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Paul Gouldmann 譯/吳紅江
(接上期)
10.制音器開啟(踏瓣)
與制音器個體開啟相同的原理,但同時涉及所有制音器:
(1)如果制音器開啟開始得太早,則制音桿可能擱在制音器抬檔上,從而阻止其完全就位:“滲濾”。
(2)如果制音器開啟太遲,雙弦和三弦制音器可能無法完全脫離琴弦,并且在任何時限都不會整音。
(3)制音器開啟不均勻會導致上述兩個問題同時發生。除此之外,它還會阻止鋼琴家踩踏瓣時精確地啟動和停止制音器,并阻止?踏瓣踩踏。
11.左踏瓣(立式鋼琴:半行程;三角鋼琴:弱音或移位)
(1)立式鋼琴
①如果未將左踏瓣調節到半行程檔(譯注:即弦槌背檔),移動足夠,則壓下該踏瓣將不會有明顯的效果。
②如果調節得半行程檔移動過大,可能會拉起聯動器并導致琴鍵居位不平坦,從而使鋼琴家難以演奏。
(2)三角鋼琴:(此調節直接涉及弦槌間隔/行程與同音弦組耦合)。
①如果左踏瓣移位擊弦機過遠,則存在著弦槌將會擊打部分右側同音弦組的危險。
②如果無法移位擊弦機足夠遠,則某些弦槌仍會敲打三弦同音弦組中的所有琴弦。將導致聲音不均勻,并且可能會有不想要的高次泛音因弦槌部分擊中同音弦組的左弦而被激發。
③移位位置的弦槌不正確(不完全),整音也可能導致不均勻(請參閱下文)。
12.攀帶(立式鋼琴)
如果攀帶調節不正確,則可能會影響擊弦機的可演奏性,從而影響動態。
(1)如果攀帶過緊,可能會干擾頂桿從轉擊器凸輪下滑出或返回。這將導致弦槌在脫進和/或頂桿返回到轉擊器凸輪下面以重復樂音時突然“蹬出”。嚙合半行程功能時,它們還會導致聯動器提起太早,請參閱11.(1)。
(2)如果攀帶太松,它們將不會對樂音-復動過程有所幫助,從而減慢了擊弦機速度。還存在頂桿完全滑落到轉擊器凸輪氈下方的危險,特別是如果出現空動和過多觸后的情況。
13.制音器拍擊檔(slap rail)/限位檔調節
(1)三角鋼琴
①如果制音器限位檔設置得過低,則它可能會阻塞琴鍵后部并導致弦槌“跳動”(敲擊幾次而不是一次)。在柔和樂音上尤其明顯。
②如果將其設置得太高,制音桿將在琴鍵后部彈跳。 這可能會導致鋼琴家感覺到琴鍵中不希望有的振動,并可能導致弦槌過早地從托木中出來。這也可能導致制音器陷于“向上的”位置。
(2)立式鋼琴
①如果制音器拍擊檔太向前,會阻塞制音器臂,反過來阻塞聯動器和琴鍵,并最終導致弦槌“跳動”。它還可以阻止制音器完全從琴弦上開啟,請參閱上期的9.(1)。
②如果制音器拍擊檔向后設置得太遠,它不會阻止制音器在強烈的打擊下運動太遠。 這將阻止制音器快速沉降,從而難以演奏響亮的斷奏音符。彈奏響亮樂音時,鋼琴家還會在琴鍵中感覺到不想要的“彈跳感”。這也可能會使制音器掛在弦槌上,或者在最壞的情況下,會導致制音器彈簧失效。
14.頂桿位置和復動臂高度(三角鋼琴)
(1)如果頂桿的頂部在弦槌鼓輪下方置位過遠,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出來并復位。這將延長脫進過程,并使鋼琴家難以控制弦槌的力,尤其是在極輕柔(pianissimo)演奏中。這也將要求更多觸后以提供所需的額外頂桿移動。
