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梅
早在2013年,國家體育總局等在《關于加強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改革創新,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意見》中提出提高我國體育場館服務水平,隨著國內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以滿足社會體育比賽需求和人民健身需要為出發點,需要建立眾多體育場館[1]。同時大型體育賽事的承辦,例如我國冬奧會即將舉辦,需要大量體育場館的建設,給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帶來了頗多的財政壓力。PPP模式是一種常見的投融資模式[2]。PPP模式建立體育場館在國外成功有很多成功案例,例如以PPP模式建立的2006年的德國世界杯體育場。政府部門和民間部門在項目合作,拓寬我國民間資本流入,同時PPP模式也存在風險。在了解體育場館PPP模式工作流程基礎上,以項目風險識別理論為切入點,運用WBS-RBS分析法,對體育場館PPP模式進行系統的風險評估。構建體育場館PPP模式建設風險指標體系,進行風險規避分析,最終實現合作共贏。
國內外學者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對不同項目的PPP模式中項目風險進行了研究,Mokgohlwa(2002)對PPP項目的進行理論風險分析,再通過專家訪談法,調查該項目模式風險分擔[3]。Lyer(2010)印度公路PPP項目為個案研究,提出要根據風險分擔的原則,來判定政府與民營哪一方更容易承擔風險[4]。劉偉(2019)指出體育場館建設PPP模式已成為國內體育主要模式,它可以彌補政府投入資金不足,但該模式下,公私合作會給體育場館建設帶來風險[6]。王舒琪(2020)指出PPP合作模式利益分配方式最重要,以此為原則,可使項目實現帕累托最優[6]。借鑒國內外相關理論研究,為我國體育場館PPP模式運營研究提供理論指導。
國內體育場館的建設多由國家或地方財政撥款。隨著人民對體育場館數量需求,政府勢必難以劃撥巨額資金,因此PPP模式下體育場館建設近年來受到追捧,然而建設過程中首先要識別風險。WBS為工作分解結構圖(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是按照項目內部結構分解的結構示意圖,根據體育場館PPP模式運作流程,項目分為體育場館PPP模式,立項階段設計階段、實施階段、收尾階段。W1體育場館前期準備、W2體育場館招標實施,W3體育場館建立、W4體育場館移交。W11編制相關協議、W12組建項目合作部、W13投資預算、W21制定體育館標準規則、W22確定體育場館方案、W23開標評標簽約、W31場館特許合同、W32進行組織實施、W33資產管理、W41審查報告、W42項目驗收、W43績效評價。具體見圖1。

圖1 體育場館PPP模式工作分解結構圖
RBS為風險分解結構(Risk Based Supervision)為便于項目風險全面識別,以風險分級水平進行科學的分級并且分解到最基本的風險事件。運用風險分解結構,分解體育場館PPP模式可能發生的風險源與風險子分類,具體圖2所示。體育場館PPP模式風險結構R,R1政治風險源;R2經濟風險源,R3社會風險源,R4運營風險源,R11政府延遲審批風險;R12責任人換屆風險;R13行業法規更改風險;R21投資回報風險;R22供給融資風險;R23通貨膨脹風險;R31地域文化風險;R32社會輿論風險;R33生態與災害風險;R41票價制定風險;R42場館運營風險;R43從業人員風險。

圖2 體育場館PPP模式風險分解結構圖
構建體育場館工作分解結構(WBS),并且構建體育場館風險分解結構(RBS),最后以WBS為行,RBS為列,建立WBS-RBS耦合矩陣,在節點處進行耦合風險識別體育場館PPP模式風險明細(表1)。

表1 耦合風險明細表
WBS-RBS判斷矩陣之后采用層次分析法AHP,構造體育場館WBS-RBS風險識別矩陣A。分別對應各2級子風險。矩陣對應元素設為1代表存在風險因素或者可能存在的風險項,專家打分確定其權重和重要性。忽略對整個場館建設影響比較小風險項元素設為0。

風險度是運用定量手段分析風險概率方法。此方法認為風險度D風險可能性程度L和損失程度C來確定:D=L×C,D的取值可反映風險的等級[7]。這里采用5級風險標準來劃分風險等級,具體取值及描述見表2。

表2 風險等級D取值及其描述
W1體育場館前期準備、W2體育場館招標實施,W3體育場館建立、W4體育場館移交。W11編制相關協議、W12組建項目合作部、W13投資預算、W21制定體育館標準規則、W22確定體育場館方案、W23開標評標簽約、W31場館特許合同、W32進行組織實施、W33資產管理、W41審查報告、W42項目驗收、W43績效評價,根據表2確定風險水平,并計算權重結果見表3。

表3 等級工作風險度及權重計算結果
根據權重計算結果,體育場館前期準備,編制相關協議風險度最高;體育場館招標實施中開標評標簽約;體育場館建立進行組織實施風險度最高;體育場館移交審查報告風險最高;體育場館的建立是長期的復雜的巨大系統工程,采用PPP模式,政府和民間企業對接時候,編制相關協議,確定相關責任,明晰各自權限會對整個場館建立產生影響,尤其是在體育館前期準備影響最大;招標是體育場館建設主要采購方式,屬于關鍵階段,其成功與否對后續體育場館建立實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建設項目招標存在不正當競爭,因此,此風險系數較高,組織實施無論是對于政府角度還是民間投資方進行組織實施風險最高,它貫穿整個體育場館的中心部分。危險系數較高,項目驗收為收尾階段,它是核查體育場館建設按照相關規定,是否已經全部完成,并將核查結果記錄在案。很多工程竣工驗收會因消防,或其他達不到相關標準不能通過,因此體育場館移交階段,此風險度最高。
目前我國各行各業項目管理中的風險管理也越來越被重視。偶發的風險現象使得安全保障成為影響體育場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合理的風險管理能夠有效提高項目中決策的科學性,在構建體育場館PPP模式建設風險指標體系,政府與民間機構,嚴謹制定相關規定,進行風險規避分析確保體育場館PPP建設項目順利完成,最終實現合作共贏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