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盛賢
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隨著新時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大學生可通過抖音、B 站、微博、微信和知乎等社交媒體獲取思政知識,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能夠激起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順應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發展趨勢。所以,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要充分發揮社交媒體對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積極作用,積極培養思想品行高尚的大學生。
社交媒體是大學生經常瀏覽的信息平臺,且信息量十分豐富,對他們的思想觀念影響很大。社交媒體傳播信息的特點,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形成了利用社交媒體獲取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習慣。首先,社交媒體具有極強的互動性。學生們在社交媒體上可以參與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交流,自由地表達自身的見解,大膽地與不同的同學進行互動,從而獲取更多新鮮的不同的觀點。如在知乎、B 站等平臺上可以自由的輸出自己的觀點,評論和吸收別人不同的見解。其次,社交媒體的時效性顯著。思想政治教育要結合當下的事實新聞,而社交媒體傳播信息的速度快,更新快,內容豐富且吸人眼球。如利用抖音、微博平臺進行思政教育,能夠即時共享,即時互動,更能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主動學習的動力。最后,社交媒體傳播信息的方式多樣,可以將思想理論知識以短視頻、圖片和語音等方式推送給學生,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去教育學生。如通過微信公眾號讓學生定期學習“青年大學習”的內容,通過“學習強國”APP 進行學習思政理論。可見,社交媒體傳播思政知識所具有的優勢,對于推動高校思政教育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學生們對于思政課的學習更多是以完成學業的學分要求作為目的,而思政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樹人,只有真正塑造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才達到思政教育的目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大學生是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環境下成長的,社交媒體對大學生思想品德的影響越發重要。充分利用新媒體來完善高校思政教學體系是必然趨勢,社交媒體是大學生和高校教師必然使用的平臺,而且在社交媒體上的活躍度極高。學生可以隨時在微信、QQ、微博等平臺上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學習方式和學習的時間更為靈活,學生們的零碎時間可以得到優化。而且,社交媒體傳播思政知識具有互動性、時效性和豐富性等多方面的優勢,可以讓大學生學習思政理論知識的方式更加輕松,更具趣味性。思政教育只有讓學生真正學得進腦子,理解得深刻,才能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思想政治覺悟。
在創新發展高校思政教育的過程中,社交媒體必然會發揮重要的作用,如何科學地運用社交媒體來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值得我們不斷去探究。綜合考慮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征、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與社交媒體的功能后,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創新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徑。第一,強化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多元化的意識,豐富教學方式。在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大學生接收信息的面非常廣。在思政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加明確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拒絕只以思政課堂教學的單一方式,應積極發展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多種教學方式,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功能,特別是注重利用社交媒體培養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將思政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只有不斷改革創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模式,才能更好地高素質的大學生。第二,我們要進一步擴展社交媒體的功能,以更好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如開發專門進行思政教育的社交媒體平臺,從而將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進行分類整理,提高思政知識的趣味性、豐富性和時效性。利用微信的小程序和微信公眾號的平臺開展思政教育,以消除學生們學習思政知識的空間和時間限制。利用抖音創建一個一個統一的思政教育平臺,專門拍攝思政知識的短視頻,以音樂、圖文和影像等多種方式綜合起來進行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極為符合大學生們的求學需要。構建以思政教育為中心的校園社交媒體,深入了解大學生的實際的思想狀況和個性發展,利用易班、校園微博和QQ 公眾號等平臺開展思政教育,以無形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第三,培養教師運用社交媒體開展思政教育的能力。高校思政教師是培養大學生思想最重要的人,只有提高教師們教學方式方法多樣化的能力,才能順利開展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高校思政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參加利用社交媒體進行教學的技巧、技能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訓,研究利用社交媒體開展思政教育的課題,積累相關的教學經驗,建成教學目的統一和能力出眾的高校思政教育隊伍。第四,勇于在創新思政教育模式的實踐中吸取教訓,不斷改善不足之處。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開展思政教育必然會出現一些不理想的地方,如大學生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學習思政知識的自律性不高,社交媒體傳播思政知識的功能不夠完善,對于網絡信息的管控難度大等方面的困難。但是,只要迎難而上,在改革創新的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充分發揮社交媒體對開展思政教育所具有的優勢,推動高校思政教育不斷向前發展,就能培養思想品德優良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