(2)如果頂桿的頂部距離弦槌鼓輪中心的位置太遠,則在演奏快速而響亮的音符時,它可能會“作弊”(不復位)。這也使得難以正確設置脫進和回跌。
(3)如果復動臂太高(頂桿的頂部距離復動臂的表面下方太遠),則不可能設置均勻的擊弦距離-它會不斷變化。這也將使鋼琴家在琴鍵中間歇性地感覺到“空動”,以及不均勻的觸感。這最終將影響鋼琴家對動態的控制。
(4)如果復動臂太低,頂桿將無法復位于弦槌鼓輪之下。這也會降低雙復動功能的效果,并導致在再次彈奏時丟失音符。
15.脫進鈕的位置(立式鋼琴,間或三角鋼琴)
如果脫進檔與頂桿肘彎的關系置位不正確,則會影響正確調整脫進的能力。如果它在頂桿肘彎上進出太遠,則脫進將難以正確設置,并且將非常不穩定。在立式鋼琴上,脫進檔兼飾頂桿拍擊檔,如果脫進檔置位太遠,則可能會在大力擊鍵時將頂桿夾在脫進檔和轉擊器凸輪之間。如果觸后過多,并且弦槌接托(距離)太寬,則尤其如此。
16.托木角度(三角鋼琴)
重要的是,托木必須具有適當的角度。如果角度太陡,槌尾可能會在大力擊鍵下與托木搓擦抵靠。這將影響這些音符上可用的高次動態。對于鋼琴家來說,這是非常明顯(且令人沮喪)的。當然,如果托木角度太平,則可能導致弦槌在輕擊時發生雙擊,尤其是在將復動彈簧設置得過強的情況下。
17.復動彈簧(三角鋼琴)
三角鋼琴復動彈簧經常被不正確調整。
(1)如果復動彈簧太弱,將極大地影響鋼琴家反復樂音的能力,有時會導致樂音完全失效。這也將影響該樂音的動態,導致脫進變得不穩定。
(2)如果復動彈簧太強,則會極大地增加脫進摩擦力,并使鋼琴家難以彈奏出柔和的樂音。在某些情況下,這將阻止弦槌正確接托,并導致弦槌在中度擊鍵時產生雙擊。
18.整音
許多技師認為,“整音”僅與鋼琴弦槌有關。這是一個誤解。如你在上面看到的,如果所做不正確,有許多調整步驟會影響樂器的聲音。甚至在任何將針刺入槌氈的嘗試之前,鋼琴的擊弦機和琴鍵都必須做良好的調整。除了使用新的弦槌外,正確的調整(當然還有調音)可以解決很多(如果不是全部)所謂的“整音”問題。一旦以上所有情況都得到控制,技師便可以用針給弦槌整音。以下是一些經常被忽略的特定問題:
(1)弦槌必須具有適當的形狀。如果槌冠上有槽,則最好對它們進行整形,以便重新確定擊弦點。如果弦槌沒有正確擊打同音弦組,需要調節到一側或另一側,則這一點尤其重要。切記再次將弦槌適配琴弦。
(2)擊弦點:修型后,記得調節擊弦機的擊弦點。這對于高音的最后幾個音符尤其重要。
①三角鋼琴:通常,在重塑槌形之后,需要稍微移動擊弦機(遠離樂師)。去除的毛氈越多,擊弦機需要移動的越多。如果去除了很多毛氈,并且無法更換弦槌(無論出于何種原因),則有可能將整個擊弦機均勻填隙起幾毫米,以重新恢復擊弦點和擊弦角(參見上期的5)。
②立式鋼琴:重塑槌形之后,弦槌可能會敲擊過低。在最后幾個高音音符中,這一點尤其明顯。如果弦槌不太磨損,則可以加熱弦槌柄,然后小心地將最后幾個弦槌稍微抬起一點,直到聲音良好為止。從V字型筋桿到88號弦槌中央的距離不到2毫米。如果弦槌敲擊稍稍高于或低于在此位置,(聲音的變化)通常會非常明顯。一旦#88鍵到位后,將在#80鍵到#88鍵之間劃一條線。
這應該足以使頂部樂音聽起來不錯。如果所有的弦槌都經過了重新塑形,并且去除了許多毛氈,則可以對弦槌檔進行填隙(參見上期的5),或者在高音一側稍微提升起擊弦機。這兩個校正都將需要少量或大量的重新調整和/或制音器重新定位,因此在執行其他擊弦機和鍵盤調整之前,請務必注意這一點。
