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超,李 藝,劉鑫智
(中北大學 藝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3)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時,對于精神上的需求也日益增長。讓孩子從小接觸音樂、學習鋼琴培養音樂愛好成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鋼琴作為藝術的代表之一也越來越受到許多學生和家長的喜愛。近些年來,隨著鋼琴學習人數的不斷增加,鋼琴考級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不同形式和種類的考級教材也是層出不窮,這使得鋼琴教育事業在我國發展得越來越快,在不斷提高人們的音樂文化素質的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音樂考級最早起源于英國,最早是由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于1889 年舉辦的音樂考試,后期聯合了其他音樂教育機構并演變成音樂考級制度,考級時主要以一種樂器為主。我國鋼琴社會考級是改革開放以后從香港傳入大陸的,最早的音樂考級也只分了三個級別。考級機構也從最初的中國音樂家協會,演變出成上海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皇家英國學院等不同地區不同教材的考級委員會。
舉辦考級的目的在于提高國民的音樂素養,促進美育事業的發展。但隨著考級的不斷推進與發展,也暴露出很多問題,例如:學鋼琴一定要考級嗎?琴童真正的演奏水平可以用晉升級別來衡量嗎?有些孩子為什么通過了很高的級別,但是除了考級作品之外什么都不會彈?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基于個人的陪練經驗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了鋼琴考級給琴童們帶來的益處與弊端。
首先是益處,對于琴童來說,考級提高了孩子學琴的興趣,為孩子學習鋼琴提供了動力。當拿到合格的考級證書時,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肯定,覺得過去的努力是有意義的,并會增加他們的信心和興趣,從而投入下一階段的學習之中。定期的考級能夠不斷提高琴童對于鋼琴學習的能力。此外,在考級前快速進入備戰狀態,也使得琴童的意志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其次是弊端,隨著熱衷考級的音樂愛好者不斷增加,各個地區出現了不同種類、不同方式的考級活動,家長盲目地把考級看作衡量琴童練習水平的一種標志。在人們供不應求學習鋼琴的情況下,由于教師資源缺乏,許多非專業的老師無證上崗,造成了師資力量良莠不齊,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1.鋼琴教育背離初衷,重“考級”輕“藝術”
鋼琴考級的初衷是為了提高人們的審美意識、藝術素養和能力。但是,“鋼琴熱”的出現卻使鋼琴考級與其初衷背道而馳。以鋼琴考級為培訓目的的機構日益增多,學生學習的重點也都放在了考級上,并且也只以考級為目標來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而考級內容也只是機械化地要求學生能夠將考級曲目彈熟練就可以了。在對于樂曲知識點的講解、作品的情感處理以及孩子們的音樂理解、創造方面有很大的欠缺,忽略了孩子們最初學習鋼琴的目的,即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提高他們的藝術審美能力。
2.機構組織不規范,教育培訓功利化
鋼琴考級在剛建立的時候,對于學生演奏水平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通過考試的人數也相應較少。由于現今考級機構種類繁多和考級機構的普及化,培訓機構也相應地有所增加。雖然每一個考級機構的考級內容大致相同,都是對琴童演奏水平的檢測,但是每個機構的側重點還是會有所不同,導致衡量標準也有所差別。這樣就使得越來越多的鋼琴組織機構加入考級的行列里,過度宣傳考級的重要性,誤導家長們認為考級是琴童學習鋼琴的必經之路,而考級的成績則是學生學習鋼琴的唯一目標和方法。
3.師資力量參差不齊,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鋼琴教師是指引琴童們走向新一代音樂家的指路明燈,鋼琴學習需要老師耐心的指導和學生的不斷練習相結合。考級機構的教材在不斷更新出版時會注入新的曲目內容。以上海音樂學院為例,它每一年都會出版新的考級教材,琴童可以自己選擇相同級別、不同的曲目內容。如果教師不能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便會造成師資力量落后的現象。有一些為了追求盈利的培訓機構,不僅沒有獲取相關的合格證,而且還聘請了專業不合格的鋼琴教師進行教學,在這些老師中,部分人可能不會教授正確的演奏技巧;有一些是本身專業沒有問題,缺乏責任心,這樣也不能算是合格的老師。
