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寧夏中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馮錫鴻 韓道杰 王彥剛 孫德祥 張曉麗 董建力
選擇優質、高產、抗病、早熟、商品性好、無限生長類型水果番茄品種。
12月中上旬番茄育苗,1月上旬定植,單蔓整枝、三穗打頂,3月中旬至4月中旬采收第一茬,拔秧后基質枕內滴灌消毒液;3月中旬在第一茬番茄開始采收時育第二批番茄苗,4月中旬在第一茬基質枕上定植第二茬,單蔓整枝、三穗打頂,6月上旬至7月上旬采收第二茬;5月下旬育第三茬黃瓜苗,在第二茬番茄結束前10天,套種黃瓜,8月中旬至9月中旬采收第三茬黃瓜,接著在基質枕上定植第四茬,12月上旬至1月中旬采收第四茬。每茬采收完拔秧后,滴施滅菌劑和消毒液。四茬完后回收基質枕,處理后復配新基質。
1.種子處理。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將種子用55℃左右的溫水浸種1小時,然后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15分鐘。再在清水中浸泡10小時后,用濕紗布和塑料袋包裹,在30℃恒溫環境下催芽。每5小時翻動1 次,每24小時溫水沖洗1次,種子80%以上露白時播種。
2.播種育苗。播種前可用多菌靈進行穴盤消毒,選用珍珠巖和草炭作育苗基質,加入適量的三元復合肥以及有機肥后再添加50%多菌靈混勻,用含貝萊斯芽孢桿菌ZF50的功能型32孔紙缽苗容器育苗。噴水后每孔播1粒露芽的種子,上覆薄薄一層育苗基質,澆水后覆蓋透明地膜,出苗后揭去地膜,移到陽光下。出苗前保證基質溫度 30℃,促進發芽出苗,出苗后適當控制澆水量防止徒長,每天可適當噴水保持濕潤即可,陰雨天視苗情少噴或不噴。幼苗出土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溫度過高則需進行通風降溫,夜間溫度保持在12~16℃;每天觀察幼苗生長情況,如果有死苗現象及時查找原因進行防治。2葉1心后可根據番茄幼苗生長情況追施提苗肥。定植前進行煉苗,確保幼苗移栽后適應環境。
1.制作基質枕。采用寧夏瓜菜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研制的PE基質枕,枕長60厘米,寬40厘米,基質容量40升,基質袋上自帶黃、藍板(在黃、藍板上涂抹蜂蜜或黃油)。在PE基質枕中填充番茄專用栽培基質,構成基質栽培枕。
2.基質栽培枕擺放。使用時基質枕下方墊起寬20厘米,高10厘米的小土壟,基質枕一個朝向平放,緊密擺放,行距1.4米。 移栽前滴灌帶從栽培枕一邊穿入(圖1),另一邊穿出,設置雙行管,滴頭間距15厘米。
圖:基質枕栽培番茄
1.定植前準備。移栽前對基質枕進行分次少量滴灌,使整個基質枕基質浸透水,兩側出水孔溢出水為滴透,準備定植。
2.定植。當苗齡為4葉1心時即可移栽定植。移栽前1天穴盤澆透水,將基質枕按株行距開孔。定植時用中蔬根保生物菌劑對育苗盤進行蘸根。選擇晴朗天氣上午進行移栽,移入基質枕孔后用濕潤基質固定,定植后進行少量營養液滴灌。一般移栽株距30厘米,行距15~20厘米,每畝栽 3000~4000株。 定植后如遇倒春寒等低溫天氣,加蓋小拱棚保溫。
1.溫度管理。定植后,苗期以控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花期白天適宜溫度 為20~25℃,夜溫15~20℃;花期避免溫度的大范圍上下浮動,防止畸形花發生。進入結果期要采用變溫管理,上午將溫度升 至25~28℃,促進光合作用,下午光合作用減弱后將溫度降至20~25℃;前半夜溫度保持在15~20℃,促進光合產物運輸。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溫,保溫被可早蓋晚揭,遇寒潮天氣可采取鍋爐加溫、開啟補光燈,在溫室北墻掛反光幕等措施加溫補光。春季氣溫穩步回升后可適當通風排濕。
