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字經·千字文(中英文對照)》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中華文化古籍叢書”中的一本,其中,王應麟所著、孟凡君所譯的“三字經”,致力于讓國內外讀者一睹“三字經”的原貌,同時又能領會其中的精髓。但是,在拼音、譯文、注釋等方面,也出現了少數錯誤,本文選擇部分不足之處,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三字經;文化;譯文;錯誤
一、“三字經”影響深遠
“三字經”自南宋王應麟在前人“三字訓”的基礎上整理成稿后即風靡華夏,廣為流傳,成為影響深遠的蒙學著作。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范,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瑯瑯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并不斷流傳。
二、“三字經”的翻譯
從明朝開始,“三字經”就已流傳至中國以外的國家。據記載,世界上最早的“三字經”翻譯本是拉丁文的。俄國俾丘林1829年推出《漢俄對照三字經》,并稱“三字經”是“十二世紀的百科全書”。日本早在江戶時代(1603~1868年)已印行由中國商船帶來的各種版本的“三字經”。英國的馬禮遜1812年出版《中國春秋》英文版,其中包括“三字經”。美國傳教士裨治文在他主辦的《中國叢報》上刊載“三字經”等啟蒙讀物。在法國,猶太籍漢學家儒蓮在1827年擔任法蘭西研究院圖書館副館長后也將其譯為法文。
為了“讓國內外讀者一睹古代典籍的原貌,原汁原味地汲取中華文明的精華和真諦”,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以漢英對照版本出版了一套叢書,《三字經·千字文(中英文對照)》即為其中之一。孟凡君先生采用了散體譯文的方式,站在華夏文化語境的角度對“三字經”進行了更為準確的解讀與傳譯,傳達出了原文所蘊含的文化精髓。
三、中英文對照版“三字經”存在的部分錯誤
該書的漢語注音中存在一些瑕疵。為了方便中外讀者閱讀,這本漢英對照版的《三字經·千字文》很貼心地為每個字配上了漢語拼音。具體采用的方式不是以“詞”為單位,而是以單個的“字”為單位來給出拼音。這給讀者帶來了方便,一方面便于讀者誦讀,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去查工具書,在有拼音的前提下,查起來會容易得多。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這些注音中出現了一些不該出現的錯誤,可能會給中外讀者帶來誤導。
比如,存在多音字的注音錯誤。第22頁,“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書中為“應”給出的注音為“yīnɡ”,這與“應”字在此的意義不相符合。對這幾句話的理解存在不同意見,但也大同小異。意思是南北西東四個方位與中央相對應,或者說是以中央為基準互相對應。所以,在這個地方“應”的正確讀音是“yìnɡ”。
譯文中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第7頁,“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譯文為At the beginning of life, man is good in nature. Human nature is alike, habits make them different.
譯文中的them一詞指代不明,最好將其改為people.
第47-48頁,“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譯文為There are three commentary authors: Gong Yang, Zuo Qiuming and Gu Liang.
這里的“公羊”、“谷梁”都是復姓,應分別譯為Gongyang和Guliang.
第55頁,“四百載,遷夏社。”譯文為And the Xia Dynasty lasted four centuries long, till there were revolution in the country.
這里出現了主謂語單復數不一致的情況,應將there were revolution改為there was a revolution或者there were revolutions.
第56頁,“六百載,至紂亡。”譯文為Six centuries had passed before it was overthrown in the reign of Zhu.
其中,“紂”應譯為Zhou.
第95頁,“爾幼學,勉而至。有為者,亦若是。”譯文為All of you, young learners, can also achieve the same. Whoever hold such ambition will also succeed like this.
譯文中whoever之后的謂語動詞通常應用單數,宜將hold改為holds.
在英文注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例如,第40頁,“如六經,始可讀。詩書易,禮春秋。”譯文為The Six Confucian Scriptures can be for him a new start. 頁腳對“六經”作了注釋:The Six Confucian Scriptures are the basic readings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namely, the Book of Songs (Shi Jing), the Book of History (Shu Jing or Shang Shu), the Book of Rituals (Li Ji), the Book of Music (Yue Ji), and the Book of Annals (Chun Qiu or Spring and Autumn).
注釋中只提到《詩經》、《書經》(即《尚書》)、《儀禮》、《樂經》、《春秋》,而漏掉了《易經》(即《周易》)。
參考書目:
[1] 曹黎光,姚芳注析. 蒙學六種[M].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 劉宏毅. 劉宏毅博士《千字文》講記[M]. 海南出版社,2007.
[3] 王應麟,周興嗣著,彭發勝,孟凡君譯. 三字經·千字文[M].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6.
作者簡介:蔣長英(1975—),女,漢族,重慶永川人,副教授,碩士,四川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英語語言文學。四川省成都市,6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