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旋
(甘肅省演藝集團敦煌藝術團 甘肅 蘭州 730050)
舞蹈和雜技的表演都屬于人體藝術表演,這兩者結合人體美學,展現出了輕、柔、美、險、驚、奇等特點。因此,將舞蹈和雜技融合在一起,使得表演不僅具有厚重感,同時也能在驚險刺激中展現出柔美性,實現兩種藝術的水乳相融、融會貫通,從而使舞蹈和雜技藝術更具有表現力。
我國的雜技表演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相關研究表明,舞蹈起源于人們的藝術形式,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通過肢體來表達自己想要的內容進行情感的交流,所以舞蹈要比雜技表演的歷史更加悠久。在遠古時期,人們進行舞蹈動作主要是為運動、求偶以及社交禮儀所用。因此,舞蹈動作中含有一部分雜技樣式和元素。現如今在眾多藝術表演形式中,各種千姿百態、形形色色的雜技表演和舞蹈表演進行著相關的實踐,人體的藝術表達形式也在不斷地完善。但由于當今各種文化元素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沖擊,人們的審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舞蹈藝術和雜技藝術在受到西方文化藝術的沖擊后,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光輝色彩,這就需要我們將舞蹈和雜技進行融合,從而有利于推動兩者的發展。
舞蹈和雜技的表演藝術都屬于形體運動,具有相似的物理性。在舞蹈和雜技藝術表演中,由于受到人體力學的制約,需要利用人體各個器官的靈敏度和柔韌性用來完成技藝動作,所以在創作和構思相關作品的時候,需要重視舞蹈和雜技的時空性。在人類發展歷史中,舞蹈和雜技經過相互交融、互相借鑒,從而實現各自的發展。我們從很多舞臺表演藝術可以看出,很多舞蹈的表現形式、表演技巧和雜技表演藝術具有共性特征,比如我們常見的舞蹈類型——陜北的秧歌、蒙古舞等。而在雜技表演中,也對舞蹈表演有所借鑒,依靠人體的軀干運動進行活動,從而使舞蹈藝術和雜技表演藝術緊密相連、交相輝映。隨著舞蹈和雜技藝術的不斷發展,產生了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舞蹈和雜技這兩種藝術也不斷得到豐富和完善,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在雜技表演中,雜技技巧作為表演的核心內容,通常具有較高的危險性,但同時也伴有賞心悅目的審美效果。在雜技表演中,如果只貫穿高難度的動作,而忽視藝術的觀賞性,那么雜技表演就失去了自身的魅力。所以,在雜技表演藝術中融入舞蹈藝術、借鑒舞蹈藝術的美學,有利于提升雜技表演的視覺效果。在雜技表演中融入舞蹈藝術,使兩者在相互交融中展示出一種全新的藝術,可以更好地烘托雜技的藝術品格,使雜技藝術呈現具體的情景和表達意圖,促進節目意境和境界的提升。
舞蹈藝術和雜技藝術都是利用人體的動作進行藝術表演,雜技和舞蹈最大的區別在于表現出來的人體美學特色不同。舞蹈通常用以塑造各種不同性格的人物,而雜技則是利用軀體的高超技能展示出驚心動魄的表演,在舞蹈和雜技藝術中,同時也塑造了不同的人物角色和情感。與此同時,在當今很多流行的舞蹈中,如街舞、拉丁舞、芭蕾舞等,都具有各自獨有的特點。如果將這些舞蹈的特長與雜技融合在一起,不但可以美化雜技表演,同時也能使藝術表現效果得到觀眾的認可。
將舞蹈和雜技進行有效融合,可以增強舞蹈和雜技的藝術形式美,有利于充分展示表演人員的藝術表現力和作品的感染力,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形體特征、動作風格、藝術情境等方面,將舞蹈和雜技的特征和共性體現出來,這也是舞蹈和雜技自身的形式所決定的。舞蹈和雜技的表演過程還可以利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從而展現出舞蹈和雜技所蘊含的思想和文化內涵。
首先,舞蹈和雜技的表現力不同。雜技追求的是高難度、高驚險、魔幻,而舞蹈則是用肢體語言表達人的情感和內涵。其次,舞蹈和雜技體現了不同的審美觀念,是不可互相替代的。最后,兩者是互相借鑒吸收、兼容互補的關系。因此,不管哪種形式的藝術,都不能一味地盲目吸收其他藝術形式的特點,而是需要根據自身的風格進行篩選,從而實現以彼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通過互相借鑒吸收的方式,實現舞蹈和雜技的兼容互補,才能使舞蹈藝術和雜技藝術實現更遠的發展。
