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紅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更加成熟,現代新媒體開始步入到飛速發展的狀態中,在此種嶄新的社會背景下,新媒體時代已經來臨。而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改變著現有受眾對廣播新聞的認識,人們的生活方式、娛樂方式在此種情況下產生了改變。并且,在新媒體時代的嶄新背景下,傳統廣播新聞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如何行之有效地面對各種挑戰,并有意識地將挑戰轉化為自身的發展機遇成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傳統廣播新聞如果想要獲得生存之地,就有必要實現對現有新聞傳播模式的優化創新。
從本質上來講,廣播新聞具備的最為明顯的特征便是“說”,也就是廣播新聞通常是“說”給受眾群體聽的。在播報新聞的過程中,主持人通常會采取簡單易懂的口語化播報模式,盡可能地避免會產生誤會的字眼。報紙、雜志中常用的書面語言通常不會出現在廣播新聞的播報過程中,否則受眾會感覺晦澀難懂,再或者因為字音而產生歧義。所以,廣播主持人在播報稿件時,都會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詮釋給大家。正常來講,通過此種方式,可以促使觀眾更好地形成畫面感,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利用最為簡單的語句來傳達最為豐富、最為精確的信息也是廣播新聞的重要特征。
除卻播報簡明扼要的特征外,快速及時也是廣播新聞所具備的重要特性,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針對某類突發性新聞,記者可以通過電話連線第一現場的方式播報,從而有效結合自身觀察,更為有效地完成報道工作。在播報廣播新聞的過程中,新聞編輯能夠將自己所接收的最新消息在短時間內迅速轉發到直播室中,而后由相應的播報員做現場播報處理。在此種情況下,新聞信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被傳遞到受眾群體中,收獲相應的社會效益。
在新媒體技術正式出現前,廣播新聞便是社會群眾獲取新聞信息的首要路徑,并且在傳統的媒介時代中,廣播新聞媒體對傳播的受眾以及主體的劃分是非常明確的,在實際工作的時候,也通常會采取傳統方式完成對社會輿論走向的引導。但是在新媒體時代到來后,新聞傳播受眾的界限的清晰度不斷降低,在嶄新的時代背景下,受眾群體可以充分利用電腦、手機等終端設備,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自由自在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資源。新聞信息的傳播模式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受眾不僅僅是單純地處于被動狀態,而是能夠主動地獲取自己所需要了解的信息資源。在此種情況下,傳統廣播新聞媒體自然受到巨大的沖擊,在新聞行業中的主體地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從現階段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為行之有效地滿足人們對各種新聞的獲取需要,為更為及時精準地傳遞各種新聞信息,傳統的廣播新聞媒體有必要在傳播技術上做文章,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傳播。伴隨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等均在飛速發展,現如今已經有大量新型新聞技術出現,也有許多新聞生成協助設備受到廣泛應用。在此種情況下,如果廣播新聞編輯仍舊無法有效改變自己的工作思維,沒有學習各種先進積極的新聞生產技術,便很難創作出更為專業的作品。
此外,新聞傳播效率也無法獲得有效提升。在我國部分地區,信息傳遞相對閉塞,思想觀念仍舊沒有轉變,因而導致此類地區的廣播新聞媒體仍舊采取傳統的傳播方案,廣播新聞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傳統的廣播新聞材料通常來自于記者的深入調查中,其耗費的時間和資源往往是非常多的,而現階段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傳統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無法有效地滿足受眾群體的需要,人們生活節奏的飛速加快使得受眾對新聞節目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自己所獲取的信息能夠更為簡單、易懂,因而這就要求廣播新聞工作者給予文字更為強大的生命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貼合受眾群體口味需求,鞏固廣播新聞在受眾群體中的地位。
在獲取新聞素材的過程中,和傳統媒體單獨的信息獲取來源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新聞從業者能夠利用充實豐富的網絡資源收獲新聞資料,此類網絡資源通常包含微博、微信公眾號、百度貼吧、UGC以及社區等,此類新型網絡聚集地完全可以成為新聞記者發現各種信息的嶄新途徑,每個人都能夠成為信息的發現者以及傳播者。此種情況下廣播新聞的素材來源將會呈現出飛速擴張的趨勢,其能夠從此類資源中獲取新聞信息,并將其加工整合,使得廣播新聞更具魅力。并且,從用戶群體中收獲新聞素材,更能夠滿足受眾群體的多元化需求,使得廣播新聞更加具備親切感和滿足感,有效增強媒體的粘性。
廣播媒體是傳統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受眾內心已經收獲了相應的認同感。而在嶄新的傳播背景下,將各種科學合理的技術作為基礎支撐,發展新業態、新應用,打造全面的全媒體內容采編、傳輸、管理系統,構建新型媒體矩陣才能夠被受眾群體所肯定,鞏固并不斷提高自身的影響力。
對各種新聞事件的報道,尤其是各種受眾群體重點關注的新聞報道,采用不同平臺的特性,多角度去報道,既尊崇了新聞的快捷,又利用平臺各自的優勢使得報道更立體。只有充分應用多元化的新聞傳播形態,統籌應用多媒體才能夠提升廣播媒體的影響力。現在很多地方傳統媒體都已經開始走多元化路線,在微博、抖音、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應用程序的平臺積累了相當大的用戶量,充分占據了輿論高地,通過網絡平臺和新聞平臺的融合應用,將會生成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這兩種用戶群。當用戶群擁有相應的分類并且逐漸擴展后,便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其中,平臺的黏著力將會在此種情況下增強,可以預見的是廣播媒體的用戶量和傳媒影響力將會在此種情況下有較大的提升。
在新媒體時代下,相關廣播新聞編輯人員需要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廣播媒體的發展進程,具體來講,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向著手分析:首先,廣播新聞工作者需要全方位地認識廣播新聞所具備的重要價值,明確其在新媒體時代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在廣播新聞行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廣播新聞工作者還需要積極地提高自身新聞傳播素養,不斷提升自身現代化管理意識,并且不斷提升自身職業意識高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勝任當前發展進程,而這恰好是促進現代廣播新聞發展建設的重要內容。
與此同時,有關負責人還需要強化對新聞工作者的信息搜集能力、播報能力以及分析應用能力的教育培訓,促使其更好地將新聞內容傳遞給受眾群體,給予受眾更為客觀的體驗享受,從而增強受眾群體對廣播新聞的認識。
廣播新聞工作者需要和受眾群體建立科學合理的互動關系,在傳統的廣播傳播工作中,幾乎所有廣播新聞工作者和受眾群體都是沒有交互性活動的,雙方缺乏充足的溝通交流的機會。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到廣播新聞的發展建設。但實際上,在新媒體時代下,廣播新聞工作者有必要形成良好的溝通意識,用于和受眾群體進行更為充足的交流互動,有效了解其存在的各種不同觀點和看法,切實有效地強化廣播新聞的影響力。此外,此種方式還能夠促使數量龐大的受眾群體參與到廣播新聞中,有效提升廣播新聞的粘合性和互動性,從而為現代廣播新聞的高效發展建設起到堅實的支撐作用。
總之,在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節目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保持自身的首要地位,就有必要充分展現出廣播媒體自身具備的優勢,充分聆聽受眾群體的需求,將服務聽眾作為核心工作,堅持打造各種優秀內容,有效完成新聞時事的講解工作,盡可能地挖掘出新媒體所具備的特性,將其和傳統廣播新聞媒體所具備的優勢做整合處理,確保尋找到廣播新聞單位的嶄新發展方向,并拓寬現有生存空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