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太 張 延
河南林業職業學院
關于“課程思政”的實踐探索及理論探討研究探索最少可以溯源到2014年,當時上海中醫藥大學張黎聲老師所申請的校級“德育創新課題”:“在解剖學教學過程中構建人文素質教育平臺的研究與實踐”為始,探索課程思政的實踐及規范化,其中指出“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他們,激發他們對生命健康和社會責任的擔當意識和使命感。”
“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形成協同效應”。習總書記的講話是對“各類課程”開展思政教育提出明確的要求,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要同行同向,同步開展。
計算機技術作為現代技術手段,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當前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通常側重于按照教學大綱來講授內容和對學生理論知識的灌輸,卻很少關注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這樣學生就會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進而影響職業價值觀的形成,也逐漸地缺失了發揚民族傳統的意識,這對他們以后的就業將會產生很大的負面作用。例如,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校期間學習了很多計算機專業的具體知識,但因為沒有接受與課程相關的思想教育,因而無法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生活中的問題。
在深化現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育人機制發揮著巨大作用,它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身心素質各方面協調發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納入高校計算機專業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這就促使我們高校教師要積極地探索計算機文化課程思政的途徑和方法。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師在實施專業課程教學時,首先要根據課程大綱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增強與教師的互動,目的是改善教育教學的現狀,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道德。因此在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首先組織課堂上有效的教學資源,例如通過介紹單元教學的重點和社會當中應用的前沿計算機技術,使學生及時掌握當前國內計算機技術發展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其次通過詳細闡述計算機產業在市場上的典型成功的案例,將愛國主義融入課堂知識點,樹立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再次,在專業課程教學中,以傳承文化精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增強學生對本土文化的積極認同,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自豪感,營造良好的學校學習環境,防止學生在利用進行學習中受到西方教育文化的影響,進而使他們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目前,國產計算機等教學設備已完全滿足高職院校的基本教學需求。因此,在網絡教學中應鼓勵學生依托互聯網為學生提供便利的條件,提供新的學習方向,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弘揚正確的價值取向,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政治能力,引導學生遵守網絡道德,安全使用網絡,增強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幫助學生對檢索信息形成正確判斷,提高學生判斷信息有效性、辨錯的能力,形成正確的網絡價值觀。
計算機專業實踐課程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核心,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教學目的應鼓勵學生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任務,而不僅是讓學生掌握技術原理和應用。我們只有不斷發現和探索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點,才能使學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為個人理想的實現,為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例如專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參與計算機行業的兼職工作,使學生可以準確掌握市場上不同行業的發展趨勢,提高與時俱進的市場研究能力,也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缺點,以便及時調整自身的學習目標。
在豐富學生學習資源的基礎上,全面整合計算機專業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元素潛移默化地運用到計算機專業知識中。
比如,在網頁設計課程中,引導學生設計和民生息息相關的網站和網頁,就能夠使學生感受到通過努力就能夠實現自己的個人理想,還能夠為他人、為社會帶來很大的幫助。與傳統的計算機專業課程實踐活動相比,采取課程思政的教學方式可以實現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和實用性,消除了課堂教學的弊端。
為適應行業發展的實際需要,豐富學生課外學習實踐,在充分考慮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在計算機課堂上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課堂討論話題,首先他們可以通過演講在課堂上向老師或其他學生展示相關的觀點,接下來進行小組成員討論,進而提出建設性的實施建議,最后再開展相關的教學實踐活動,這樣就在整合課堂教學重點與的基礎上,實現了計算機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和發展創新。
在計算機專業課程進行課程思政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發揮了積極主動性,而且積累了大量的課程學習經驗,這也是傳統的教學評價方法達不到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應該調整以往的教學評價方法,把計算機教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作為教學效果的考核方式。因此高校教師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應充分注重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學習成果中的不足,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途徑。
通過探討計算機文化課程和思政課的整合途徑和方法,我們看到這種教學模式在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教育部關于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的通知指出:以學生為中心,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模式,構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大格局,全面推進“三全育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融合統一。因此,我們要想在今后的職業教育道路上實現教育產業的持續發展,就應該開展更加扎實有效的教學實踐研究,加強理論知識指導體系,不斷創新科學可行的學習思路,充分挖掘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課程思政的有效資源,從而去尋求一種適合學生全面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