4.家長對學習鋼琴不了解,學習音樂片面化
對于沒有過多接觸音樂的家長來說,他們大多數認為孩子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只要會把一些通俗易懂的音樂歌曲完整演奏下來就已經很出色了。這一幕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會上演:不拿孩子的基本功來衡量其學習鋼琴扎實與否,而是從功利性的角度盲目與其他孩子做對比,從而忽略了鋼琴豐富孩子的感情和塑造其價值觀的作用。鋼琴考級背離初衷,成為家長炫耀孩子的資本。對于琴童來說,長期學習一首樂曲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容易讓他們產生厭倦和疲憊感,家長沒有過多地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忘記了讓孩子學習鋼琴的初衷——為了豐富孩子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
學習鋼琴的初衷是提高音樂素養,應該從對曲目量的累計、樂曲背景了解、演奏技巧以及對樂曲情感的理解和表達等全方位的掌握來討論,而不是為了考級進行鋼琴教育。首先要避免一些家長過于功利化地讓孩子學習鋼琴,相關部門要注重和規范考級制度,把握好鋼琴考級制度引發的經濟效益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從而使鋼琴教學質量的提高成為考級的重點。其次,在考級過程中,在選擇優秀的鋼琴教師作為考官的同時要做到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琴童,使考級過程透明化,讓家長和老師能直觀地了解到琴童學習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從而更好地促進琴童的學習,明確老師的教學方向。最后,為了避免出現琴童為了考級而考級的現象,應該加強他們對于樂曲的積累,可以及時出版一些新的考級教材。對于年紀比較小的琴童,還可以編寫一些帶有生動圖片的教材,提升孩子學琴的興趣,幫助孩子加強對于樂曲的理解,而不是盲目地練習。
對于“考級熱”的影響下,許多培訓機構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為了能夠招收到更多的生源,經常可以看到有些琴行或學校打著“包過”的幌子來迷惑家長。這樣的鋼琴學習失去了原有的意義,造成了市場的混亂與惡性競爭,也給一些正規的鋼琴學習機構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對于這樣的考級培訓機構應該進行嚴格的檢查,解決家長過于看重考級的思想,還琴童們自由、輕松學習鋼琴的凈土。通過規范教育培訓機構,既維護了專業鋼琴老師的利益,也促進了孩子們的身心發展。
針對師資力量的質量,首先需要對鋼琴教師進行嚴格的把關。要對鋼琴專業的老師不定時地進行考試和抽查,定時為他們進行相關的培訓,對于新出的考級教材進行講解,各地區老師可以相互學習,以提高專業演奏能力和教學能力,可以有充分的教學管理經驗適應知識時代鋼琴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其次,針對現階段鋼琴教育機構和鋼琴老師的情況,要進行法律、法規的規范和約束。對待從事鋼琴教育者,要有嚴格的標準來評判其是否為一名合格的鋼琴老師,并對這些老師進行有效的管理,使教育師資力量更加雄厚,在提高師資力量的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練琴效果。只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我國的鋼琴教育事業才能更上一層樓。
學習鋼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練琴占據了琴童們大部分的時間,而且對于孩子們也是一種挑戰。他們需要堅持不懈,才能克服難關。因此,不論是懷著什么樣的目的去學習鋼琴,家長要有耐心,言傳身教,不能為了學習鋼琴而進行學習。要讓孩子有堅持的動力,使琴童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學習鋼琴中找到樂趣,從而提高他們的藝術審美。
鋼琴考級是檢驗琴童的一種方式,但鋼琴考級的目的并不在于“考”本身,而在于培養琴童的藝術審美。這需要學生、教師、家長、社會的共同努力,以一個積極的心態、正確的價值觀來對待鋼琴教學,從而使琴童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找到快樂,通過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提高自己的審美意識,并且通過考級磨練自己的意志力,在臺上表現自己,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最終通過對琴童的演奏做出合理的評判,不斷提高琴童學習鋼琴的興趣,培養出一批合格的音樂愛好者,為我國的藝術事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