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牡丹
人類文明的車輪滾滾向前,人類社會卻越發復雜,突發公共事件也此起彼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是對中國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一次通盤大檢驗,作為基層主流媒體,江蘇省如皋市融媒體中心也迎來了一次重大考驗。除了發揮主流媒體能動性外,如皋市融媒體中心定位在綜合管理服務網絡平臺、社區信息樞紐方面進行突破,在基層社會治理中擔當更重要角色。
2020年初,如皋這個縣級市在短時間內確診7名病例,一時間,145萬如皋百姓變得人心惶惶。
加快信息傳播頻率,讓百姓獲得安全感。無論是在傳統媒體上,還是在新媒體信息傳播上,如皋市融媒體中心加快信息發布頻率,積極發展各種互動式的多元化新聞信息服務,廣播、電視全天候報道如皋官方的通知公告、疫情防控知識,同時統籌如皋官方新聞網、政府社會公共管理部門以及公眾號同步開設“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專題,幫助公眾及時了解疫情和防護知識。
從2020年1月27日到2月底,“如e融媒”手機客戶端及時發布各類疫情防控信息309條、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發布各類疫情防控信息273篇、如皋廣播電視臺公眾號及時發布各類疫情防控信息共計239篇、制作疫情防控相關抖音視頻30條,不僅讓處于焦慮中的如皋百姓獲得了安全感,也強化了社會防控,大幅度降低了市委市政府的疫情防控壓力。
創作文藝作品,提升宣傳效果。與大城市相比,縣城和鄉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更難推行,因為小地方的親戚或熟人之間的往來更為頻繁。而針對他們推出的宣傳不能“陽春白雪”,相反,要用接地氣的“下里巴人”傳播方式。
因此,如皋市融媒體中心從百姓的觀看喜好出發,創作了大量防疫宣傳主題的文藝作品,用創新的傳播形式潤物細無聲地拓展傳播范圍。比如,如皋市融媒體中心記者聯合創作了一段“順口溜”短視頻《阻擊疫情走進春天》,向廣大市民傳播防疫知識。
針對部分老年人不愿意戴口罩,如皋市融媒體中心還創造性地策劃錄制了一段朗朗上口的快板,由如皋本土方言欄目《老楊茶館》主持人楊樹坤擔任倡議人,用老年人最易接受的方式消融掉他們心中的堅冰,取得了很好的防疫宣傳效果。
以權威聲音答疑解惑、澄清謬誤。疫情發生后,如皋市融媒體中心策劃邀請如皋市委市政府的負責人,走進網絡直播間,通過央視、江蘇省臺“荔枝云”平臺、如皋官方網站平臺、微信公眾號等多方式進行網絡直播,與網民進行協同互動,并實時解答他們的提問,獲得了超過10萬的點贊和關注度。
如皋市融媒體中心主動及時地舉辦科學、規范的信息發布會,使公眾充分、全面地了解疫情,增強了防控疫情的信心,降低了市民的恐慌情緒,助推了疫情防控期間的社會穩定。
報道有靈魂,鼓舞士氣斗志強。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健全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如皋市融媒體中心深入戰“疫”第一線,生產出了一系列有溫度的暖心報道,不僅唱響了主旋律,也弘揚了正能量。
《8厘米!他們與病毒近在咫尺》,這則新聞不僅報道了如皋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完成采樣的過程,同時,還側重報道這個危險過程中的暖心細節。比如在危險的采樣過程中,如皋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都會關注被隔離百姓的內心需要,用溫暖有力的話語消除他們內心的不安。
疫情期間,如皋市融媒體中心還策劃了多篇融媒體藝術作品,其中,46篇被“學習強國”平臺采用。
疫情無情人有情 活動多樣有“人情味”。疫情初期,如皋市融媒體中心的宣傳焦點集中在實時的信息發布上。隨著疫情的加重,尤其對身處困境之中的人們來說,如皋市融媒體中心又創新性地提供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比如策劃發起的線上婚禮活動,專門為推遲婚禮的新人們提供舉辦特殊婚禮儀式的展示平臺;線上心愿環游活動、線上運動會直播活動,引導百姓抱團線上減壓,轉移注意力,遠離低落情緒的孤島。加大積極樂觀、帶有正能量的電視劇、視頻節目的播出比重,幫助受眾遠離消極情緒。同時,增加健身節目、教育類節目、少兒卡通類節目的播出量,讓人們獲得更豐富的節目源。
助力“問題解決在基層”促進“輿情消化在屬地”。疫情的出現讓群眾面臨新的難題。比如雞鴨養殖戶面臨飼料斷供,大批量的雞鴨挨餓;蔬菜、水果等農產品滯銷;為春節旺季備足貨源的飯店食材變質;疫情后殘疾人、困難戶等醫養結合的人得不到及時照顧;醫院大部分普通門診停診,導致相關患者難以正常就醫問診。