③三角鋼琴弱音整音(unacorda voicing):在完成了大多數基礎弦槌整音后,有必要在移位位置為弦槌整音。仔細進行此操作,并持續與“常規”位置的聲音進行比較。如果預整音——“緩沖”深度針刺和中強(mf)針刺——操作良好,則在移位位置做弦槌整音并不難。
激活移位后,弦槌應移動,以使三弦(同音弦組)的右弦和中弦直接落在“常規”位置的弦痕之間。這可能需要將非常寬的弦槌放置在中心稍稍左側一點的位置。在雙弦和單弦音區中,弦槌居中,并且在弦槌在移位位置敲擊琴弦的情況下進行移位整音。目的是使弱音演奏(unacorda)聲音更柔和,甚至在所有音區中也是如此。
19.其他問題
(1)噪音
如果鋼琴擊弦機和鍵盤中有磨損和硬化的部件,則在演奏時會給擊弦機增加很多噪音。
①有時軸釘會在其軸襯中發出吱吱聲,而琴鍵軸襯可能會在其各自的鍵銷上發出吱吱聲。
②在三角鋼琴上,硬的弦槌鼓輪,氈鈕和磨損的聯動器底座氈可以產生很多“喀噠”聲。
③在立式鋼琴上,制音勺釘和制音抬檔會產生搓擦和吱吱聲。同樣,制音器彈簧會在制音器臂中發出嘎吱聲。
④剝落的部件可能會引起咔嗒聲。在調整擊弦機/鍵盤之前,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引起注意。
⑤軸釘松動也容易產生喀噠聲。
⑥如果軸釘(特別是在三角鋼琴中)的摩擦力太小,則很難對擊弦機進行精細調節。這將影響鋼琴家控制自己演奏的能力,從而影響他們控制樂器動態的能力。
⑦還應該檢查琴鍵和(三角鋼琴)制音桿的鉛塊是否松動。這些會產生難以發現的咔嗒聲。(三角鋼琴)磨損的制音器導板軸襯也會導致制音器頭相互卡抵。
(2)摩擦力
①僵硬的軸釘和琴鍵軸襯:如果某些或所有擊弦機部件之間的摩擦力太大,則肯定會影響鋼琴的動態,有時會使鋼琴無法演奏。
②有必要在調整擊弦機和鍵盤之前糾正任何過大的摩擦力問題。高摩擦力會同時影響響亮和柔和的樂音,并嚴重降低鋼琴的速度。
③還應檢查平衡孔中的琴鍵是否束住,并糾正任何問題。這可能會對鋼琴家演奏柔和樂段的能力產生很大影響。
④琴鍵中膨脹的鉛塊有時會搓擦抵靠相鄰鍵,從而產生搓擦噪聲和摩擦力問題。
(3)擊弦機螺絲松動等:務必檢查擊弦機,鍵盤,三角鋼琴制音器運轉機等是否有松動的螺絲。這些都可能引起噪聲,并減少從琴鍵到弦槌敲擊琴弦的動力傳遞, 最終影響樂器的動態潛力。
總括
實際上,鋼琴的聲音和動態會受到所有擊弦機和鍵盤調整步驟的影響。只有在所有擊弦機和鍵盤部件都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并且正確調整它們的情況下,才能實現鋼琴的聲音潛能。調整過程中的某些步驟對鋼琴的樂音和動態(以及可能性)的影響比對其他因素的影響更大。檢修鋼琴時,如果時間有限,技師可以集中精力進行會產生最積極變化的調整步驟。當然,如果某些部件有故障或工作狀況不佳,則維修這些部件將是技師的首要任務。
但是,如果時間允許,并且用戶愿意付款,則通過整個調整和整音過程將幫助該樂器發揮其最大潛能,無論是立式鋼琴還是三角鋼琴。當然,這也包括鋼琴調音。
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