2.水肥管理
(1)營養液肥裝置。營養液肥加入到滴灌系統裝置,包括2個水桶,用于溶解營養液A組和B組肥料,且固定使用;小型直流電動加液泵,將營養液A、B母液注入到滴灌系統。
(2)營養液管理。采用營養液肥料分組分別通過滴灌系統加入到基質, A組和B組營養液肥料每袋0.8公斤,用2個水桶,分別溶解營養液A組和B組肥料,用加液泵將A組和B組營養液肥分別先后加入到滴灌系統。這樣減少了傳統營養液的配制操作和營養液池設施。
(3)營養液的使用。定植初期,滴灌清水或濃度在1公斤/立方米左右營養液A、B肥,應少量多次,一次滴灌5~10分鐘,一天滴灌1次,每周伴施氨基酸液體水溶肥2公斤,以不出現苗子萎蔫為度。
開花結果后,番茄進入生長旺盛期,每個棚每天灌水量掌握在1立方米左右,營養液濃度在1.6公斤/立方米,即A、B肥料各1袋。
盛果成熟期,每個棚每天滴灌水肥量在1~1.5立方米,營養液肥料濃度在1.6~2.0 公斤/立方米,每周伴施黃腐酸鉀2公斤。成熟期可以適當增加營養液的濃度,可提高番茄的甜度;每天卷起棉被后,就進行營養液滴灌,可以減少裂果。
(3)整枝疏果。第一穗果座果后要及時吊蔓,將尼龍繩一端系在上部鐵絲上,另一端綁在番茄植株莖基部。普通番茄水肥一體化基質栽培采用單稈整枝法,打掉所有的側枝,只留主蔓,及時吊蔓,待出現第 3花穗后進行打頂。隨著植株的生長,第 1 穗果轉色后剪去下面的葉片,及時剪掉老葉病葉,增強通風,增加光照,減少病害的發生。所有整枝、剪葉應選擇晴天9:00以后 16:00 以前,沒有露水時進行,太陽落前完成修剪。座果后進行疏果,每穗留4果。
早春栽培由于氣溫較低,花粉活力不佳,番茄第 1、2 穗果需要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番茄座果率,提高產量。秋季則可以自然授粉。輔助授粉可以采用藥劑授粉、振動授粉以及雄峰授粉等。藥劑授粉采用克得靈(甲硫·乙霉威)和適樂時(咯菌腈)加鐵紅粉配成溶液,用毛筆涂抹于花穗上,避免重復涂抹。振動授粉采用振蕩器,于晴天上午對已經開放的花朵進行振動,促進花粉散出,落到柱頭上進行授粉。
1.早疫病的防治。若發現中心病株及時進行藥劑防治。用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嘧菌脂800倍液,一個生育期內輪流使用一次。
2.病毒病的防治。在播前種子消毒,采用物理方法(栽培溫室通風口處覆蓋30~40目防蟲網)在切斷毒源傳播媒介的基礎上,進行病毒病藥劑預防,一般采用寧南霉素1000倍液。
3.葉霉病的防治。在播前種子消毒、抗病品種選擇和加強田間管理的基礎上,進行藥劑預防,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一個生育期內輪用一次。
4.蟲害的防治。利用白粉虱的趨黃特性,在栽培枕黃色處涂黃油誘殺白粉虱,藍色處涂黃油誘殺薊馬。可用彌粉機進行煙霧劑預防,或用啶蟲脒2000倍噴灑。
5.藥劑使用注意。每種化學藥劑在番茄生育期內只允許使用一次,在番茄收獲前7天之內禁止使用任何一種化學合成農藥。
根據市場需求和果實自然商品成熟度及時分批適時采收。嚴格執行農藥使用后采收安全間隔期,不合格的產品不得采收上市。采收所用工具要清潔、衛生、無污染。番茄果實表面有90%轉色時采收,采收時間以早晨為宜,大番茄品種一般每周采收 2~3 次。
實踐表明,日光溫室番茄基質枕栽培技術不僅有效解決了設施連作障礙的問題,且番茄品質優,口感好,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省工、省水。在高密度(4000株/畝)、少果穗(3穗果)種植模式下,基質枕栽培番茄的平均單果重量、畝產量明顯高于老舊設施土壤栽培。基質栽培番茄一年四茬,一般畝產量16000~20000公斤,效益48000~60000元/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