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仁山
博白縣水鳴鎮大利初級中學
核心素養面向的是學生的綜合發展,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要想更好在時代中立足,學生必須具備與時代同步發展的思維、技能、意識,而這也就正是核心素養培養的初衷。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關注點大多會局限于學生的知識接受與背誦之上,于是學生“會學不會用”等問題時有發生,知識學習成為考試工具,學生成為應試機器。為改變這一狀況,各教師就應當在課堂中引入核心素養要求,通過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讓學生在素養成長中收獲更系統地發展。其中,在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需重點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有四點:信息意識素養、計算思維素養、社會責任素養及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在浙教版八年級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根據教育發展趨勢與學生成長要求,培育學生的上述四大核心素養呢?
在數字化時代中,人們的周邊充斥著信息垃圾,各種訊息、新聞、評論圍繞在學生身邊,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轉折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的思想等均處于波動狀態,極容易因外界信息的誤導而出現不良行為,基于此,在此階段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素養,提升學生對信息的分辨能力,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而言意義重大。[1]同時,在信息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之下,社會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面對快節奏的社會,學生并不能僅依靠學校知識,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能力,以“授人以漁”代替“授人以魚”,而這與信息意識素養的培養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意識素養時,其就可以利用網絡進行信息的收集、處理、判斷與創造,繼而學生就能真正獲得終身持續的發展,基于此,教師應當關注起學生的信息意識素養培養。
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不少教師仍存在講述、灌輸的教學思維,即便是在新興技術的教學中,也會更關注知識的講述而非能力的訓練,在核心素養理念之下,許多教師會認為“信息意識素養”徒有虛名,并不會給予太多重視。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初中階段學生面臨著更大的學習壓力,大多數學生的關注點會在知識學習而非素養成長之上,在教師的不重視與學生的不關注之下,當前課堂中學生的信息意識素養仍有一定提高余地。那么,教師應當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課堂培養學生的這一素養呢?
以網絡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學生利用計算機獲取信息、經驗的主要途徑就是網絡搜索引擎,而事實上許多學生并未真正掌握網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與網絡信息的辨別方式,因此,在核心素養理念之下,為實現提升學生信息意識素養、增強學生終身發展能力的教學目標,各教師即可借此以“網絡檢索與信息辨別”為主題開展信息技術主題學習課。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尋找一些適用性較強的網站,像綜合搜索引擎百度、網上購物引擎購物客等等;隨后,要求學生利用教材所學探尋更好查閱資料的“秘訣”,如利用“and”、“or”、“not”等關鍵詞縮小檢索范圍,利用雙引號實現精準查找等等;之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出具體檢索要求,如“尋找制作環保網站的方法”等等,要求學生利用相應網站,結合查閱“秘訣”,進行信息的甄別與選取;另外,為將學生的這一能力與學生的日常學習成長結合起來,讓學生的信息操作技能成為學生的成長助力,教師還可借助學科融合的方法,讓學生依據上述方式進行科目學習課件、資料等的查找,以此讓學生能夠擁有利用網絡解決生活、學習疑難的科學意識。
計算思維素養是信息技術素養中的一項重要素養,作為思維的一種,計算思維素養并不能依靠被動的接受,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并未認識到信息技術課堂中計算思維素養的培養重要程度,甚至會出現演示具體流程,要求學生仿照操作的情況,在這一模式下,信息技術只能成為考試工具。[2]而事實上,在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之下,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不僅有助于學生潛能的開發與學生未來的培養,而且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計算機原理、知識等的認識,能夠為學生的計算機繼續學習提供理論保證。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中,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計算思維素養,教師可從如下方面開展教學工作:
第一,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素養中的信息探究能力。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技術,在這門技術的學習與使用中,單一的教學方法很容易禁錮學生的成長、影響學生的思維,因此,在實際教學里,教師應采用更多樣的教學模式,以引導為主要教學方式,以探究為主要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獲得邏輯推理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等各項能力的培養。如在《制作逐幀動畫作品》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先利用“手翻書”,讓學生在“手翻書”的觀看與體驗中,產生動畫的制作熱情;再結合相關資料為學生講述動畫的原理及本課中幀、關鍵幀等詞語的基本概念,并帶領學生簡單欣賞一些美麗的逐幀動畫作品;隨后,讓學生根據教材所述,以小組為單位探索逐幀動畫的制作方式,在學生的制作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成,不斷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索,像在有的學生制作出的動畫速度過快時,教師可提出問題:“如何控制逐幀動畫作品的播放快慢?”并要求全班同學對此進行探索與總結等等,在學生的成品制作完成后,教師還應該為學生提出作品中的不足之處,以此讓學生能夠在不斷反思中收獲不斷成長。
