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伊丹
(內蒙古師范大學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樊振東在2020年全國錦標賽男子單打比賽中的技戰術。
(1)文獻資料法。
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根據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需要,查閱中國知網相關文獻資料以及內蒙古大學圖書館等信息平臺閱讀有關樊振東技戰術、有關乒乓球比賽方面的文章和資料。
對2020年全國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比賽1/4決賽、半決賽、決賽視頻錄像進行觀看,并將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3)數理統計法。
通過觀看樊振東在2020年全國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比賽中對陣趙子豪、梁靖崑、馬龍的比賽,直觀了解其技戰術,并對比賽進行數據統計。
(4)三段指標評估法。
采用三段指標評估法對樊振東的發搶段、接搶段和相持段的技戰術進行評估。
段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KAP相關性分析結果符合信念、知識與行為聯動模式,應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和宣傳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疫苗相關知識水平和接種意識,使其成為疫苗推廣的主要力量[11]。由于研究資源有限,納入的基層醫務人員樣本量不足以進一步分層分析,可能會掩蓋一些因素從而影響結果質量,需要后期進一步擴充分析。
段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全局失分)×100%
評判結果標準為:(1)發球搶攻段:得分率在60%-70%區間,60%及格,65%良好,70%優秀;(2)接發球搶攻段:得分率在 30%-50%區間,30%及格,40%良好,50%優秀;(3)相持段:得分率在 45%-55%區間,45%及格,50%良好,55%優秀。
表1 發球搶攻階段數據統計表
(1)樊振東發球方式分析。
根據對手的戰術特點和特點,選擇有針對性的發球方法、路線和落點。通過觀察,樊振東在近幾年比賽中發球方式轉變不大,線路比較單一,旋轉變化不強,落點較死板。
(2)樊振東VS趙子豪發球搶攻段技戰術分析。
在對趙子豪的比賽中,樊振東在發球和進攻階段占有明顯優勢。得分11分,失分5分,得分率68.75%,近于優秀。在對陣水平差距稍大的對手時,發球搶攻意識強,搶攻不猶豫,出手果斷。發球后有效控制對手,主動進攻,線路清晰,失誤率低。使用率22.2%,不及格。從而看出樊振東發球搶攻意識不強,保守得分。
(3)樊振東VS梁靖崑發球搶攻段技戰術分析。
在對陣梁靖崑的比賽中得11分,輸12分,得分率47.8%,不及格。當對陣水平差距小的對手時,暴露發球弱點,其中失分12球中有5個都出現在了發球被攻的情況。使用率為23%,不及格,發球質量低、變化少。發球搶攻從而受到牽制,發揮不出應有水平。
(4)樊振東VS馬龍發球搶攻段技戰術分析。
在對馬龍的比賽中,得16分,輸5分。得分率76.2%,達到優秀水平,利用率僅16.5%。此階段發球搶攻意識明顯,發球后控制也得到了一部分的得分,但馬龍水平之高,不給樊振東太多得分的機會,7局比賽中大部分球持續到相持階段。也充分暴露了其發球明顯存在不足,旋轉不強,發球線路單一,落點變化少。縱觀整場比賽,此階段為最終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表2 接球搶攻階段數據統計表
(1)樊振東VS趙子豪接球搶攻段技戰術分析。
對陣趙子豪,得10分,輸9分,得分率52.6%,達到優秀水平。使用率26.4%。在對陣水平差距較大的運動員時,樊振東不畏對方發球,直接上手,出手果斷,殺傷力強。但有兩組接發球搶攻時一得分一失分,暴露其連續進攻不穩定,存在無謂失誤現象。
(2)樊振東VS梁靖崑接球搶攻段技戰術分析。
