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新苑
IP劇及其發展現狀。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譯為知識產權,更多是指適合二次或多次改編開發的原著小說、影視文學作品等。IP劇就是利用這一特征,在擁有一定粉絲基礎的原創作品上進行再塑造的一種影視劇形式。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IP劇形式多樣,題材豐富。同時,受強大粉絲基礎數量的影響,IP劇的發展呈火爆式增長,數量層出不窮,并逐漸形成一條成熟完整的產業鏈。
跨媒介敘事的理論概念??缑浇閿⑹聻镮P劇提供了理論參考。2003年美國學者亨利·詹金斯首次提出“跨媒介敘事”這一創意理念,他界定“跨媒介敘事”是指“橫跨多個媒體平臺展開的故事,其中每一種媒體都對我們理解故事世界有獨特的貢獻?!币徊坑耙晞】梢栽诓煌拿浇槠脚_下構建出更豐富的故事內涵,而不同的媒介平臺也因具有自身獨有特征與存在價值而無法被替換或更改。從文學文本到媒體平臺再到各種新媒介技術,跨媒介敘事使得不同文本形成互文與連接,增強了受眾對作品的理解、體驗與感悟。
“原著黨”激發市場需求。當前上映的青春校園劇大多是根據原著小說改編而成的,其根據熱銷的青春小說文本進行二次創作,還原書中故事情節,從想象變為視覺感應,迎合和滿足了眾多原著黨的需求。投資者和開發商正是利用了青春小說原有的原著黨粉絲數量多的優勢特點,對題材進行挖掘和拍攝,進一步擴大了青春劇的受眾市場,從而有利于激發整個青春校園劇的市場需求和潛力。
明星效應滿足大眾審美。校園劇為表達人們對青春年少情感的憧憬與懷念,多采用唯美、浪漫又傷感的感情基調進行敘述。其中的男女主角多為帥氣陽光、甜美可人型的人物角色,因此其扮演者也均邀請當下的一些流量明星和小鮮肉來飾演,劉昊然、胡一天、楊洋以及張新成等新晉年輕演員的出現,滿足了大眾對于青春劇男主形象的幻想和審美。
媒介敘事提供娛樂補償。研究者布勒姆認為個人從媒體獲得滿足的其中一個社會根源是“由于人們缺少各種機會,因此希望通過媒介得到補償?!鼻啻盒@IP劇的受眾多為正值青春或者已經遠離青春的工作一族,其對于青春校園的渴望只能通過觀看校園劇得到滿足。同時,青春劇也可以為觀眾提供娛樂,能夠幫助人們逃避現實的壓力,短暫地“回到”劇中所營造的青春故事氛圍中,從而喚起觀眾的懷舊記憶,帶來情緒上的釋放和滿足。
《我只喜歡你》的原著為自公子喬一的散文隨筆《我不喜歡這個世界,我只喜歡你》,改編后由吳倩、張雨劍、趙志偉等主演,講述了“學渣”女孩趙喬一和學霸男孩言默成為同桌,從高中到大學再到工作最終走到一起的愛情故事。這本小說本身就來源于現實生活,進行二次改編后更受到網民和觀眾所喜愛,在騰訊視頻平臺播出后創下了十一億的播放量。
立足小說文本豐富影像敘事。首先,非線性敘事結構?!段抑幌矚g你》運用倒敘這一顛倒式的蒙太奇手法,根據劇情需要打破常態化敘事情節和人物角色行為之間的時間順序,將現在主人公的工作生活和過去的學生時代二者之間進行靈活轉換,突破了俗套的校園愛情故事橋段。同時,導演在劇中補充運用VCR錄像這一較為創新的彩蛋表現形式,對主人公進行幕后花絮小采訪作為正片內容,創造獨特的青春回憶記錄,以此完善整個校園故事世界的敘事描述。
其次,人物角色刻畫——由平面到立體。由于原著的文體是散文集且篇幅較短,因此在改編為影視劇后的敘事結構為了突出男女主人公故事情節的發展,增添了新的人物角色和故事線,如劇中的小舅舅費大川和男主的青梅竹馬程由美等使劇情更加有趣。此外,演員精湛的演技也將作品中人物的個性形象和心理活動表現得立體豐滿,生動鮮活。
最后,主題曲配樂的設計與延伸。配樂設計在一部影視劇中的地位不容小覷,這亦是故事世界在音樂領域的二次創作與延伸。一首好的配樂可以融合鏡頭語言來反映人物內心所感,營造歡樂或悲傷的氛圍,使觀眾與劇中人物產生共情,增強劇情的亮點與記憶點。在《我只喜歡你》的影視原聲帶中共收錄了9首不同曲風的歌曲,分別將其運用到同桌情愫、閨蜜故事和家庭陪伴等不同的場景,表現出劇中的人物關系與情感變化,推動情節發展。例如,在男女主人公的同桌時代,導演會經常采用舒緩輕柔的音樂去體現二者間微妙曖昧的情愫,更好地展現劇中角色在青春中的錯過與收獲。
