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玲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麥博希望小學
大多數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不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英語是一門外語,本身語言上就存在很多束縛;另一方面,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過于單調,學生已經對英語閱讀失去了興趣,所謂的閱讀,也只是跟著老師應付了事,不能在閱讀中得到快樂和成就感,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所得到的非常有限。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呢?這就需要做好讀前工作。教師可以從感官教學中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感受,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果。比如從視覺上就可以看出遠距離閱讀,所謂遠距離閱讀就是指學生沒有接觸過的閱讀材料,或是以某種方式和閱讀材料進行接觸,如利用視頻、歌曲、吟誦圖片等進行感知。在閱讀內容時,如意識到主題或關鍵詞、基本意思等,盡可能進一步熟練掌握這部分的主要句型和詞匯。總之,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往往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手段,進行不同的教學改變,這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使自己的閱讀教學滿足學生的學習心理。
興趣是學習的最初動機。教師在課堂設計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努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中獲得成長。在過去的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認為學生只需要閱讀英語文章,他們在學習中不注意與學生的交流,使學生有很多觀點和意見沒有機會表達,降低了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平臺。在學習完文章后,可以給學生一個提出問題的機會,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英語閱讀情境,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體驗。
相比詞匯課和對話課,閱讀課其實有自己的個性色彩,這是一種獨特的閱讀課。閱讀課程都圍繞著閱讀,那么如何去閱讀呢?事實上,還是有一些方法的。因此,教師應該把教師自己的閱讀技巧教給學生,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的英語閱讀效果并不理想,因為缺乏正確的閱讀方法,因此教師向學生講解閱讀方法和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貼上標簽,自我提醒文章線索等關鍵信息。與此同時,也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權,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做筆記,甚至是技能學習。閱讀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會遇到很多新單詞,應該花時間去解決這些困難。除了查字典,還要整合英語思維方式,接觸語境,通過語境理解。另外,還可以在學習完文章后做一個思維指南,使用Who,When,Where,What等關鍵詞做思維導圖,在梳理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豐富學生的英語單詞量,減少英語學習的困難障礙,逐步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參與體驗,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在體驗中感受相同,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小學生在小學英語階段閱讀水平不高,很難真正投入到文章的內容上,為了讓學生更多的投入到閱讀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愛玩、活潑、好動的心理特點,采取情境式英語閱讀模式,讓學生真正投入到英語文章的內容中,并對文章的內容產生情感共鳴。例如,本人在用情境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讓幾名學生扮演角色講解“My favorite season”,并在文章人物中進行對話和交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營造高水平的英語課堂學習氛圍。為了使學生真正融入到文章中,帶來更深層次的理解,使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更加有效,學生可以在基于語境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思考和分析,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增強學生的英語交流、表達能力,使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高。總之,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可以發揮學生的英語閱讀主觀能動性,相比學生的低效英語閱讀更具教學意義。
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要體現英語學習的真正意義,最重要的是將書本的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作為一門應用學科,它的作用是幫助人們進行溝通和交流。學習完一篇新的英語閱讀文章后,學生可以在英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老師也可以在學生學習之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發表個人的看法和觀點。在以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傾向于把閱讀內容和生活分離,導致學生閱讀能力沒有進一步得到升華,這并不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英語情感,針對英語閱讀教學中出現的這一現象,教師應讓學生將閱讀內容與生活實際相連,帶給學生更加深刻的英語閱讀感受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