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剛
摘要:近些年來,在我國城市化飛速發展的趨勢下,帶動了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然而,伴隨著建筑行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許多從事其他行業的企業或個人都開始涉足建筑行業希望分一杯羹。在多種因素的導致下,我國的建筑質量開始出現層出不窮的問題。為此對建筑工程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創新模式;應用
引言
在建筑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這種形勢下脫穎而出,是當今企業面臨的嚴峻挑戰。傳統施工管理模式下的企業發展跟不上時代的潮流,阻礙了企業現代化發展步伐。建設項目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創新項目管理模式已成為保證建設項目質量的前提。因此,現在的建筑企業只有與時俱進,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進行管理模式的有效創新,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巨大的優勢。
1建筑工程管理的特點
1.1系統性特點
建筑工程管理具有系統性特征。建筑工程的開展通常周期長、規模巨大,為了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實現建設目標,需要參建各單位、各部門的協調配合。在建筑企業內部,不同部門根據自身職能對項目建設進行管控,在項目內部,項目管理機構同樣按照相應責任分工,組織進行工程施工作業。由此可見,建筑工程項目本身具備系統性,通過完善的組織機構進行工程的管理和組織施工。而項目管理工作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
1.2綜合性特點
綜合性特點是建筑工程管理中最為突出的特點。當前建筑工程功能越來越復雜、規模越來越大,這些發展趨勢導致建筑工程涉及不同施工內容,需要不同專業的施工人員開展完成建設任務。相應的管理工作就必須對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同領域的問題進行解決,做到每個環節的細致管控,為工程建設提供良好的保障。由此可見,建筑工程具備綜合性特征。
2建筑工程管理現狀
2.1管理單位對技術創新不夠重視
由于大量企業以及資金向房地產市場的涌入,建筑行業的競爭變得日益激烈。在這激烈的競爭中,一些建筑單位為了提升自我競爭力會在建設過程中會不斷縮減成本以減少資金投入。而新技術的使用通常需要耗費較多的資金,這使得很多項目中,施工單位都愿意對新技術進行研究與使用。這使得我國建筑行業新技術遲遲難以得到推廣。
2.2管理方法不科學
管理方法的科學性對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非常關鍵。但是由于管理模式更新改革速度慢,管理水平不高,導致管理方法落后,依然使用早期的建筑工程管理方式,嚴重影響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茖W的管理方法需要先進的管理理論指導,通過分析不同建筑工程項目的特點,根據建設目標,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從而提升工程管理水平。這是目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所欠缺的。若要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工程建設質量,管理方法的創新發展非常必要。
2.3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不強
由于一些施工單位對組織管理問題不重視,沒有對施工人員進行合理有效的工程安全知識普及以及工程操作規范普及,導致一些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出現較多的不規范操作,造成眾多的工程安全隱患。例如一些新參加施工建設的人員,在以前沒有接觸過腳手架的安裝內容,而在工地也沒有從施工單位處得到如何規范進行腳手架搭建的具體講解,導致這類工人在搭建腳手架時操作不規范,其搭建的腳手架成為工程中較大的安全隱患。
2.4對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視度不足
近年來,我國建筑業發展迅速,但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創新沒有得到同步發展。許多企業對建筑工程的管理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造成建筑企業管理不善。甚至有些企業為了獲得較高的短期經濟回報,完全忽略了建筑管理的重要性,致使建筑質量問題頻發。為了提高建筑市場的整體效益,施工企業需要重視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建筑工程質量不符合相關標準,會對建筑企業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針對目前的情況,施工企業應對項目管理體系給予足夠的重視,并進行創新和優化,從而提升施工質量。
3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措施
3.1對質量管理模式進行優化
當前我國大部分施工項目中的工程質量管理中都采取單一的管理模式。這種單一的管理模式使得工程中難免存在管理疏漏。因此,筆者認為,想要優化工程質量管理,首選應該對工程質量管理模式進行創新與改革,令管理模式更貼合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監管需求。當前常見的質量監管形式有巡邏式管理、施工人員監督管理以及網絡平臺監督管理。這三種管理方式各有優缺點。在工程建設中,管理人員可將這三種管理模式進行融合使用,以更全面地對工程中潛在的安全問題及質量問題進行評估、檢測,以更好的避開風險,保證工程安全順利地進行,進而保障工程質量。
3.2創新管理方式
目前建筑行業快速發展,從而使其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建筑工程管理在這一基礎上有著更高要求,從而應創新管理方式,確保代建方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因為當前科學技術不斷更新發展,為了在信息時代下更好的發展,代建方需快速提升其管理水平,將目前建筑工程管理方式有效結合現代信息管理手段,將管理方式進行創新,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以及質量。在工程管理發展過程中,智能化管理是其核心,其以工程管理方式為基礎,有效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結合工程管理實際需求,綜合考慮工程管理特點,完善構建電子信息系統,并創新管理方式輔助工程管理工作開展,保證獲得更加準確的工程數據。智能化管理在數據的采集和處理上有著較快效率和較高質量,合理調整當前管理工作,確保工程順利開展。
3.3提升監督管理人員個人專業素養
監督管理人員是進行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的重要角色。很多施工中的問題都需要他們去發現并進行及時的解決。在一些工程中,建設單位為了節省建設成本,在選擇監督、管理人員時會選用一些不具備相關資質的人員。這些不具備相關資質的人員通常專業素養不高、對施工流程、技術標準、質量標準也不夠熟悉,這使得他們難以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因此,為優化管理模式、監督模式,建設單位首先應該提升管理人員、監督人員的個人專業素養,以使其能夠更好地勝任崗位職責。首先,建設單位應該招聘具有專業資質及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員,其次,建設單位可通過一個途徑對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進行提升。例如,建設單位可定期舉辦一些技術交流會、研討會,邀請在相關方面資深的專家對本司的人員進行技術交流。
3.4系統的工程管理模式
系統的管控和協同是工程安全高效建設的基礎,建筑工程管理離不開各部門的部署、組織協同和系統結構。項目級工程必須強調全生命周期管理,強調質量、安全、進度和成本四位一體,全維度、全周期、全方位管控。平臺級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應構建以工程管控體系為核心,支持體系、監測體系、評價體系和風控體系、應急體系為支撐的六維體系。在這個系統中,管理方式、建造方式、賦能方式都得到了系統分解并互為一體,從而實現了有效的管理。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對于工程質量、進度、安全的管理影響非常巨大。在工程技術高度發達的當下,工程管理模式發展緩慢,遠遠落后于當前世界先進水平,這與我國工程施工技術發展呈現出了鮮明的對比。為了促進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需要從多方面入手,為工程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實現我國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姜磊.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現狀及創新發展分析[J].現代物業(中旬刊),2020(3):122-123.
[2]水偉.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現狀及創新發展分析[J].建筑與裝飾,2019(2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