多元化媒介形成良好互文敘事效應。首先,媒介平臺:新媒體社交平臺構成互文敘事?!盎ヂ摼W+時代”下,新媒體社交平臺呈多元化發展,微信、微博、抖音、綠洲等媒介平臺層出不窮。從小說《我不喜歡這個世界,我只喜歡你》到電視劇《我只喜歡你》,再到衍生同名歌曲《我只喜歡你》,這部青春校園劇以喬一和F君的青春故事世界為核心進行跨媒介融合創作與消費,受眾隨時可以在上述的多元化媒介中對該劇進行內容的關注和補充。在小說的文本敘事中作者采用片段式隨筆集形式將主角的故事進行構建,再跨越到IP網劇的影像敘事后將其內容進行擴充,運用鏡頭語言豐滿故事內容。在新媒體碎片化環境下,短視頻盛行,一些新的APP如抖音、綠洲等,其用戶在IP劇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關注點又對內容進行了短視頻的二次創作,甚至播放源騰訊視頻平臺也在原片的基礎上推出了衍生CUT剪輯版短視頻,其內容除了正片中的情節外還加入了幾個主演幕后的花絮。不同平臺之間將故事世界內外相聯系,再次將整個故事內容的框架做了更進一步的擴大與完善。
其次,粉絲文化:原著粉和劇粉的良好互動。IP劇是建立在已有粉絲基礎作品上的再塑造,因此針對其受眾要同時考慮到原著粉和普通劇粉(即非原著粉)的滿意度。二者之間形成良好互動對于IP劇的推廣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只喜歡你》的文本構建中,編劇在原著的基礎上真實還原了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大眾所喜愛的經典橋段,如“只要一想到和你共度余生,我就對余生充滿期待”“在這個善變的世界里我想和你一起去看永遠”等經典語錄。這些內容本身就已構成強大的效果與吸引力,再加之青春懷舊的話題易使八零九零后等受眾產生共鳴,所以形成了較好的“出圈”之勢,不僅讓原著粉十分滿意,也讓普通觀眾在觀看后對其內容的好感度迅速上升?!段抑幌矚g你》在播出幾小時之后,就因這些經典內容的火爆而頻上微博熱搜,營造了許多熱門話題如“F君小表情”“我只喜歡你甜”“我只喜歡你大結局”等。原著粉和劇粉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轉發,將評論意見發布到自身平臺賬號上,又形成了新一輪的互動與傳播。
最后,塑造集體記憶與情感共鳴。青春校園劇不能過于追求戲劇化且劇情編排十分注重刻畫細節,因此劇中的場景布局導演都按照傳統青春片的模式進行打造,如高中校服、白球鞋、隨身聽等道具的運用,以此來塑造觀眾心中共同的校園學生時代和同代人的青春集體記憶,使故事情節變得更加真實可感。
同時,這部劇收獲觀眾喜愛重要的原因還有該劇中親情、友情支線的貫穿。除了吸睛的愛情故事外,編劇在原著的基礎上繼續深化了喬一和觀潮間的兄妹情、繼父給喬一營造的溫馨家庭環境以及郝五一和喬一閨蜜之間的難忘友誼等情感線索。這些支線都是根據原著真實故事進行再創作,還原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感情,不僅豐富了故事情節發展,其人物細膩的情感也十分打動人心,易使觀眾產生情感共鳴。
跨媒介視域下IP劇的發展在依托原著文本的基礎上,運用不同媒介打造豐富完整的故事世界以進行二次創作改編與發展。目前,青春校園IP劇在所有題材IP劇的發展中呈上升趨勢,但依舊存在著內容同質化、缺乏創意、改編能力水平較低、周邊產業鏈不完善等問題。且大多青春IP劇并沒有像其他題材IP劇一樣成為嚴格意義上的跨媒介敘事,只是在原著作品的基礎上對此進行了影像敘事的延伸與再塑造,如玄幻仙俠劇《花千骨》還將媒介敘事延伸到了同名游戲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