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彥君
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政治、經濟以及社會不斷發展創新的過程中,新聞行業在社會建設領域中的發展推動作用不容忽視。新時期的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新聞媒體行業的信息傳播,全媒體時代在提升大眾新聞信息獲取率的同時,也在逐步更新新聞的表達方式,為讀者帶來更加豐富多元的閱讀體驗。
新媒體、傳統媒體相融相加,共同組合成當代的全媒體,全媒體是互聯網絡時代新聞報道和傳播的主要媒體形式,實現了新聞信息的多元覆蓋式媒體傳播。在全媒體傳播中,文圖、影音等多樣技術的立體整合大大提升了新聞信息傳播的覆蓋范圍和影響概率,使得讀者可以在短時間內同步精準地獲取新聞信息。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傳播載體,也在全媒體形勢下進行了多方融合,不同載體所展現的差異性,可以在全媒體傳播中實現優勢互補,延伸讀者受眾的視覺、聽覺以及觸覺感受。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推進了全媒體時代的創新進展,現代互聯網技術為全媒體的媒介融合提供了科技保障,使得新聞資訊的全方位覆蓋傳播成為可能。現階段的網絡技術應用滲透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便捷化與智能化改變,給新聞媒體行業發展帶來極大沖擊。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行業需要針對不同受眾開展更深層面的探究拓展,使得新聞能夠滿足讀者群體的更多信息需求。
新時期網絡的普及帶動了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也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途徑,新聞不斷創新變化表達方式,將是新聞媒體行業的必然發展趨勢。全媒體時代的來臨,也為新聞的變革提出了挑戰。全媒體時代的新聞媒體,必須在媒體傳播的形式上進行資源整合,才能充分發揮出各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優化新聞傳播的架構,最終使新聞媒體的傳播策劃更加高效合理,幫助新聞媒體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穩步發展。
時代發展帶動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上升,現代網絡新聞媒體的迅猛發展,最大程度地拓展著讀者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全媒體時代影響下,新聞的表達方式正向著多元化途徑發展,其中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也在向新媒體領域轉型。新聞信息網絡閱讀、移動優先逐漸成為當今主流發展趨向,催生著新媒體時代的新聞表達方式快速發展,影音圖文的網絡傳播也拓展了新聞媒體的傳播途徑,使得不同形式的新聞傳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聞表達方式。
不管是在傳統的新聞時代還是現今的全媒體時代,文字報道都在新聞報道方面發揮著巨大優勢,紙質文字報道的權威性能夠贏得大量讀者群的信任。文字報道由于網絡技術的加載,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接收新聞事件的體驗方式,在網絡信息技術對新聞素材進行科學篩選后,又保留新聞主旨將新聞信息以創新的形式呈現給讀者受眾,能夠最大限度地展示新聞報道的傳播力量。在文字報道中加入圖文結合方式,直觀加強了讀者的閱讀感受,使得讀者的新聞信息體驗感增強。
隨著網絡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文字報道相較于傳統純文字新聞給予讀者受眾的沖擊力更強,其便捷的獲取性也更為現今社會的人們所接受。文字報道的創新優化,將網絡媒體技術和新聞事件報道進行了融合操作,改變了讀者受眾接受信息的方式,迅速及時地將事件信息提供給讀者,最大化展現了文字報道的新聞傳播力量。
文字報道的網絡傳播優化,也為文字報道拓寬了傳播途徑,豐富了紙質媒體的傳播選擇。我國在紙質新聞信息傳播中,就采用了多元媒體資源和傳播途徑,改善了有限的報紙版面問題。為紙質報紙的信息傳播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有效增強了讀者的信息閱讀興趣。
