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勇
摘要:隨著我國水利事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規模正在逐步擴大。堤防工程作為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技術不僅直接影響工程質量,而且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因此,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中潰壩的常見原因,闡述了大壩封堵施工技術,希望能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為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價值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封堵;水利;工程;堤壩;施工技術
水利工程建設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基礎性工程。其整體功能的有效實現是保證工程安全、高效運行的最重要保證。尤其是大壩施工,堵口施工時必須充分考慮其影響。一旦出現違章等問題,這些前期準備工作可以使防堵措施更加有效,最終形成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整體保障效果。如果這些施工技術不能在質量、造價等多方面有效控制,不能在施工技術上形成穩定,就會帶來許多實際問題,這也是相關研究的基礎。
一、概述
對于水利工程來說,一方面需要在實際操作和應用中能夠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實質性貢獻,包括促進農漁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同時,還應發揮防災抗災的中流砥柱作用,通過大壩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使水庫或渠道的洪水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這些堤壩的建設必須保證其質量,并能根據不同的洪水沖擊強度達到防汛效果。同時,如果洪水或風暴潮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也要有足夠的維修能力。這一設計和施工技術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也是國家在相關水利建設中加強的建設標準和前提要求。水利工程建設必須保證大壩的質量和安全,施工方案的選擇要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特別是在一些具體的施工環節,為滿足汛期防洪的實際需要,為其施工質量提供技術支持。洪水將對水利工程造成很大影響。百年一遇的洪水頻繁發生,對大壩的防堵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大壩很堅固,也不能掉以輕心。有必要為可能出現的爆破問題做好技術準備。堤防堵漏施工技術是最重要的防洪技術,可為整個防汛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些技術內容,即使不能使用,也必須確保其可用性和有效性。這些技術只有達到一定的實現水平,才能從根本上形成權利。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壩堤封堵的施工方法
2.1拋石封堵方法
拋石根據水流速度和裂隙寬度不宜過小,對拋石速度有相應的要求。
2.2導線籠
用鉛絲籠或竹絲籠填縫。當石塊較小不能直接拋擲時,可將石塊裝入鉛絲籠或竹絲籠中,拋入口中堵住口。當石頭被細碎后,可以用混凝土封閉。對于裂隙較大的,可將多個拋頭連在一起同時拋投,以應對較大的裂隙。
2.3筋膜束占用
束腰是指用柳枝、樹枝或蘆葦扎成直徑為0.1-0.2m的手柄,包括石料,捆成大小合適的束腰,將繩索綁在束腰兩端,推入水中,固定在大壩木樁上。向前推,直到空氣關閉,然后填充物變稠。注意合攏束帶,用土帶壓后水面。
2.4打樁推進
堵水深度在1.5m左右時,宜采用打樁法。具體操作方法是在閘門兩端加包頭,然后沿壩兩側軸線打排樁。排樁平均間距0.5m。樁體采用鉛絲或木樁連接,樁深2-3m。在特殊情況下,為抵抗水壓,在三樁或四樁分開時加設支護樁,并在上游面鋪設一層草、土、柳枝和垂直束帶束。
2.5海難封堵
當決口處水流湍急,水勢無法控制,急需應急救援時,可采用沉船封堵的方法。沉船堵塞是指在空船上裝土。當土壤重量超過船體時,船舶下沉,將船舶降到形成決口的位置,然后將拋土帶和土料固定在船尾,堵住決口,攔截水流。一般來說,船只的數量和大小是根據裂縫的大小來決定的。沉船在決口處呈“一”字形排列,充分利用空間。沉船封堵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但在啟動前必須做好準確、嚴密的準備工作,如對河口縱橫斷面的地形、地質、水壓等進行調查測量。封堵準備工作完成后,必須迅速封堵,并注意施工質量和人員安全。
2.6筋膜
護壁工人的做法是將稻草、柳枝或蘆葦逐層鋪開,并用碎石和泥土覆蓋,卷成護壁捆,連接在一起,就成了護岸工程。護岸工程是我國特有的護岸方法,主要用于護岸、截流、堵口或堤防施工。
三、水利建設中大壩堤防封堵施工技術
3.1堤防封堵施工前技術要求
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如準備足夠的封堵施工材料,根據工程實際需要合理調整工程材料;提高工程領導部門素質,組織高素質的施工隊伍,嚴格控制施工設備質量,一旦發生決口等安全事故,及時采取救援措施;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完整的施工方案,有效監控施工過程,掌握關鍵封堵施工技術;水文地質條件的現場觀測,水文監測主要是對河流的流速、水深、水位進行測量估算,繪制河圖,對特殊河段的流量、水位進行常年監測;地質條件調查的目的是查明符合施工要求的地質條件進行施工。為了穩定地基,應避免在相對松散的地段施工;根據有關資料制定完整的工程建設方案。
3.2堤防封堵施工技術
選擇合理的封堵順序和封堵時間。按照封堵順序,一般先封堵下游段,再施工上游段,遵循從小到大封堵的原則;在施工技術中,堵頭時間的選擇非常重要。通常,封堵時間是在準備好所需材料和機械設備后選擇的。在某些特殊地段,可在避洪降水位期間施工;主要施工技術方法有混合封堵、垂直封堵和水平封堵。拌制與分塊是垂直分塊與水平分塊相結合的施工方法。垂直阻塞是從大壩兩側和一側到河口內部的逐漸關閉。水平分塊是指以壩軸線為基準,自下而上填筑的方法。當材料超出水面時,采用封堵法。在實際施工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封堵方法。合龍施工是合龍施工技術的關鍵。它直接影響著大壩的防洪功能。合攏是指壩體距塞式閘門兩側約2.5m。此時,大門很小,河流影響很大。此時,可采用關門、關舊排、關梁等方式,保證關門工作順利完成。
3.3堤防封堵施工后的技術措施
工程完工后,通常留下擋水壩。這種壩通常體積較小,但有許多缺口。為了有效地防洪,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可采用抬高堤頂的方式。按照施工標準,該壩段較為脆弱,經常出現坑漏等問題。為保證大壩不決口,可將堤頂高度增加0.4~0.6m。
3.4封堵手段的合理應用
堤壩的封堵方式主要有混合封堵、水平封堵和垂直封堵。其中,垂直封堵主要是指從洞口兩側沿封堵區軸線向裂隙區中心位置進行施工,使洞口逐漸縮小,最后封閉。水平封堵主要是沿壩軸線自下而上澆筑封堵材料,以保證封堵材料高度超過水面。混合堵漏是前兩種堵漏方法的結合。打樁技術采用傳統的堵壩施工技術。主要操作方法是在決口區合理設置樁。一般來說,打樁密度一般是根據流速和水量來確定的,并遵循中等密度的原則,然后逐漸向兩側稀疏。除合理的打樁深度外,設計打樁深度也應以此為依據。一般情況下,樁深不應小于3m。一般情況下,土袋主要布置在樁中心,以保證較好的堵水效果,實際應用反饋也比較理想。
結論:
大壩升擋施工是水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決定著后續大壩能否長期穩定運行。特別是在工程改革的大趨勢下,水利建設系統越來越復雜。為了保證更理想的施工效果,更需要明確堵口施工的重點。因此,以上防洪截流技術要點可供實際施工參考。
參考文獻:
[1]劉照.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壩堤防堵口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7):2497-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