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楠
(河南大學 河南 開封 475000)
《朱利烏斯·凱撒》這部歌劇是亨德爾在自己創作高峰期所寫出的一部帶有英雄主義色彩的大作品。這部歌劇的劇本內容是由海姆創作的,歌劇一共分為三幕。歌劇的故事取材于歷史上克里奧帕特拉與弟弟托勒密兩人之間為了爭奪權力而引發的一場戰爭,描述了在公元前48 年的埃及,羅馬軍人凱撒同古埃及王室的克里奧帕特拉相愛,并幫助她戰勝她的弟弟托勒密最終取得王位的故事。《我哭泣,為我的命運》這首詠嘆調出現在整部歌劇中的第三幕。當所有人都認為凱撒已經身亡,克里奧帕特拉也被與自己爭奪王位的哥哥托勒密關在牢獄中,科涅利婭和塞斯托也不知道身在何方的時候,克里奧帕特拉認為不會有人來解救自己,絕望的唱出《我哭泣,為我的命運》這首詠嘆調,感嘆自己悲慘的命運。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處在文藝復興時期和古典音樂時期中間的一個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單一但又顯得樸實的音樂比較起來,巴洛克時期的觀眾則更加注重和崇尚奢華但又不失絢麗的音樂。亨德爾為了順應當時時代背景和社會背景發展的趨勢,為了使觀眾更容易融入到自己的音樂中并取悅觀眾,在創作歌劇的時候也會運用同這個時期其他作曲家一樣的寫作特征,但在亨德爾的歌劇中還是會充滿著極具風格特色的一面。
《我哭泣,為我的命運》中的宣敘調出現在整首曲子的第一部分的前12 小節,詠嘆調是在整曲第二部分出現,是一個進入到ABA 結構的反復三段體的形式。其中A 段一共47 個小節,B 段共22 小節。《我哭泣,為我的命運》中宣敘調是女主角克里奧帕特拉運用緩緩推進的敘說的方法將整個故事拉開序幕,為第二部分的詠嘆調埋下了伏筆。詠嘆調中的歌詞“我哭泣,我悲傷啊,為我的命運,我那殘酷悲慘的命運,如果我還能生存”,這是照應之前宣敘調所描述悲慘命運的哭訴。在第二部分詠嘆調A 段的歌詞中“我哭泣,為我的命運,我的殘酷悲慘的命運”在段落中反復出現了三次,“只要我還能存活”在段落中出現了四次,“我傷心”也出現兩次,這些足以表達出失去一切后的女主人公,在囚禁的監獄中,痛苦絕望,無奈又悲憤的情感,把自己內心所承受的壓力和對未來哪怕有一絲絲的希望表現的淋漓盡致。段中也是重復出現精悍短小的歌詞,其中“我死去后,我也絕不會甘心”在段落中出現兩次,“讓他永遠不得安寧”在段落中出現四次,表現女主人公克里奧帕特拉強烈的自己就算死也絕對不會讓仇人得到安寧的憤恨之情。
1.曲調特色
這首詠嘆調是由兩部分所構成。第一部分的宣敘調為D 大調,共12 個小節。第二部分的詠嘆調是ABA結構形式的再現三段體,A 段為E 大調,共有47 個小節。B 段一共有22 個小節,其調性是升c 小調。反復的A 也是E 大調。由于亨德爾所處的巴洛克時期是復調向主調的過渡時期,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體現,主調的運用把音樂表現的簡單明了,這樣的曲調形式將主人公的情緒展現的酣暢淋漓,自然也將觀眾情緒帶入劇情中去了。
2.旋律特點
在第二部分詠嘆調中A 樂段的旋律整體的音階趨勢是呈下行的,將歌詞所描述的悲慘明確的展現了出來,曲調聽起來也十分悲傷,其中運用到了附點節奏,能更加充分的體現出主人公悲傷的情緒,這期間又夾雜著對未來的渴望。B 樂段從開始的大調3/8 拍子轉到了小調的4/4 拍,這也是亨德爾在創作手法上的又一突破。這樣的轉變更加有利于女主角的情感表現,從開始對命運的悲嘆和期望到對命運的接受和絕望。
3.速度節拍
