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欣
摘 要:本文通過對初中階段的業余田徑運動員進行跟蹤調查,旨在了解學生運動損傷情況,并分析造成其損傷的主要原因,為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與預防運動損傷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青少年;業余運動員;踝關節損傷;對策
隨著陽光體育教學理念不斷地深入,各個學校對體育發展更加重視,為了在區運動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各個學校都會利用暑假時間進行突擊訓練。但與專業的運動員不同,突然的體育訓練,可能會讓很多孩子產生不適反應,甚至會帶來一些急性的運動損傷。因此,對學生在體育訓練中運動損傷的現狀分析,探索造成其損傷的主要原因很有必要。
一、研究對象
本文隨機選取兩所中學的業余田徑運動員為實驗對象。本文“業余運動員”的界定標準為未長期接受過專業體育訓練的,只為備戰運動會,參加學校短期訓練的學生。本文共跟蹤調查了45名運動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期刊和網絡等途徑,使用少年兒童、運動損傷、預防、康復、Juvenile & Children等關鍵詞搜索與青少年運動損傷相關的文獻資料。了解當前的研究現狀與深度,從而確定本文的研究內容和目的,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2.問卷調查法
本文的研究內容和目的,設計了《業余青少年運動員體育訓練中運動損傷情況調查問卷》。為了本文研究數據的可信度和真實性。
3.數據統計與處理法
通過對該問卷數據的整理、統計與分析,利用Microsoft excel 整理匯總各類運動損傷的數據。
三、研究結果
對回收的36份有效問卷進行了數據的統計整理,發現共有34名少年兒童有運動損傷,損傷率高達94%;無任何運動損傷的運動員共有2人,未損傷率只有6%。
損傷部位的統計結果顯示,踝關節損傷最多,損傷率高達77.78%;其次是大腿肌肉的損傷,占27.78%;肘關節和腰部損傷率較小 ,均為5.56%。肩關節與腕關節的損傷率幾乎為0。
四、討論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的早期,骨骼、肌肉以及各個器官均未發育完全。所以在訓練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生理特點,有針對性地使用訓練方法。但很多學校為了追求體育成績,沒有考慮青少年的生理特點,單一的訓練項目和方法,會造成學生肌肉力量的發育不均衡,造成生理和心理的疲勞,長期導致動作技術變形,易引起損傷[1]。
本文在對36名業余運動員的調查中發現,有34名運動員均有受傷的經歷,損傷率高達94%。針對青少年易損傷的部位,如肩關節、腕關節、肘關節、腰部、大腿以及踝關節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在所有的運動損傷中,踝關節的損傷率最高,高達77.78%[2]。研究表明踝關節受傷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發生的概率很高,踝關節損傷占所有運動傷害的 25%,而其中約 85%的踝關節損傷都是踝關節外側扭傷。在觀察中發現,很多學生跑步習慣用腳后跟觸地,沒有掌握用前腳掌抓地的跑步技術。長此以往,腳后跟直接觸地,減少了腳對地面反作用力緩沖的時間和能力,導致踝關節受力過大,再加上青少年踝關節發育還未完全,韌帶伸展性較大、穩定性較差,肌肉的力量較薄弱,無法承受較大的負荷,易造成踝關節的急性損傷[3]。從本文的調查結果看,造成踝關節損傷的原因,除主觀因素外,還有一些客觀原因,學校場地老化,跑道彈性較差。通過調查發現,為了在短時間內出好成績,學校安排訓練量較大,并且每位運動員基本上只練習自己比賽的項目內容,訓練內容單一,導致局部肌肉過于疲勞,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加上放松時間較短,手法不到位,肌肉在疲勞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損傷。研究表明,過度負荷是少年運動員運動損傷顯見的因素[4]。由于準備活動不充分、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運動損傷的比例較少,分別占11.11%和16.67%,說明教練在訓練的過程中,重視準備活動,充分認識到準備活動的重要性。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注意力相對較集中,教練員紀律管理較好。
五、結論與建議
1.在業余青少年運動員中,踝關節損傷率最高。主要由于青少年處于發育早期,身體各個部分發育不完全。因此在運動訓練中要取消比賽的訓練模式,采用適用于少年運動員身體發育尚未成熟特點的訓練計劃[5]。
2.由于技術動作不準確造成的運動損傷率最高。因此針對青少年的訓練要采用多樣的訓練手段,引起他們的運動興趣,吸引運動員的注意力,加強基本的技術動作練習,同時提高專項技術和基本素質,以適應訓練的增加。
3.保證準備活動的時間,增加放松活動的時間。規范放松的方法,有針對性地放松,減少肌肉疲勞的積累。根據訓練量可適當增加一些按摩、水療、中藥熏蒸等效果較顯著的放松方法。
4.學校定期對場地進行維護,教會學生正確使用運動器材,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楊清明. 青少年短跑力量訓練與運動損傷的預防和康復[J].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16(2):85-86.
[2]Janssen K W, Van M W, Verhagen E A. Ankles back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BrCt): braces versus neuromuscular exercises for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ankle sprains. Design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2011, 12(1):1-10.
[3]吳南怡, 陸洪付. 南京市業余體校少年兒童短跑運動員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0, 18(5):95-96.
[4]肖志民. 少年運動員的過度運動損傷[J]. 陰山學刊, 1996(s1):82-84.
[5]張建云, 黃東華, 鄭欣,等. 青少年田徑運動員運動損傷及康復訓練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