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伊如
使用電影剪輯來建立連續性,可以追溯到1898年制作的英國電影先驅羅伯特·W·保羅的“Come Along,Do!”,這是第一部包含了不止一個鏡頭的電影。1913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的《難夫難妻》則標志著中國電影剪輯專業的誕生。
傅正義在《影視剪輯編輯藝術》一書中,將“電影剪輯”定義為“對聲音與畫面的再次加工”。“剪輯包含著兩種含義,一是將收集好的素材進行篩選取舍,也就是‘剪’,二是將整理好的素材進行有一定思想一定目的的組接,也就是‘輯’。”電影制作者的工作不是簡單機械地把電影片段拼湊在一起,而是對影視素材的進一步改進和創造。電影剪輯經常被稱為“隱形的藝術”,這是因為大多數剪輯師的目標是創造一個流暢的、無縫銜接的作品。雖然他們的指紋遍布整部電影,但是觀眾在觀影時甚至無法意識到他們的“篡改”痕跡。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剪輯在電影制作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好電影是拍出來的,更是剪出來的。優秀的剪輯可以通過對聲與畫、光與影的素材的取舍與組接,建構一個完整的充滿意蘊的感性世界,增強影片的感染力和藝術表現力,更好地傳達導演的思想。
《辛德勒的名單》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部電影,影片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蕩產保護了1200余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該片包攬了包括最佳剪輯在內的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7大獎項。本文以該片為例,對剪輯藝術在電影中的運用進行闡述與分析。
干凈利落的流暢剪輯塑造良好的敘事節奏。“當人們注意到剪輯的存在時,這個剪輯可能就已經失敗了,因為你的重點是在努力訴說一個故事。”這是鮑比·奧斯廷在《看不見的剪輯》一書中對剪輯原則的闡述?!缎恋吕盏拿麊巍逢P于剪輯的把握充分做到了這一點。盡管影片中處處是后期剪輯的痕跡,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卻難以意識到它們的存在。相反,隱形且流暢的剪輯讓影片敘事更加自然、節奏更加緊湊,引導觀眾全程跟隨故事情節的發展調整自己的情緒。
快節奏快速的鏡頭切換方式是好萊塢流暢剪輯的典型手法。例如,在影片開頭,站臺上一片寂靜。印泥、印章、墨水依次擺在桌上,多機位多角度放東西的特寫鏡頭顯得非常匆忙,營造了一種緊張嚴峻的氣氛。隨后,一組打字機登記名字的大特寫鏡頭與猶太人報名的大特寫鏡頭交錯出現,鏡頭切換極快且富有節奏感。頻繁的鏡頭切換并沒有讓觀影者感到突?;蛘呋靵y,原因在于各個剪輯點的把握都恰到好處。
