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靜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詞匯量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是語言的基礎構成要素。一定程度上來講,詞匯量能夠直接影響學生對待英語的態(tài)度,詞匯量大的學生相對而言學習英語也更輕松,成績也相對較高。因此,提高英語詞匯量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必要過程。但是,詞匯量的記憶和累積往往是一個較為枯燥、痛苦的過程。傳統(tǒng)的詞匯記憶模式往往是死記硬背,雖然記憶方式較多,如詞根記憶法、諧音法、聯(lián)想法、詞綴記憶法等,但還是以大量的讀寫記憶為主,這也是許多學生學習英語難的地方。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極大普及,微課堂等學習軟件正逐步被人們所接受并應用于日常的學習、教學當中。英語學習類APP也逐漸被學生接受,如有道詞典、超星學習通、百詞斬、扇貝等APP。[1]
1.學習需求不強。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以后,與剛剛過去的高中生活完全不同,脫離了原本只有學習、休息這種簡單的兩點一線生活,時間上更為自由,活動更加豐富。他們雖然仍面臨著極大的課業(yè)任務,不僅包括大量的基礎知識,即公共科目的學習,還有專業(yè)技術知識,但社團活動、學生會活動以及一些實踐活動占據了學生大量的時間,那么英語學習仿佛被放在了次要地位。學生本身也不再單純的將語、數、英作為學習的重點。所以,高職院校英語學習大多不被重視。
2.專業(yè)性要求較高。進入高職院校以后,由于學生要進行大量的專業(yè)技術知識學習,往往也伴隨著專業(yè)英語。對部分專業(yè)而言,專業(yè)英語是作為一門課程獨立出現(xiàn)的,而不是貫穿于其他科目的教學。這要求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對相關的英語知識也要有一定學習,其中最基礎的便是詞匯的記憶和掌握。這種專業(yè)性突出的英語學習,往往要結合特定的專業(yè)知識。這就對詞匯學習類APP提出了較高要求。
3.多元性要求較高。我們國家在培養(yǎng)學生時,鼓勵充分保護學生個性,讓學生自由發(fā)展。對于高等院校學生而言,由于專業(yè)的多樣性、學生成長文化的多元性、學習習慣的差異性,導致英語學習中的詞匯記憶方式多變。對于APP的開發(fā)者而言,用一個模式或者一個思維去進行軟件的開發(fā)或程序書寫,就難免會使一部分學生收獲較差的使用體驗和學習效果。
1.拓寬教育資源,創(chuàng)新教育途徑。互聯(lián)網教學資源較為豐富,將手機APP引入到教學當中,能夠極大程度上豐富教師上課素材,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不同,新興的手機APP教學會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每個學生對教學課堂的參與度,增強學生上課期間的主人翁意識,真正做到讓學生做回課堂的主人。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都在一味的講解和灌輸,不管學生有沒有聽懂或者跟上教師思維,這種填鴨式教育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使用手機APP進行課堂教學,可以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線上交流;學生在移動端簡單的點一下,教師可能就能了解到學生的疑惑或者難點問題,進而針對性的進行輔導,也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效率。[2]
2.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英語學習類APP的詞匯記憶板塊,一般都配有與詞匯釋義相關的趣味圖片,這種視覺刺激模式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于單詞釋義的記憶,從而提高詞匯量。大多數英語學習APP對沒有記住的單詞會在后續(xù)反復出現(xiàn),持續(xù)刺激大腦,直至記住為主,這種記憶模式符合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有效降低詞匯遺忘率。部分APP還設置有線上交流模塊,便于用戶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不僅能夠在學生當中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還能加強學生之間溝通,使學生自發(fā)樹立起競爭意識,增強學習動力。同時,英語學習APP還可以極大程度的利用學生碎片時間,方便學生在等人、睡前、課間等小段時間里進行單詞記憶,解決了傳統(tǒng)上攜帶書籍的不便利性,使學生愿意主動學習。
1.英語學習類APP較多,需多次甄選。當前,手機APP的研發(fā)主體較多,投放市場門檻也較低。用戶在接觸時,往往會有較多的選擇,且需要使用一段時間才能辨別使用體驗以及學習效果好壞,這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用戶時間。有的APP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會有進階收費項目,這對學生而言,往往不太適合,且給教師的教學過程增加了普及難度。
2.APP質量參差不齊,學生體驗感差。多數APP的開發(fā)者往往是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只能是從大眾視角進行設計,對于高職院校等專業(yè)技術要求較高的英文方面甚少涉獵,導致高職院校學生使用過程中難以找到準確釋義,還需借助專業(yè)工具書,從而逐步降低這類APP的使用意愿。當前APP使用商店里大多都是商業(yè)性質,廣泛存在著廣告泛濫現(xiàn)象。學生在使用過程中的誤觸可能會激發(fā)廣告進入另一與學習無關界面,不僅會分散學生注意力,也破壞了學習過程的連貫性,降低學習效率。
英語學習類APP對英語詞匯教育還是有較大的積極作用。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時,應認真篩選出一款適合學生、便于操作、界面清晰、綜合質量較高的APP進行使用,從而激發(fā)學生詞匯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從而與使用APP教學的初衷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