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風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高校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愈加突出,現已成為了高校整體教育系中的重要一環?,F在的基本情況是,高校大學生群體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心理健康問題,教育部門要對此密切關注。在高校體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是處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前提和基礎,并且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數次調查和分析可看出,現在很多高校大學生都都患有一定的心理疾病,并且呈連年上升趨勢。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現的問題出現表現在抑郁、恐慌、精神病性癥狀等。若是出現了上述情況,且不能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那么后果不可堪設想。
第一,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度低。在傳統應試理念的影響下,國內各大高校均將絕大多數精力投放在了學生的學業課程上,引導學生如何掌握專業知識,怎樣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遺漏了大學生心里健康教育工作。一些教職工和領導誤認為體育教育和體育運動只是對人的身體素質起作用,但是卻未能意識到體育教育會學生心理素質的改善也會起到關鍵作用。
第二,未能做到以生為本和因材施教。由于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各異,因為身體差異,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體育運動,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將體育活動完成的很好。現在很多高校體育教師,均是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這就會使身體素質欠佳的學生倍感壓力,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心理負擔。
新時期的高等院校發展,不能單單只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視起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通過體育教育去落實,由于體育運動不但可以改善學生們的身體素質,還能讓學生們在參與體育運動時相互交流與互動,并可緩解心理壓力,體育運動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們的抗壓能力。體育活動和心理健康之間是密不可分的關系,通過體育運動便可調節學生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等,減少學生們的負面情緒,愉悅其身心,因此做好體育教育工作,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來說可謂大有裨益。
旨在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教師要鼓勵學生踴躍參加體育運動項目,或者是通過定期舉辦體育競賽的形式,盡可能的讓全員參加,繼而緩解他們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另外,還可以通過舉辦校園講座活動,對外宣傳參加體育活動的好處,激發學生們的體育運動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和教師務必要給予體育活動和體育教學充分重視,唯有如此才能進一步促進大學生身心可持續發展。
基于上述所言,體育活動與體育教學,這些都是優化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關鍵點所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起到了重要作用,體育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們參與體育運動,還要對學生們的心理素質問題加以重視。因為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各不相同,所獲得的成績也不一樣,所以體育教師不能根據給所有同學定下硬性標準,否則就會使那些表現欠佳的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體育教師要針對身體素質欠佳的同學,適當的降低運動要求及標準,要給予他們充足的信心。
以立定跳遠教學為例,對于那些最開始跳不遠,但經歷一段時間訓練后有明顯進步的學生,教師要表揚和鼓勵這些學生,防止這些學生產生自卑心理。體育課的教學方法務必要創新,要一改往日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創建豐富多元的體育活動,可以是健美操和武術操,也可以是搏擊術以及瑜伽術等,讓學生全員參與,由學生們自主選擇去學哪門課程,如此一來,不單單可以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還能夠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身體素質欠佳的大學生,教師要提升其自信心,還要激發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使用特殊方式去幫助這些學生克服身體缺憾與心理壓力。教師可先培養這些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要遵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不可一蹴而就,還有就是要鼓勵這類需學生去選擇一項喜歡的運動去鍛煉和學習,培養他們的體育愛好。對于身體素質好的大學生,教室可以鼓勵他們去參加一些競技類體育項目,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運動水平和心理素質。
由上可知,體育教師在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所以教師務必要鼓勵學生們去參加體育運動,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內心的抗壓能力,徹底消除心理健康問題,繼而為他們日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高校大學生心理狀態之所以不穩定,很大程度上是由外界不良因素影響所致,所以學校和教師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若想讓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體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體育教師要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做到因材施教,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不能打消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要鼓勵他們參加相關體育活動,這樣才能促進高校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