質媒體記者一定要擁有比較高的全面素質和熟練的專業能力,才可以在采訪播報的時候,找準時機,抓住核心,把受眾關注的新聞信息播報出來,并且記者還要在繁雜的環境當中,準確地找到最合適的采訪時機。這就需要記者提升自身的觀察能力與探究能力。如果記者采訪時機不合適,那么就很有可能采訪不到自己想要的新聞素材,不光浪費了時間耽誤了工作進度,還會減低新聞信息內容的精確度。
記者擁有雙重身份,首先其是新聞的創造者,然后是新聞信息的傳播人。新聞記者的道德素養,和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存在非常密切地聯系。如果記者想要提升職業修養,就要創建精確的職業理念,客觀的播報新聞信息。新媒體時代,新聞信息傳播的渠道非常多,因此記者在收集新聞信息的時候,就應該客觀公平,實事求是,在具體調查監測的前提下,保證新聞信息內容的真實性,全面性以及時效性。在此同時,紙質媒體記者還需要在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持續對自己進行反思,彌補自己的缺點,從而讓自身能力以及素養獲得提升。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的環境下,為了提升紙質新聞的發展,紙質媒體記者就應該找準采訪的時機,時刻關注輿論方向,了解自身的責任,提升自身的思想素養、業務素質以及政治素養,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從而提高新聞播報的質量,提升紙質媒體新聞的公信性以及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