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鎮 許心強



從東方影都的開工建設,到如今連續成功舉辦三屆影視博覽會,青島“影視之都”這張名片愈發閃亮。青島東方影都磁吸效應持續凸顯,影視產業鏈條正逐步完善和強大。
截至2021年9月,西海岸新區注冊影視及配套企業超過4000家,僅靈山灣集聚區入駐影視企業近650家,包括中視實業、五洲影業、華誼兄弟、大地電影、英皇娛樂等近20家頭部企業。入駐拍攝中外優秀影視作品200余部,集聚影視產業項目總投資近200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00億元,累計票房超過110億元,力爭2030年形成千億級影視產業鏈。
事實上,相比這些數字,普通觀眾或許從屏幕中得到的感受更直觀一些。
從年初春節檔的視效大片《刺殺小說家》到9月份上映的災難片《峰爆》,從電視劇《舍我其誰》到當下正在熱播的《功勛》之《黃旭華的深潛》,從綜藝《“拳”力以赴的我們》到《這!就是灌籃》第四季、《愛奇藝尖叫之夜》,均能看到青島的身影。
不難發現,“影視之都”青島,已然成為影、劇、綜的拍攝熱土,并在全年實現了另類霸屏。另據了解,今年1月份,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內的影棚出租率高達93.88%,呈現出“一棚難求”的盛況。作為國內拍攝技術創新的試驗者和先行者,青島的5G技術、VR影視、虛擬拍攝、劇本可視化等一直為業界關注。
多個維度的火熱景象,見證著東方影都的蓬勃發展,更體現了青島對影視從業者的持續吸引力。聚焦“全產業鏈配套的電影工業化生產基地”,強化“出品、拍攝制作、發行放映、基礎設施、影視金融、5G高新視頻、影視+”等分鏈,青島已然成為影視項目孵化、成長、發展的沃土。
“我想象,未來可能劇組就是一個攝影棚,500平米就夠。大家進去就像上班一樣,大部分的場景、道具都可以用虛擬引擎建模,不用浪費時間轉場。到時候,電視劇拍攝可能就真變成全新的工作模式了。”《理想之城》的導演劉進曾在接受我們采訪時如此暢想。
而今,從青島東方影都的影視虛擬化制作平臺和LED高清數字影棚中可以預見,這一天,或許真的不會太遠。
技術正在改變著影視拍攝。
今年年初,Disney+的熱門網劇《曼達洛人》的幕后花絮詳細展示了LED背景屏的拍攝技術:演員置身于預先制作好的LED背景顯示屏中,除了身邊的道具和地板,周圍全部被LED屏幕環繞,且屏幕中的背景可以隨著攝像頭的移動而發生變化。一時為人們驚嘆。
今年暑期檔播出的電視劇《理想之城》,也采用了LED屏拍攝,大大縮短了后期制作時間。
作為國內拍攝技術創新的試驗者和先行者,青島的5G技術、VR影視、虛擬拍攝、劇本可視化等一直為業界關注。
從創投會項目的落地到LED攝影棚的規劃再到青島電影學院的揭牌和影棚道具展示,青島西海岸新區已經觸達了項目規劃、技術革新、影視人才培養、一站式拍攝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實現了“全產業鏈配套的電影工業化生產基地”的定位。
源頭支持:助新人出頭
在2021出品人制片人大會上,論壇主持人趙寧宇就對影視基金公司的負責人犀利發問,“今年您都投了哪些影視公司?接下來最想投向哪些方向?”瞬間替在場影人問出了最迫切的疑問,贏得了場下歡呼。
這一細節體現了本屆青島影視博覽會的一大特征:果決務實,力求打通產業資源,扶持新銳影人,促進行業內的有效合作。
在隨后舉行的創投會上,創作者們更是見到了真金白銀。《穿越黑暗的我》《好評兇猛》《勝利日》《無敵乒乓兔》《隕石江湖》等5部影片晉級五強,分別獲得了8萬元現金等扶持獎勵和價值百萬元的落地拍攝服務大禮包。不僅如此,現場還有11部影片與眾多資方達成了意向合作并完成簽約,合作金額達到了3億多元。
關注項目的初創,也重視作品的創作規律總結。從世界“電影之都”電影大師課到科幻電影專家交流活動,再到“百年恰風華”主旋律電視劇創作交流會和電影精品創作專家研討會,影博會匯聚了眾多業界專家、學者和知名創作者一起探討交流,在熱門領域的影視創作上為年輕創作者指出了方向。
除此之外,自今年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影視劇獲得備案立項的項目總數達到了83部,其中電影為26部,電視劇有3部,網絡影視劇達54部,逐步實現由青島拍攝到青島出品的轉變。
從拉投資到做項目搞生產再到區域內影視公司進行出品,青島西海岸新區在源頭規劃上劃出了一片樂土。
制作配套:內外兼修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今年9月上映的電影《關于我媽的一切》中的城市外景頗具特色,給人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電視劇《功勛》之《黃旭華的深潛》中黃旭華與同事搞核潛艇研究的學園和帶有西洋風味的住所也與其他單元中的取景有著明顯區分。
這兩部作品都曾在青島取景。是的,一直以來以天然攝影棚聞名業界的青島,近些年在影視外景的搭建上取得了長足進步。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有40個國內一流的高科技攝影棚、32個置景車間,還有10000平方米的單體攝影棚、室內外合一的水下制作中心、全流程制作的數字影音中心以及影視虛擬化制作平臺。
外景方面比如藏馬山影視外景地。該地既依托于藏馬山的自然風光,同時規劃建設古裝拍攝區、老上海和老青島街區、歐美街區、老北平街區和石庫門建筑區等五大功能板塊,可謂有山有海有歷史印記,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劇組前來駐扎。
其中,值得細說的是水下制作中心、影視虛擬化制作平臺和大面積的攝影棚。
電影《峰爆》中有一段父子倆在水中合力攀巖,聯手救人的情節,過程驚心動魄,看得人十分揪心。這一片段正是在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的水下制作中心完成的。
再往前追溯,電影《守島人》里同樣有一組水下救援的關鍵鏡頭,劇組專程為這組鏡頭來青島拍了三天。
水下的故事情節明明不長,為何它們都要專門來青島拍攝呢?原來,水下制作中心的水池底部有工字鋼,池壁有定點系統,它們可確保拍攝人員能夠靈活操作水下景片及拍攝設備,而水循環系統和紫外線氯清潔可確保水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