雜技從字面上就可直觀地體現出它是技藝的一種表演形式,是包含人體體能和技能的表演藝術。在雜技表演中,通常包括身體技巧、平衡技巧、變戲法、口技、車技等等不同的藝術技巧。雜技演員依靠身體或者借助相關道具去完成一系列高難度的藝術表演動作,從而使雜技演員不斷挑戰自我極限,以高難度的技巧和驚險的表演形式體現出雜技的智慧、力量和勇氣,展現人類高超的技術。舞蹈則是以人體的姿態動作和構圖作為藝術表現手段。舞蹈和雜技最大的區別在于表現特色和審美兩方面的不同,雜技塑造了不同的人物角色和情感,并不像舞蹈那樣注重情感發展,但舞蹈與雜技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中,這些藝術形式由于各自具有不同的獨特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段,所以交相輝映,進而促進藝術的繁榮。
由于雜技演員的特殊訓練,導致很多雜技演員普遍個子不高且肌肉發達,而舞蹈對于演員的身材要求又非常嚴苛,需要演員具有修長的體型,同時也要演員擁有有力的肌肉來完成舞蹈中的高難度動作。所以將雜技和舞蹈相結合的時候,就需要克服體型上的問題,使演員既具有良好的體型,同時也擁有強有力的肌肉。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對演員進行科學的訓練,使他們掌握核心的力量和平衡重點,從而擁有修長體型的同時也擁有堅實的力量。在訓練中,要注重演員的呼吸情況。由于在雜技表演中,需要屏住呼吸來完成雜技動作,所以雜技演員很容易將這種習慣帶到舞蹈表演中,這樣反而給舞蹈表演造成一定的負擔。所以在兩者相結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改變呼吸習慣,通過表演展現出演員的內心變化。
如果在表演中只注重對技藝的難度提升,而不注重表演給觀眾帶來的感官刺激,會使舞蹈和雜技的表演顯得單調異常。因此,將舞蹈和雜技相融合具有必要性。將舞蹈融入雜技中,可以增加雜技的美感;而將雜技融入舞蹈中,可以展現出舞蹈的力量美,從而能夠促進舞蹈和雜技更好地發展。在舞蹈和雜技的表演中,如果過于注重人物情感、性格塑造,而忽略雜技的藝術,會使雜技的內容與形式脫節;而在舞蹈中如果只注重力學美,那么會使舞蹈動作變得比較僵硬。因此,在舞蹈和雜技的融合過程中,需要把握融合的“度”。適度的融合是提升舞蹈和雜技的關鍵,融合力度過大或者過小,則會負面效應。
在舞蹈和雜技的未來發展趨勢中,舞蹈和雜技的融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將舞蹈和雜技進行融合,才能體現出與時俱進的特征,在舞蹈雜技表演過程當中,將更多的表演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通過擴展舞蹈和雜技的空間,有利于增強它們的表現力,從而提升觀眾的關注度。在雜技中融入舞蹈元素,可以使雜技的精彩程度增強,使人們認識到這兩種形式有著明確的藝術表現特征。著力培養演員的自身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是舞蹈和雜技融合發展的基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舞蹈和雜技未來的發展,從專業角度來看,會發現兩者的未來發展存在較大的困難,這是因為雜技動作本身對技巧要求就很高,舞蹈表演中想要加入雜技技巧,需要舞蹈演員經過無數次的訓練才能達到所要求的水平;而在雜技表演中加入舞蹈元素,需要雜技演員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體會才能掌握舞蹈中的基本要領。所以,舞蹈和雜技的融合是具備一定難度的。因此,在舞蹈和雜技的融合過程中,并不需要將舞蹈和雜技完全進行重合,只需要將兩者的優勢提取出來,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最終給觀眾呈現出完美的視覺盛宴,從而達到舞蹈和雜技的最終表演目的。
由于舞蹈和雜技這兩種表演藝術具有很多相似的特點,通過對舞蹈和雜技的融合,可以使藝術表現形式不斷得到創新和發展,提升舞蹈和雜技的觀賞性,給廣大觀眾呈現出精彩絕倫的文化藝術,對于推動舞蹈和雜技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將舞蹈和雜技藝術相融合,可以使舞蹈和雜技的觀賞性、時代性不斷增強,最終促進舞蹈和雜技藝術的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