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蘭
摘要:戶外游戲活動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類游戲活動,首先良好的戶外游戲環境創設應體現開放、自由,能讓幼兒無拘無束地參與活動,使幼兒產生愉快的情緒,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對活動的興趣,增強幼兒的自主性、自信心,因此,為幼兒創設一個愛與寬松的環境是發展幼兒自主性的前提。所以游戲材料的投放與游戲材料的層次性尤為重要,這是我們在探索研究幼兒戶外游戲中如何深層次挖掘游戲材料的價值中應該深刻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就紙類活動器械在戶外活動中的運用實踐闡述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思考,提出教師應充分挖掘和利用紙類器械的教育價值,提高戶外活動的質量,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
關鍵詞:戶外活動 紙類器械 有效性
戶外活動是幼兒強身健體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應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然而,當你走進當前的幼兒園課堂,你定會發現,事實并非如此:許多幼兒對戶外鍛煉不感興趣,將戶外活動視作是一種負擔,疏于鍛煉甚至逃避鍛煉,因而身體素質不容樂觀。造成幼兒不喜歡戶外活動的原因有很多,在我看來,作為戶外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活動器械的選用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其不僅影響著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情緒和行為,而且還可引發幼兒參與戶外鍛煉的興趣和構想,并產生相應的行為和活動,于是,在教學中我結合我園的紙藝特色,將紙類器械玩具成為幼兒戶外活動游戲材料的一部分,嘗試著進行研究。實踐表明,活動器械的選用在戶外活動中的確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用好它,可以事半功倍,以中班幼兒為例,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投入了不同大小的紙箱、紙筒,它的介入讓戶外活動大大增添了吸引力,激發了幼兒的活動熱情,提升了活動的有效性。
一、戶外游戲材料價值之我見
《綱要》指出,要“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因此,戶外活動游戲中如何深層次挖掘游戲材料的價值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地方,不光光要思考游戲材料,更應該思考幼兒玩什么玩具,怎么玩,和誰一起玩,在哪兒玩,一種玩具玩多長時間,讓幼兒自己選擇,自己做主,讓他們當主人,使他們有盡可能多的選擇自由度。例如:戶外體育活動中,有的孩子會對飄在空中的蒲公英興趣盎然,邊跑邊吹;有的會對一根落在地上的小樹枝感興趣,獨自擺弄著;還有的會對樹上飄落的樹葉和小花瓣著迷,撿起來數一數,比比誰撿得多。這些,都是孩子天性的外露,童真的一面,我從不去約束他們,而是放手讓他們去玩,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不規定今天一定要玩什么,讓他們盡情地想一想、玩一玩,對所有幼兒的想象、玩法都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他們,讓他們體驗玩的幸福和快樂。
那么結合我園的紙藝特色,如何讓紙藝活動融入我們一日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呢?除了紙藝課堂教學,讓紙藝特色走出教室,也是我們需要做到的。
二、趣味無限,“紙”要你動起來
1、紙箱真好玩——在游戲的體驗中發現運動的樂趣
幼兒體質包括身體動作的發展和身體素質的提高。身體動作包括走、跑、跳、鉆、爬、攀登、投擲等,身體素質包括平衡、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性、靈敏性和協調性等。那么如何練習這些動作?如何提高這些能力呢?單靠枯燥的反復練習,會使幼兒失去興趣,甚至對練習產生反感,但是,加上戶外器械那就不一樣了。
記得一次戶外活動鍛煉時,我班許多孩子拿著紙箱獨自玩耍,有的孩子在進行壘高、圍合,有的孩子放在地上鉆,有時則將紙箱擺成迷宮繞S彎跑,不過,沒一會就感到乏味了。看著他們這樣的狀態,教師不由得思考,如何提高戶外活動的趣味性呢?回到教室,就“如何玩紙箱”,讓孩子們開始了討論。
最后孩子們想出了“紙箱藏寶”的游戲,孩子們自行設計一張“寶藏圖”,將寶藏圖分為幾個碎片,由另外一部分小朋友將這些碎片藏在紙箱的各個地方,孩子在鉆爬紙箱的同時,還要將這些“碎片”找出,直到將寶藏圖拼完整,找到“寶藏”,整個游戲從“畫寶藏圖”——“藏碎片”——“拼碎片”——“找到寶藏”都是由孩子一手設計完成。讓枯燥的戶外活動,變得有情境性、有趣味性、有挑戰性。
新《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戶外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紙箱藏寶的活動,讓孩子們在跳、甩、鉆、綁等技能不僅讓孩子得到了鍛煉,并且在玩法中獲得了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讓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得以充分地放開,從而用輕松、積極、自主的狀態逐步過渡到規則性強的戶外活動中來。
2、紙筒真美麗——在色彩的渲染中感受運動的情趣
科學研究表明:赤橙黃綠青藍紫等各種色彩不僅能構成生活的絢麗畫面,而且能夠影響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調節人的情緒。在幼兒園,孩子的理智思維發育尚未成熟,其情緒、感受主要受視覺的支配,刺激性強的色彩,五彩繽紛、色彩鮮艷的畫面和物體都能吸引他們,引起他們的樂趣和喜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緊緊把握這一特點,利用不同色彩來協調教學,在給孩子以美的感受的同時達到激發學習興趣,給教學提效的目的。
3、“紙”械真神奇——在制作的過程中延伸運動的興趣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的廢舊材料:紙盒、易拉罐、飲料瓶、舊報紙、瓶蓋、布條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身邊很好的教學資源,是我們課程教學資源開發中的一項,需要我們有效地利用。根據紙的特性,靈活地進行運用,將其制作成形式多變、各種各樣的活動器械,用絲襪和紙球連接起來,做成流星球,提供幼兒練習拋接等動作,培養和發展他們手肌肉能力;用紙棒和呼啦圈,擺放在地面,讓孩子按一定規則來跳著玩,發展跳躍能力;用紙棒、紙球結合著玩“趕小豬”游戲,發展幼兒的手臂力量以及身體的協調性等各方面的能力;用紙盤與布相結合制作成“飛盤”,當紙的剛硬碰到布的柔軟,可避免飛到別的小朋友身上弄傷等等。
孩子天生就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喜歡探究周圍的一切事物,所以在制作活動器械時我還經常會邀請孩子和家長一起參與到戶外器械的制作中來,通過幼兒的參與和體驗,使孩子在動手動腦的同時,增進對戶外這項運動的感知。在戶外游戲中,活動器械是幼兒活動的媒介,不同的年齡幼兒對同樣的活動器械有著不同的認識,同一種器械孩子們也會有不同的玩法。
三、在戶外活動中綻放“紙”藝之花
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最好的玩具是那些幼兒能夠用各種方式加以變更的玩具”。 讓每個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則玩的方式就會有豐富的變化,當把玩著自己親手制作的玩具,我想,孩子們定會獲得成功的滿足,在成功感的驅使下,孩子們創新的火花競相迸發,在戶外活動的興趣也更濃厚了。
實踐表明,讓孩子參與器械制作使他們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不但集思廣益辦法多,為自制器械拓寬了思路,還從制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師幼、親子間的感情,密切了家園聯系,幼兒更是由于參與了制作還養成了愛護器械的良好品質。總之,紙類器械讓課堂趣意盎然,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戶外活動的熱情。讓我們共同挖掘和利用布類器械的教育價值,提高戶外活動的質量,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從而實現教育價值的最大化、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