剪輯的首要原則是讓場景緊湊??梢钥闯觯缎恋吕盏拿麊巍分械拿恳粠R頭都是經過精心挑選而保留的,沒有任何多余或者拖沓的感覺,這使得影片的敘述節奏極快,場景極為緊湊。例如,在影片的第39分鐘,辛德勒的情人在決定是否要留下的時候,對辛德勒說“答應我,不要再有任何的門房或者領班認為我不是唯一的辛德勒夫人”,而下一個鏡頭立馬切換到了她乘上火車和辛德勒分別的場景。在第46分鐘,德國軍官拒絕了辛德勒要求讓猶太人秘書依札克史登下車的要求,于是辛德勒“恐嚇”他要讓他被分配去南俄。緊接著下一個畫面,在辛德勒沿著火車呼喊依札克史登的名字的時候,兩個德國軍官也進入了鏡頭,附和著他的呼喊幫他找人。這兩處鏡頭的切換直接而迅速,既交代劇情又巧妙地讓觀眾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也使主旨更加集中。
蒙太奇手法的運用強化鏡頭表現力。蒙太奇是法語Montage的譯音,意為安裝、構成,最初由謝爾蓋·愛森斯坦和早期蘇聯導演將其引入電影,并將其作為創造性編輯(creative editing)的同義詞。從某種意義上講,蒙太奇是影視剪輯技巧手法的同義詞,而剪輯的本質就是通過主體動作的分解組合完成蒙太奇形象的塑造。因此,蒙太奇對于影視剪輯藝術而言至關重要。蒙太奇手法在《辛德勒的名單》中的運用隨處可見,主要有以下幾點:一、積累蒙太奇。積累蒙太奇是將一些內容、性質、景別、運動方式等大致相似的鏡頭組接,通過不斷地疊加的積累效應,樹立一個主題或渲染一種情緒。
影片主人公辛德勒的出場設計便運用了積累蒙太奇。這一段落的最大特點在于特寫鏡頭的累積與組接。床上的西裝與領帶、腰部、手、衣袖、一沓現金、納粹黨徽、背影,這一系列的大特寫鏡頭對主人公形象做了一個基本的勾勒:一個生活講究、穿著得體、富有情趣而且較為富裕的納粹黨員。其次,特寫鏡頭的組接并沒有將主人公直接呈現在觀眾的面前,而是設置懸念,引導觀眾在觀影過程中進行聯想和想象。
另一個有趣的片段是辛德勒招聘秘書,這部分展示的是同機位拍攝的跳切畫面,辛德勒和每個前來應聘的人位置永遠不動,包括連應聘者進場出場都沒有,只是通過變換后面的粉刷匠和太陽射進來的影子的位置變化來體現時空上的變化。一個個累積的同機位鏡頭充分體現了辛德勒風流的形象,增加了影片的幽默色彩。
除了突出主題,積累蒙太奇的另一大作用是營造氛圍、渲染情緒。在納粹軍官將猶太人趕往集中營的片段中,對惶恐不安的猶太人的刻畫就使用了積累蒙太奇。十幾個對不同的猶太人的近景或者特寫進行累積,渲染了緊張不安的氣氛和猶太人內心的絕望。在辛德勒解救猶太人的片段中,對各個前來確認姓名的猶太人也是通過積累蒙太奇,用大量大特寫鏡頭的組接將觀眾的情緒帶向高潮,給人以極大的震撼感。
二、平行蒙太奇。平行蒙太奇指的是兩條以上的情節線并行表現,分別敘述,最后統一在一個完整的情節結構中。愛森斯坦認為,“任意兩個片段并列在一起必然結合為一個新的概念,由這一對列中作為一種新的質而產生出來。”平行蒙太奇將不同的情節線進行組接,為的是實現“1+1=3”的效果。
在電影中,秘書史登將猶太人區的各界精英人士都召集進辛德勒的工廠里,然后保護起來。這里對平行蒙太奇的運用展現出了過人的剪輯水平。其中一個平行是一個猶太人老師在一邊排隊與史登制作假的文件,并且通過假的文件證明這個猶太老師是五金磨工;另一個平行蒙太奇是辛德勒在工廠里讓工頭和史登對猶太區里的猶太人實行培訓。在這些段落情節中蒙太奇的運用突破了原有的時間空間觀念,既體現了辛德勒的精明手段,也為后續他救人的情節埋下伏筆。
另一個片段是阿蒙和猶太人女仆海倫的對手戲,與這一片段進行平行拼接的是辛德勒工廠中的猶太人正在舉行婚禮。阿蒙對海倫的情感是復雜的,他無法接受自己愛上了一個猶太女人,因而他感到痛苦。他對海倫拳打腳踢進行發泄的畫面與婚禮的歡樂場面平行交替出現,體現了愛與恨、痛苦與幸福、暴力與狂歡的鮮明對比。這里通過對兩條故事線的拼接剪輯,實現了新的意蘊的表達。
