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貴英
摘要:框架剪力墻結構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且與純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更具經(jīng)濟性優(yōu)勢,因此框架剪力墻結構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建筑工程建設。通過合理有效運用框剪結構施工技術,能夠使框剪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達到預期效果,提升工程項目的建設質(zhì)量。
關鍵詞: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
1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概述
當高層建筑物中的豎向載荷作用主要由承重構件承擔時,墻體外表面同樣也會感受到來自水平構件及相鄰構件的橫向載荷作用。在此情況下,若地震、風力等外界作用力的干擾強度達到既定數(shù)值水平后,會導致整面建筑墻體的快速坍塌。而由于剪力墻結構的存在,豎向載荷作用、橫向載荷作用可在高層建筑環(huán)境中得到有效緩解,不僅實現(xiàn)了對建筑結構體應用能力的鞏固,也能夠滿足超高層建筑的實際施工需求。常見的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包含筒體剪力墻、平面剪力墻兩種形式。其中,筒體剪力墻主要應用于高層建筑或高聳結構之間的懸吊結構連接,其筒壁均為鋼筋混凝土墻體,在力學強度與剛度方面的實際承載能力也相對較強。平面剪力墻則主要應用于無梁蓋、無升板結構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建筑體系中,為增強結構體自身的抗倒塌能力,需要在特殊部位施工時將主墻體與周邊梁柱澆筑起來,實現(xiàn)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整體性的不斷完善。
2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2.1框架剪力墻結構鋼筋施工技術
建筑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建筑本身施工范圍較大的特點影響,在施工中應用到的鋼筋等級也較多,I級的鋼筋直徑有三種不同的類型,而II級鋼筋更是有四種不同的類型,同時因為不同的鋼筋登記上也存在著數(shù)量不同的節(jié)點,在實際的建筑物施工環(huán)節(jié)中,一旦施工操作出現(xiàn)錯誤就會導致鋼筋錯位或者移動的現(xiàn)象發(fā)生,對建筑物的整體質(zhì)量造成嚴重的危害,甚至可能在施工中出現(xiàn)安全事故的情況。因此,在實際的對鋼筋節(jié)點進行施工作業(yè)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的避免鋼筋錯位或者位移的問題,就必須要對鋼筋的位置進行有效的固定,利用具有定位功能的鋼筋箍在柱筋上,同時將水平、垂直的梯格筋分別安置在建筑物墻體中,以此來保證鋼筋的有效固定,確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鋼筋進行焊接的過程中需要對焊接處進行反復的檢測,保證鋼筋焊接技術的穩(wěn)定性,避免因為焊接質(zhì)量不合格導致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現(xiàn)安全事故。此外,在進行鋼筋框架的施工過程中,需要格外注重梁柱節(jié)的位置和順序,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嚴格的按照施工圖紙來進行施工,施工人員需要對施工圖紙有一定的掌握了解,如果發(fā)現(xiàn)施工圖紙中存在問題,需要暫停鋼筋施工環(huán)節(jié),與設計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對設計圖紙進行調(diào)整,在確保施工不存在失誤后在進行鋼筋的施工,保證設計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2.2框架剪力墻結構模板施工技術
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在以往有效的施工方案基礎上進行方案的設計,針對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對施工區(qū)域進行統(tǒng)一的規(guī)劃處理。然后按照相應的區(qū)域規(guī)劃方案處理結果進行建筑設計的基礎繪制,從而得出建筑施工期間應用的框架剪力墻結構模板的平面示意圖。通過對框架剪力墻結構平面示意圖的有效參考,不僅能夠滿足建筑工程施工功能上的綜合會考慮,還能合理的對建筑工程進行設計。在得到總設計圖對施工的要求后,施工團隊的工作人員將18毫米厚的多層膠合模板嵌入到框架剪力墻結構中,在框架剪力墻結構膠合模板后續(xù)的施工中,必須要保證建筑物的外墻模板超過內(nèi)測長度月30厘米左右。除此之外,為了能夠有效的保證框架剪力墻與模板之間的無縫銜接,還需要將建筑工程已經(jīng)完成的澆筑施工墻體作為施工的參考模板。