紙質媒體、視頻媒體和新媒體都離不開圖片這一重要信息構成元素,圖片既可以獨立地表達新聞,也可以配合其他表達形式,共同完成新聞事件的報道。全媒體的時代背景為圖片報道的組圖應用提供了發展平臺。在新聞報道的創作過程中,運用組圖形式直觀展示新聞內容,并伴隨文字解說,能夠很好的報道新聞事件的故事性,增強讀者對事件的視覺沖擊和報道體驗,更高效地進行新聞事件的報道傳播。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讀者在新聞傳播中的參與度不斷提升,新聞事件報道的深度與廣度,是人們閱讀新聞想要探究的重要方面。
全媒體背景下的讀者受眾可以通過手機等科技設備作為新聞報道的發布者,隨手拍圖的形式能夠直接將讀者發現的新聞現象進行傳播上傳,幫助媒體在組圖素材中深度挖掘報道的內涵,能夠有效解決社會生活中的民生、文明建設問題,為社會的穩步健康發展提供新聞助力。
由于新聞閱讀是以版面設計刺激讀者的視覺感官傳遞新聞知識,因此在新聞圖片報道中的組圖應用,能夠很好地加強讀者的視覺體驗感,解決讀者易產生視覺疲勞的問題。新聞版面設計可以作為新聞的呈現語言,可以通過圖片報道中的組圖應用吸引讀者閱讀新聞,從而加大新聞信息的傳播力度。通過圖片報道的組圖應用,針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度拓展和廣度報道,能夠帶領讀者深入新聞事件背后,展開輿論思考和思想啟迪。創意多元的組圖應用,可以極大地縮短讀者閱讀新聞和理解事件的時間,更直觀地將新聞事件的內涵展現給讀者受眾。在吸引讀者自覺閱讀新聞信息的同時,增強新聞媒體的核心競爭實力,更好的推進新聞媒體行業在全媒體時代下的有序健康發展。
新聞傳播其實是報道信息同受眾讀者之間的交流互動,新聞和讀者群體間的良性互動,能夠更好地達成新聞信息的內容傳播。報紙文字新聞的閱讀,需要讀者花費一定時間去反應和吸收報道內容,音頻報道的媒介結合很好地改善了這一情況。
網絡的普及和大量新技術的應用,為新聞的多樣化表達提供了多種途徑和無限可能,也為媒介優化和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聲音和視頻的表達方式在新聞媒體報道中有著相當強的傳播優勢,文字和音視頻報道的結合改變了單一的報紙或廣播、電視媒體傳播形式,實現了全媒體時代突破傳統的新聞創新傳播形式。比如,昌吉日報社2020年9月引進AI智能主播,在昌吉日報微信公眾號開設了小晴播報新聞欄目,充分發揮報紙做新聞的內容選擇優勢,和音視頻報道的可視性相結合,實現新聞獲取的感官延伸,給讀者受眾提供全新的獲取新聞體驗。小晴播報欄目上線以來,關注當天最新的熱點新聞,用通俗活潑的語言風格為大家播報新聞,4個月時間總閱讀量近70萬人次,全網總播放量超過300萬人次,成為昌吉日報微信公眾號的品牌,深受粉絲喜愛。
全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使得新聞能夠在智能網絡設備的應用中實現客戶端的權威報道,客戶端的權威報道極強地提升了網絡時代新聞的信息發布覆蓋率和專業度,也充分滿足了讀者群體的新聞需求。新聞客戶端的權威報道,可以在便利新聞信息傳播的同時,通過加強讀者客戶的閱讀感受,促進新聞客戶端的報道信息推廣。
新聞媒體想要做好新聞客戶端的權威報道,在報道新聞事件時需要緊抓時代脈搏,以受眾的不同現實需求為基礎報道社會要事、時代大事,還要在謀求新聞行業創新發展同時,重視新聞報道的信息質量和編輯內涵,充分保障新聞報道的專業性。客戶端權威報道中的新聞網絡訂閱功能,可以根據讀者的新聞興趣提供相關聯的新聞,有針對性地給讀者提供個性化、創新性的資訊,加強報道對讀者的吸引力,穩步實現新聞報道關注度的提升,使客戶端的權威報道更好的符合當代讀者的閱讀要求。
不同的新聞表達方式具備自身的發展特性,共同為新聞信息的報道傳播貢獻力量。新聞表達的多樣化和融合創新,拓寬了新聞信息的傳播途徑,也增強了信息報道的新聞能效,彌補了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弊端。相信通對全媒體時代新聞表達方式的變革,能夠在新的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充分發揮新聞傳播價值,更好地促進新聞媒體行業創新發展。全媒體時代新聞表達方式的優化,促進了新聞傳播的多元化發展,能夠滿足讀者群體更多更高的新聞閱讀需求。全媒體時代的新聞語言表達方式,也開辟出了全新的新聞媒體發展途徑,有助于全面實現新聞媒體的穩步可持續發展、更好實現媒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