第二,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素養中的數據收集能力。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堂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推理與信息探究能力,還需要學生具備基本的信息資源收集與運用能力,以此讓信息技術知識能成為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利器。仍以“制作逐幀動畫”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在逐幀動畫制作中,許多學生會產生“不知如何下手”的局促感,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場景入手,利用生活素材尋找逐幀動畫的制作方向,在這一過程中,為達成預期目標,學生會在逐幀動畫制作中自覺思考、計算動畫的幀數及每個幀需對應的時間等等,如此學生的計算思維就會得到極大提升。
當代初中生群體可謂“數字時代原住民”,其習慣于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生活便利,受益于信息時代帶來的時代變革。[3]但是,與此同時還需注意的是,與信息技術發展同時到來的各種網絡詐騙、人肉搜索等各種不良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為初中生的社會責任素養帶來許多威脅:首先,在不良信息的泛濫之下,思辨能力略顯不足的初中生群體極容易因對信息的識別不清,而出現誤入網絡泥沼的問題;其次,在開放、多元的互聯網時代中,許多學生會因為不具備基本的信息安全意識,錯誤的將互聯網看成“法外之地”,成為“網絡暴民”的一員;另外,“鍵盤俠”等問題在信息時代中屢見不鮮,捏造信息、侵犯隱私等問題在初中生群體中也并不罕見。基于此,為實現學生的更健康、和諧發展,教師們應當關注起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第一,教師應為學生普及相應的法律法規,避免學生出現網絡違法犯罪行為,應與學生共同商討信息技術時代中的正誤做法,避免學生出現網絡使用不當等問題。如教師可以“如何利用網絡”為主題,開展班級微型討論會,與學生一同就“為何要保護別人隱私?如果你的隱私被人暴露在網絡中,你會如何維權?”、“網絡中有哪些不良問題?如何正確看待網絡中的不良現象?如果你的同學受到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你會如何進行勸阻?”、“在網絡生活中,我們有何責任?”等問題進行深度分析,以此讓學生在討論中初步樹立正確用網的思想框架。
第二,海量的網絡信息中必然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而完全禁止學生使用網絡顯然不現實,因此,教師應從根上提升學生的信息辨別能力,避免學生因網絡謠言的影響而出現自我及社會問題,如教師可以利用“不良信息的危害案例分享會”的方法,為學生展示因不良信息誘導而出現錯誤行為的具體案例,并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避免此類問題出現的方法及正確擇選信息的方式等。同時,面對現代社會中不少初中生惡意散播謠言、傳播不良消息等問題,教師還可以通過“情境劇”的方法,讓學生在情境劇中產生對網絡暴力等問題的正確認識,繼而避免學生出現網絡暴力問題,另外,作為網絡公民的一員,教師應鼓勵學生面對網絡暴力挺身而出的責任意識,以此讓善良、勇敢的光輝從線下彌漫到線上,繼而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堅實基礎。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在正確網絡信息的獲取與使用中,不僅能得到社會責任素養的進一步升華,還能得到信息意識素養的進一步鞏固。
數字化學習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國的杰·克羅斯教授所提出的“e-learning”,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所謂的數字學習主要指學習者通過互聯網等數字化手段進行各方面學習的全新知識獲取模式,其主要是一種“向內”的知識建構過程。創新指與常規思想有別的想法,對于信息技術這一門尚待發展與完善的學科而言,創新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學生的信息創新能力,對我國信息技術發展而言至關重要。[4]初中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抓住這一時期的思維培養,利用學校教育,樹立起學生的學習意識,是培養新生代創新型人才的最主要路徑。當然,在進行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意識素養的培養中,教師應認識到新時期的學習與創新已不再是“閉門造車”,因而,在此環節,教師還應當科學利用小組合作。
但是,在當前階段的教學中,不難發現,許多學生的創新意識不足、學習觀念不深,在實際學習中常常會出現模仿行為與固化問題,面對新技術,不少學生考慮的也多是舊方法。另外,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許多教師也會存在不鼓勵創新的問題,認為“求異”是一種不符合“標準答案”的行為。事實上,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指向學生的終身發展,在學生的終身成長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為培養初中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教師可依據如下方法開展課堂教學:以“制作班級網站”一課的教學為例,在此課的學習中,不少學生小組制成的網站存在千篇一律的雷同問題,為解決學生這一問題,教師可要求各學生小組先利用網絡查找優秀班級網站,并分析其中的特別之處;再結合小組討論,思考自己期望在班級網站中包含的內容,以此利用集體智慧實現學生制作思路的創新;隨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借助計算機查閱的方法,查找自己所需的資料、學習網站模塊制作方法,以更新的配色與內容制作出更具吸引力的網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借助數字化工具學習的方法,而且能夠得到創新思維的初步培養,如此就能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標。
十年磨一劍,砥礪出鋒芒,關于初中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探索絕非一日之功,為搭建更適合初中生成長的教育新模式,各教師應根據學生實情,結合實際生成過程,以更靈活、更科學、更高效的方法找準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定盤星,激活信息技術課堂的生長點,讓學生能夠真正在信息技術課堂里獲得知識與素養的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