在對陣梁靖崑的比賽中,得分11,失分9,得分率55%,使用率20%。其中5球是在接發球搶攻上得分。證明樊振東充分了解梁靖崑的發球套路,敢于上手,積極主動進攻,在正手搶攻的同時加之反手擰拉技術,發揮其優勢,前三板直接得分,主動壓制對手。
(3)樊振東VS馬龍接球搶攻段技戰術分析。
對陣馬龍時,得11分,輸11分,得分率50%,使用率17.3%,由于對手比賽經驗、心理素質、技戰術等略高于他時,給其帶來心理壓力,丟分主要在接發球處理不當,被對手搶攻得分。在接發球搶攻時,樊振東頂住壓力,接球搶攻得到7分,說明在對陣馬龍時也做了充分的準備,希望在前三板直接得分,不拖延。攻擊性和直接性,現階段和馬龍打成了平局。
表3 相持階段數據統計表
(1)樊振東VS趙子豪相持階段技戰術分析。
在與趙子豪的比賽中,得分23分,失分14分。51.4%的球是在相持階段分出的勝負的,得分率為62.2%,優秀。整場比賽中,有一半多的球在相持階段分出勝負的,說明雙方二人基本功都非常扎實,彼此不分伯仲。但樊振東憑借自身優勢在相持階段搶先得分,占據上風。樊振東的得分主要由反手主動進攻、主動變線,正反手相持不失誤,敢于出手,以角度調動對手,輔之以側身進攻。主要的失分為反手主動進攻的無謂失誤。
(2)樊振東VS梁靖崑相持階段技戰術分析。
在此階段得分32分,失分25分,得分率為56.1%,達到優秀水平。使用率為57%,通過觀察,樊振東進攻意識強,出手速度快,主動進攻獲取得分,節奏、角度變化配合正手進攻,使梁靖崑把握不了節奏,在相持階段頻現失誤。樊振東憑借基本功扎實,特別是在中近臺和中遠臺回旋力控制較好,在相持階段先發制人,加之以高質量的相持技術牽制對手,使得在相持階段表現出色,得分率高。
(3)樊振東VS馬龍相持階段技戰術分析。
樊振東在對陣馬龍時得分38分,失分46分。66.2%的球都在相持階段分出勝負,超過相持段的上限。得分率為45.2%,剛及格。說明在與馬龍的比賽中超過3/5的球都打到了相持階段,證明比賽之激烈,水平極為相近,在此階段失分大于得分,處于略下風。馬龍作為樊振東的一號勁敵,將球過度到相持階段,在相持階段中,樊振東在反手相持時處于明顯被動狀態,丟分23球之多。但得分中有12個球時因為其反手主動連續進攻,壓制對手,發揮出自身優勢,主動進攻,讓馬龍沒機會反攻,抑制其進攻行為,主動變線,制造得分機會。對于本場比賽來說,樊振東在反手位得分相對較多,但面對頂尖水平運動員時,相持階段也暴露出了耐心不足,急于變線,導致失誤的情況出現。
(1)發搶段總得分率良好,使用率偏低。說明對手在接球時有效地牽制其搶攻意圖,也證明樊振東發球質量一般,旋轉變化不強,主要以側下旋發球結合逆旋轉為主。在對戰國內選手比賽中,易被對手摸透發球套路,存在發球被攻情況。但發球搶攻意識強,主動進攻得分顯著。在對陣馬龍的比賽中,樊振東果斷使用發球搶攻拿下比賽關鍵的12分。在最后兩局的比賽中,更是臨危不亂,出手果斷,展示出扎實的基本功和高質量的搶攻技術;
(2)樊振東在接發球段在預判方面控制的很好,接發球搶攻得分率顯著,在接搶段積極主動,反手擰拉技術優勢明顯,角度變化大。接發球技術完善,接球后控制較好、質量高。但接球搶攻的失誤率也占了一部分比例,說明搶攻時比較著急得分而沒注意上臺率;
(3)三場比賽中得分大部分在相持階段和主動進攻分出勝負,說明水平差距不大,都將球過渡到相持階段,對陣趙子豪和梁靖崑的比賽中,樊振東得分均大于失分,說明在此階段處于上風,相持階段主動出擊,占據主動,步伐移動快,失誤少。但在與馬龍的比賽中可以看出相持階段失分多,顯示出相持時落點變化少,打得過于保守,相持過程中反手失誤太多,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優勢,耐心不足、急于變線導致失誤。
(1)樊振東發球以側下旋短球結合逆旋轉發球為主,落點單一,缺乏發球多樣性。應改變發球落點變化,提高發球質量,增加發球直接得分。減少發球被攻概率、前三板主動失誤,增加前三板的成功率;
(2)樊振東在接發球技術中降低反手擰拉失誤率,在保證上臺的同時提高接發球搶攻質量,可加之擺短、劈長,增加出手果斷性,從而控制對手搶攻;
(3)在相持階段,樊振東要增強主動性。在與對手進行相持過程中,落點變化少,比較單調,擊球線路死板沒有變化,建議落點形成明顯變化,盡可能再相持過程中改變球路,形成全臺跟進式線路變化,進而提高攻防轉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