如皋市融媒體中心迅速拓寬了《如皋新聞》《民生零距離》等欄目的百姓溝通通道,欄目熱線、欄目的專屬微博微信公眾號平臺全面開啟,在“如皋市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如e融媒”客戶端上、“如皋市廣播電視臺”抖音號專門開辟民生問題反映專欄,與“如皋發布”以及各鎮區(街道)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聯動,如皋市融媒體中心的284名員工個人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體,最大范圍拓寬百姓的民意表達、利益訴求平臺,為如皋市委市政府的基層治理收集到精準數據。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如皋市融媒體中心在“主流輿論陣地”這一功能建設上已取得一定成效。疫情發生后,錯綜復雜的形勢要求融媒體中心升級“融媒體+”功能,“綜合服務平臺和社區信息樞紐”的功能建設進行有的放矢的政策調整,提升“如e融媒”這個基層端口在服務能力和社交功能方面的功能,以更好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提升綜合服務能力。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在做強信息發布功能的同時,如皋市融媒體中心下屬的“如e融媒”積極拓展“媒體+政務”功能,先后整合全市50多個部門、鎮(區、街道)的政務服務入駐,并全面發展對接江蘇省政務信息服務網開設“生活幫”專欄,接入80多項管理功能、1000多項便民金融服務,更好地參與到如皋基層社會治理中去。
疫情期間,由如皋市委市政府牽頭的投放平價口罩活動,通過“如e融媒”平臺有序進行,極大地消解了百姓的焦慮情緒。如皋市融媒體中心還積極響應市委宣傳部的號召,打通“如e融媒”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實現疫情期間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的文明行活動。
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活力。如皋市融媒體中心策劃了抗疫特別節目,發揮提升了自身的“社區信息樞紐”功能。
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中小學學生至2月底還停留在宅家上網課的階段。進入3月以來,抗疫特別節目組收到出現頻率最高的問題就是:何時開學,開學后如何解決學生口罩購買難問題,學校食堂用餐怎么確保安全,中高考是否延期。3月17日,《政風行風熱線》邀請如皋市教育局的相關負責人走進直播間,緊緊圍繞如皋“如何做好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確保開學復學工作萬無一失”方面的話題與市民進行一次“面對面交流”,幫助解決困擾家長們已久的學生復學問題。
這次直播也開啟了如皋百姓“有事就找‘如e融媒’”的新習慣。通過這一舉措,如皋市融媒體中心也助力如皋官方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活力。
因地制宜,賦能基層治理能力。“如e融媒”通過為如皋本土用戶提供內容產品和多元服務,獲得多維度用戶數據,形成用戶的個性化畫像,全面了解群眾需求。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如e融媒”因地制宜,實現引導和服務雙重屬性的有機統一。
如皋市融媒體中心下屬的商貿公司開設了“農產品尋寶”專欄,為民眾和本地農戶搭建了農產品資源精準匹配的平臺。7月份以來,如皋市融媒體中心精心策劃了“皋興購·美好生活直播季”活動,為如皋的地方產業和特色農產品代言。14場直播活動累計在線觀看人數接近200萬人,銷售收入超過300萬元。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如皋市融媒體中心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性地進行了傳播方式、傳播路徑、傳播速度的嘗試,發揮了社會綜合信息整合歸類和民意溝通功能的作用,為政府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良好助力。毋庸置疑的是,也為今后如皋推進社會治理結構體系和治理工作能力現代化積累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