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園園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黃陂鎮黃陂中心小學
古詩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塊瑰寶,已經成為了小學語文教材編寫中的重要內容。古詩詞以其深遠的意境、豐富的感情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了深遠的意義。在目前的教學活動中,雖然大多數教師已經認識到了古詩詞的重要性,但仍然沒有熟練掌握教學方法,很難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為此,教師要不斷調整教學模式,找到符合學生認知和接受能力的教學方法,深化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推動古詩詞教學的長遠發展。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其接受和理解的能力都有限,朗讀教學也就成為了一種相對行之有效的方法。[1]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帶領學生多次朗讀、反復朗讀,在熟悉古詩詞的基礎上理解詩詞內涵,打開古詩詞教學的大門。
比如,在學習到小學語文《贈汪倫》時,為了幫助學生體會作者與友人之間深厚的感情,就要引導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表達情感的,以朗讀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節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音頻功能為學生播放這首古詩詞的美聲朗讀,引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動手畫出朗讀的節奏。接下來,教師就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完成自主朗讀,讓學生邊聯想自己與朋友告別的情景,一邊大聲地朗讀,借助工具書查找不會讀、讀不準的字音,讓學生在朗讀中融入到詩詞的學習中去,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筆下“桃花潭水深千尺”的美景,領悟作者“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情感。同時,教師也要為學生進行范讀,指導學生學習古詩詞中的節奏和情感變化規律,找到古詩詞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古詩詞的熱情,讓學生能夠積極地配合教師的工作,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提高古詩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對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也是小學語文課堂上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更深入學習古詩詞的基礎。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完成賞析教學的滲透,幫助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音樂美、建筑美,不斷強化詩詞教學的效果。
比如,在學習到小學語文《江雪》這篇古詩詞時,除了要求學生朗讀及背誦整首古詩詞之外,教師還要帶領學生逐字逐句地學習文本內容,提高學生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在這節課堂上,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功能更加直觀地為學生展現一個老翁在冬天的江邊垂釣的畫面,更好地激發學生深入學習這首古詩詞創作背景的興趣。接下來,教師要帶領學生分析每一句古詩詞的含義,借助教材中的注釋更加準確地理解古詩詞的內涵。而針對“鳥、孤舟、江雪”這些實物的講解,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的優勢完成創作,更好地借助繪畫地形式還原作者筆下的情景,引導學生思考當時作者內心的情感。與此同時,教師要留出充足的時間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要求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說明理由。這樣一來,就能在長期的教學和訓練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推動學生審美能力的全面發展,為后續古詩詞的寫作訓練做好基本的鋪墊。
寫作和朗讀都是古詩詞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對古詩詞教學效果的呈現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幫助學生不僅會讀、會品古詩詞,更要會寫,不斷推動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的發展,促進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朝著更高的層次發展。[2]
比如,在學習到小學語文《憶江南》這篇古詩詞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能夠完整的理解并背誦整首詩詞,更要能夠理解古詩詞的內涵,并在模仿地基礎上完成個性化地創作。在這節課程的學習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共同完成“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等句子的賞析,根據作者的寫作背景和主題找到古詩詞學習的切入口,更好地幫助學生拓展語文課程學習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之后,教師也要讓學生模仿這首古詩詞完成傳達對美好事物充滿懷念之情類詩歌的創作,并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聲朗讀自己的作品。同時,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完成因材施教的指導,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不斷完善自我,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一來,學生就能更好地體驗詩詞學習的魅力,對古詩詞產生強烈的熱情,在寫作學習中摸索古詩詞學習的技巧,培養學生領會詩意的能力,推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古詩詞的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為此,教師要找到科學的教學模式,在朗讀、賞析和寫作教學的結合下提高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倡導共同發揚優秀的古詩詞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