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妍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
在現在的高校課堂,學生們對學習英語不感興趣,他們普遍認為:進入高校,學習不學習無足輕重,逃課、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現象比比皆是,有的學生人雖然坐在教室里,精神已經神游天外;更有甚者,偷偷的玩兒起了手機。因此英語掛科嚴重,考試的結果令人失望。有的學生從進入高校開始,就放松了對英語的學習,進入高校一兩年之后,更是積重難返,英語學習逐漸成為他們的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學習首先要有方法,就能事半功倍,學習英語更是如此。但多數學生學習英語主要采用的是重復記憶,利用死記硬背來掌握英語。由于沒有什么竅門,他們學習起來很吃力。學習英語必須掌握學習規律,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激發起學習的熱情。否則,英語學習必然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不要說厭煩、畏懼英語學習的人,就算是英語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成績下降以后,自然形成惡性循環,導致不想再學英語。
教師要掌握科學的教學方式,要靈活多變,豐富多彩,讓學生感覺到有趣味性。講學授課,多涉獵一些社會知識,讓學生感覺到學習英語能學有所用。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要以人為本,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上課中來;教師講課要幽默風趣,讓學生感覺到趣味濃濃,要使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靈活的引導。英語教學要調節氣氛,課堂上的交流不能成為簡單的復述課文內容,如果只是單純的講語法、讓學生背單詞,學生必然感覺到枯燥,干癟,久而久之,學生不僅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每況愈下,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然會受到抑制,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進行改革。要科學的授課,在英語教學中,考慮到就業導向,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價值,他們就能夠專注于英語的學習,在英語學習方面兒能夠投入一定的精力。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一個學生都有他的個性,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個性,不僅僅要了解同學們的英語基礎,也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他們進行深入的溝通,成為學生的朋友。如果學生認為你對他寄予厚望,他們就會相應的產生學習這個學科的動力。在課堂上,多談一些就業時對英語能力的要求,這樣的授課畢有針對性,把就業的緊迫性讓學生由衷的感知,他們就能夠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學生都在逐步成長中,讓他們有一種責任感。經常和學生談一些就業方面的問題,比如說,在面試的時候怎樣用英語來介紹自己,可以提前在課堂上進行演習,讓學生通過演講,提升他們的英語能力和演講能力以及心態的平穩,讓學生注意語氣以及發音的準確性,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在學校里就開始為以后走向社會做準備,就會發現自己的一些優缺點,以便以后能夠順利的找到工作,也讓學生更專注于英語學習。
學到了英語不去實踐,慢慢的就會把學到的知識遺忘掉,因此,要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運用英語,還有一種現象,即便是學生們把學到的英語知識在生活中進行運用,也常常是做不到對所學的知識熟練掌握,運用起來丟三落四,言不及義,甚至語無倫次,還有說話的表情僵硬生澀,就好像我們不是在進行英語交流,到現在完成一項很難完成的艱巨任務,這和學習英語的目的相去甚遠,因此,理論和實踐必須緊密地結合起來,綜合運用。
作為導師,我們在教學中要大膽的轉變舊的教學思想,因材施教,為畢業以后做出打算,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讓他們熟能生巧的使用這個工具,在課堂上不能總是一味的讀單詞、分析課本,要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學生進行廣泛的溝通,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環境,讓學生樹立英語與就業有緊密聯系的觀念以及終身學習英語的意識,我們絕對不要放下課本就一臉茫然,離開課堂就完全的忘記英語,遇到老外,就勉勉強強磕磕巴巴的說兩句中國式的英語。鼓勵學生多用英語交流,讓他們做到找工作面試要用英語熟練的介紹自己。
興趣成就人才,有了興趣才會有專注,才會孜孜不倦的研究,很多做出了卓越成就的人,都是由于癡迷于他們所研究的事業,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并非有些人于生俱來,工作是一種責任,是不可以逃避的,也是一輩子的事情,即便是我們對工作沒有火熱的激情,那么我們也應該培養出興趣,學習英語也是如此。安徒生曾經說過,如果我們有興趣,學習和工作就是天堂,如果我們總是抱怨逃避又離不開,那么工作就是地獄。學生們學習英語,要引導他們培養興趣,不要讓他們有逼迫感,要讓學生們樹立終身學習英語的意識,這樣在畢業以后,就有一個很大的亮點,因為在很多單位,他們都重視一個人的學習能力,也很看重一個人的終身的學習意識,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文憑。教學英語,要讓學生們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讓他們鞏固、豐富英語知識,以便在就業的時候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英語學習有它的特點,對于我們高校的學生來說,我們應該打破升學率的束縛,拋棄應試教育的種種障礙,要重視學有所用,重視語言的應用能力,積極的培養學生去應用所學到的英語知識,去感受自己的運用。綜觀高校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普遍低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脫離了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學習英語。學習了以后,大部分是在課堂上和試卷上進行驗證學習效果,而在生活中,并沒有使用英語這個語言工具,更談不上熟練的使用和主動的使用。我們作為教師,要給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語言環境,讓他們處處感受到英語,讓他們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讓他們自發的去學習英語,讓他們不由自主的去使用英語。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去欣賞英文原版電影,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去感受英語語言的藝術魅力;我們可以邀請外國學者來到學校中,讓他們面對面地和學生交流,人為的給學生創造英語語言環境,他們會感受到和外國人的交流,有很多奇妙之感;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英語演講比賽,讓學生一逐高低,讓他們擁有成就感,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給他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高校的圖書館要引進原版英文書籍,同時對學生提出要求,讓他們經常性地閱讀各種英文原版書籍,引導學生觀看英語電視臺節目,讓他們最大限度地接觸各種全真型英語的輸入,這樣學生就會有一種學習的節奏感,他們就會融入英語應用的環境,不僅僅能廣泛了解到各國的文化,還能迅速的提升個人英語能力,這對于高校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具有重大的意義。
教學英語,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走一條創新之路,英語雖然僅僅是一種學科,是一種語言,但是英語教學活動也是一種文化的應用與交流,我們要從文化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們去學習英語和應用英語,這樣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有很大的幫助。文化是多方面的,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甚至涵蓋人類文明的一切方方面面,我們要認識到學生所感興趣的文化內容,要找到突破點,這樣才能優化英語教學,真正實現高校英語教學的創新。
對于廣大學生來說,可以借助各種文化元素,了解中英文化差異與歷史內涵,使得學生能真正實現溝通與交流。事實上,文化素養在當前英語教學活動中有著獨特價值,良好的文化素養是英語教學成熟發展的根源,更是當前實現英語教學最佳效果的關鍵所在。因此,在英語教學活動時,普遍推廣文化素養培養,從而有效提升高校學生的英語理解與閱讀等各個方面的水平。
目前高校英語教學系統中,尚且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要找到這些問題所在,對癥下藥。教學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教師要找到自己的教學方式,注重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增強學生在聽讀說書寫各個方面的能力,引導學生有終身學習英語的意識,讓他們面對社會敢于創新,敢于面對挑戰,要戰勝自己的弱點,通過學習有所斬獲,培養出自己的卓越的英語能力,讓自己的英語水平更上層樓,使自己能成為一個英語能力強大,就業能力強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