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紹偉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姚圩小學
閱讀作為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板塊,教師除了重視學生對于課堂問題的回答情況外,更要注重所設問題本身的科學性,技巧性與實效性。有意義的課堂設問要求教師在提問時同時考量教學的具體內容以及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問題,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所學內容最終解決問題。有效提問不僅能提升課上的師生互動,更能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于文章內容、作者思想的理解,從而達到更好的而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思維在興奮狀態下能得到更好地發揮。此外,人類在該狀態下可以更快速地接受、處理信息。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的問題設置時要注重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通過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對于文本擁有閱讀興趣后,更易于教師引導其后續的進一步學習與思考。[1]例如:在《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圍繞著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這一目的,可以設置以下的相關問題:“同學們見過烏鴉嗎”“同學們了解烏鴉喝水的模樣嗎”“烏鴉沒有手,那么它該如何喝到瓶子里面少量的水呢”“閱讀完《烏鴉喝水》這篇課文,同學們覺得烏鴉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呢?”……在這些問題的指引下,教師可以順利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仔細閱讀。以上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極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此外,學生在帶著問題閱讀的過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信息檢索能力。總之,教師在為閱讀教學設置問題時,要首先確保該問題能激發學生參與、探究的興趣。想要達到該目的,了解學生的興趣取向是關鍵,并在此基礎上做到巧妙設置疑問。有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便能逐步提升學生對于文本的探究欲望,教師能更輕松地完成對學生后續課堂教學的引導,保證課堂提問環節的實效性,最終達到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
保證問題的趣味性是為了讓學生對于思考問題能投入足夠的注意力,這是設計問題要考量的一個部分。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保證問題的科學性。首先,要確保問題設置在小學生認知和思維的射程范圍以內。如果問題過于寬泛,深奧,就會在課堂上出現該問題無人可答的尷尬局面,或者過度延長學生的思考時間,導致閱讀教學中的提問環節花費過多時間,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且問題過于復雜容易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挫敗感,甚至產生厭學情緒。[2]其次,問題設置也不宜過度簡單,有些問題設置的難度太小,學生不需要思考即可答出,對于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毫無幫助,也就使提問環節失去了意義。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注重考量學生的實際能力,將問題難度把控在合理區間內,注重所設問題的科學性。例如:在《動物國王開大會》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遵循著保證問題的科學性這一原則可以設置如下問題。“狗熊在文中通知了幾遍要開大會”“狐貍為什么說狗熊說一百遍,大會也開不起來?”“大灰狼為什么說狗熊說一百遍,大會也開不起來?”“狗熊在第一次通知開大會時遺漏了哪些信息?”這一連串的問題設置實際上是循序漸進的,前兩問是為第三問做鋪墊,當學生答完前兩問,第三問的答案自然也就水落石出了??傊處熢诮虒W實踐中要注重把握學生的實際能力,并在此基礎上設置相關問題。也可以通過提問技巧,將范圍較大難度較高的問題拆解開來提問,降低單個問題的難度。通過分布式的提問方法,使問題層層遞進,引導學生逐步完成閱讀任務。既達到了一定教學目的,也使學生能更輕松應對單個提問。
想要確保最終課堂提問環節的實效性,教師在問題設置時,也應當注重問題設置的藝術性。即針對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設置出一些具有探索、思考價值的閱讀問題,并通過問題對學生做出有效引導,使不同水平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都能得到鍛煉。即孔子所言的:“因材施教”。在此的核心是注重問題的價值性,即能推動學生思考,帶給學生啟發。強調讓學生積極參與問題的探究,適當提升學生的學習深度,不僅能強化師生間的交流,還能進一步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大禹治水》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大禹為什么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口,卻不走進家門看一看呢?”“同學們對于大禹的行為是什么看法”對于大禹反常的行為,同學們大多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再如,在《亡羊補牢》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同學們閱讀完這則故事有什么感想?”“羊都跑光了,再去修補羊圈,還有沒有意義?為什么?”當這些問題提出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并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引導。在提問環節完畢后,教師與學生進行了充分的互動,學生不僅鍛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還對問題進行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常在這種具有啟發性的提問環節時,學生們的參與度一般都比較高,課堂氛圍往往更加活躍,教學效率往往也比較高。
在新時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體系中,課堂提問環節已經逐步發展成了其重要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課堂提問環節的實效性與閱讀教學的效果變得密不可分。因此,教師要注重掌握課堂提問的技巧,提升提問的趣味性,確保提問的科學性,注重提問的價值性,關注學生的實際水平與基礎能力,確保課堂提問環節具有實效性,最終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