三、對比蒙太奇。對比蒙太奇是表現蒙太奇的一種手法,指的是通過影片中鏡頭或場面內容或形式上的鮮明對比,以強調某種寓意或強化影片主題?!缎恋吕盏拿麊巍分?,當德軍如洪水猛獸一般將一戶戶猶太人家庭趕出去的時候,畫面立即跳轉到了辛德勒正在美滋滋地欣賞他即將入住的猶太人的房子。兩處場景交替出現,痛苦與歡樂、混亂與寧靜強烈對比,充分體現了戰爭的殘忍與毀滅人性,突出了影片的主題。
更為令人震撼的是納粹屠殺猶太人的場景。某個夜晚,納粹士兵們往猶太人居住的樓上沖殺。畫面中首先出現的是扛著機關槍如洪水猛獸般的納粹,然而下一個鏡頭,一個德軍軍官正坐在鋼琴前彈奏著歡樂的曲子,還有兩個德國士兵正在詼諧地談論著這首曲子究竟是源于巴哈還是莫扎特。再一個橫移鏡頭,畫面中是無數堆積在馬路上的猶太人死尸。此處通過對比蒙太奇,凸顯了德軍的殘暴與冷血,將戰爭的殘忍赤裸裸地呈現給觀眾,有利于引發觀眾對人性、對戰爭的思考。
聲音與畫面協調作用增強藝術效果?!按蠖鄶登闆r下,影像節奏并不是獨立運作的,導演總是傾向將視覺與聽覺的節奏互相搭配……”聲音剪輯對一部影片的制作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電影聲音剪輯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即聲畫合一、聲畫對立、聲畫對位。一、聲畫對位。聲畫對位是通過畫面與聲音的有機結合,從而達到相輔相成的表意效果。例如,在辛德勒準備開設自己的工廠的一場戲中,他命令秘書去采購一些貴重的禮物贈送給納粹高級軍官,從而達到打通利益關系的目的。在這里,辛德勒與秘書的對話作為畫外音出現,電影的畫面是秘書采購禮物的場景,從買水果到買罐頭到之后的鞋油以及白蘭地甚至是女人的絲襪等等。辛德勒在背景音里提到了哪種禮物,畫面就相應進行切換。這樣聲畫對位的剪輯方式使畫面內容更生動豐富,讓觀眾有形可感,突出辛德勒賄賂德國軍官們的高超手段,塑造了辛德勒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的形象。
音樂作為電影聲音的類型之一,對影片的制作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影片的視覺效果實質上取決于音樂和剪輯為它創建的節奏。當納粹軍官將已經被屠殺的猶太人的尸體進行焚燒的時候,影片的背景音樂宏偉而又悲壯;當影片結尾德國投降,猶太人重獲新生的時候,背景音樂則是高昂向上、充滿希望的。音樂配合著劇情,既有利于渲染氣氛、烘托情感,也能夠加深影片的深邃思想,為影片的思想表達增光添彩。
二、聲畫對立。聲畫對立是通過畫面與聲音悖反內涵的組接來達到相反相成的表意效果。古代詩人有“以樂景襯哀景”的說法,電影也可以用剪輯的手法讓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進行碰撞,產生新的火花。
影片中,當納粹黨成批闖進猶太人的集中居住區進行屠殺,甚至連病房中死去的尸體都要進行瘋狂掃射的時候,背景音樂卻是節奏清快的童聲伴唱。明快的童聲與殘忍瘋狂的血腥虐殺形成強烈的對比,在聽覺上出現了很大的反差,讓觀影者不禁感到悲傷與悲憤。而當德軍將集中營里的小孩子全都趕上車帶走的時候,背景音樂卻是輕松歡快的兒歌大合唱??粗粡垙執煺鏌o邪的笑臉,聽到的卻是如此歡快的音樂,既有諷刺意味,也讓觀眾從心底涌出一絲悲哀和嘆息。
《辛德勒的名單》在剪輯手法的運用方面極為出色,其流暢的剪輯奠定全片節奏,蒙太奇的嫻熟運用和聲畫關系處理既充實內容、升華主旨,也增強了影片的觀賞性。雖然并未達到完美,但這部作品依舊值得后人研讀和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