在對模板進行澆筑的準備階段,需要將模板進行全面的清理,保證模板具有較為良好的整潔性和平整性,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保證建筑材料在質(zhì)量上不會存在問題。同時,在正式的進行模板施工前,還需要對模板進行反復多次的模擬實驗,經(jīng)過試驗后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當模板的模擬實驗符合施工標準后,方可進行模板施工。并且在日常的養(yǎng)護工作中,需要對模板進行矯正,避免多次的使用造成模板變形。在模板拼接澆筑是,為了能夠有效的降低位移的情況發(fā)生,需要在模板的內(nèi)側安置短鋼筋進行固定,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有專業(yè)的技術人員進行操作,以此來確保模具施工的質(zhì)量。
2.3框架剪力墻結構混凝土施工技術
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中心,最為關鍵的就是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嚴格的對混凝土的材料進行控制。混凝土的工程施工與模板施工的施工程序大體相同。建筑物大截面的梁柱在進行混凝土澆灌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分層澆灌的方式進行,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澆灌厚度要完全相同,大約在500毫米左右,同時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時候需要嚴格的遵循澆筑的順序,建筑的沿梁如果較高則不需要實現(xiàn)預留出相應的施工縫。此外,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施工后,需要對混凝土進行養(yǎng)護以此來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質(zhì)量,養(yǎng)護的過程需要嚴格的進行監(jiān)管,采取有效的措施方式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的情況。主要可以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幾種:(1)控制混合材料的混合比例;(2)對混凝土的模具溫度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模具的溫度在300℃以內(nèi);(3)框架和墻體的澆筑厚度要均等,科學合理的進行施工;(4)采取泵送技術來對混凝土進行輸送,以此來保證混凝土的質(zhì)量。
3施工技術要點
分析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主體工程施工技術可知,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注意如下幾方面要素:
(1)認真檢查原材料的質(zhì)量,在購進材料時必須嚴格遵照工程現(xiàn)場的施工應用標準,并及時與供應商溝通。在材料運入工程現(xiàn)場后,則應設置專門的檢查人員對所選用材料的質(zhì)量水平進行復檢,且應著重審核各類型建筑材料的出廠合格證,嚴格禁止一切不合格材料進入建筑工程施工場地。
(2)在施工時必須注意剪力墻構件的延展性,并以此為基礎,對這些應用材料的抗震性能進行著重開發(fā)。若要最大化激發(fā)建筑工程框架的延展性,就應在施工的同時平均剪力墻外表面所承擔的物理壓力,一方面借助完成綁扎處理的加密箍實現(xiàn)焊點結構之間的穩(wěn)定連接,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對剪力墻結構外表面的打磨。
(3)針對剪力墻結構的裝換層施工,則應采取連續(xù)性施工技術,在確保建筑工程框架支撐穩(wěn)定性的同時,避免外力載荷過大情況的發(fā)生。此外,還需在混凝土入模前添加一定比例的高效減水劑,以防止因工程施工溫度過高而使剪力墻表面產(chǎn)生裂縫。
結束語:
綜上所述,增強框剪結構施工技術落實效果,能夠提升建筑工程使用性能水平。在工程建設中,借助合理的框剪結構施工技術措施,可以確保建筑工程主體具備足夠的荷載承受能力,使建筑工程項目得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按時、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建筑工程建設任務。
參考文獻:
[1]丁茂喜.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探析[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5(19):56-57.
[2]林仿.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7,000(028):5-6.
[3]周凱.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初探[J].建材與裝飾,2017,02(No.459):32-33.
[4]胡杰,李約漢,鮑國.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工程技術:文摘版:00307-00307.
[5]胡杰,李約漢,鮑國.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工程技術:文摘版:00307-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