速度和節拍是一首作品的根基,準確的把握它們能使音樂聽起來更加的流暢。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風格有著既復雜又多變的節奏特點,演唱者演唱的時候要嚴格遵守這一特點,不要打破這樣的風格。《我哭泣,為我的命運》這首作品中的宣敘調的節奏速度是以4/4 拍子緩緩推進的講述故事的方法,表現女主人公被囚禁后對生活失去信心和對未來失去希望。詠嘆調中A 段廣板3/8拍的形式出現,第一拍的頭半拍是以弱起節奏的形式出現,速度緩慢體現出克里奧帕特拉在悲痛的敘說自己悲慘的故事。B 段是以變快為小廣板速度的4/4 拍呈現,情感的表達在最先開始的基礎上再次加深,表現女主人公內心變化的一個過程。最后又回到3/8 拍。作品中還出現了少量弱拍起音的節拍,這樣的出現也是巴洛克時期音樂特有的風格。
巴洛克時期亨德爾在歌劇創作中大膽運用華彩樂句,這也成為他歌劇創作的又一大特色。這時需要演唱者在速度跟上的同時要非常清楚的唱出每一個音符的高低,還要賦予聲音靈活性。在作品中,快板部分“agitero”展現了花腔炫技般華麗樂句的延伸,把整個作品情感推向高潮,表現出女主人公在自己被囚禁并且失去一切后即便死去也不會甘心,自己的靈魂要讓暴君永遠得不到安寧的宣泄和掙扎。華彩樂句是聲樂技巧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在開始訓練的時候,首先要把每個音符之間的音程關系唱準確,這時氣息的運用也是至關重要的,需要做到不憋氣,連綿不斷的把聲音輸送出來,加上橫膈膜的快速收縮,使得氣息被一股股的推送出來。速度上需要我們在課下練習的過程中,首先在一個單音上練習跳音,讓聲音變得更富有彈性和清晰,隨后開始加快速度。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將這個長樂句分為若干個小組,分開練習,唱的滾瓜爛熟之后再將各個小組之間的音符連起來。不能操之過急,每天積累找出經驗。
連綿不斷的音樂能將情感推向最高潮,華麗的樂句應該連綿不斷一氣呵成的展現出來,在演唱作品的時候可以在a2 處換一口氣,這時換氣的過程中應該做到偷換氣,不能過于明顯,應該做到很輕松很自然的將長樂句展現出來。
這首詠嘆調運用了很多次跳進音程,這也是作品的風格所在。在演唱跳進音程的時候演唱者應做好充分的準備。“fichevi tain pettor vro”中出現九度的上揚大跳,在唱低音時要打開喉嚨為高音的出現做鋪墊,“vi”適度打開,這時候不能出現從低音滑向高音的情況,保持狀態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在這些都準備好的狀態下,氣息的支撐也是不可缺少的,沒有氣息支撐,聲音聽起來就不那么的集中,所以在歌唱跳進音程的過程中氣息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氣息是歌唱者在演唱一首作品中最基本的來源,沒有氣息的支持,歌唱就不能持續下去。在《我哭泣,為我的命運》中出現很多音高在中聲區的長樂句,演唱長樂句的時候氣息的支撐就非常重要,這也是這首詠嘆調的難點之處。
詠嘆調中還出現持續音,“spettro”就在一個持續的高音中出現,這時歌唱者應該深吸一口氣,把氣息吸到胸腔,喉頭要穩定不能提上去,發出自然的聲音,不需要過多用力推動。在作品中除了聲音和氣息的控制,情感也是音樂表達中不可缺少的一劑調味品。
聲音是歌唱的前提,聲音是情感表現的基礎,是聲樂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點。擁有好的聲音技巧能夠使自己在歌唱情感表達時更加容易一些。由此可見,聲音是作品中表達人物情感的基石。
宣敘調中運用敘說的方法拉開故事的序幕,演唱者應該把自己整個融入到作品中,用心去感受女主人公認為心愛的凱撒已經身亡,自己也即將等待死亡來臨時內心的惶恐不安和一絲絲絕望。詠嘆調A 段中,聲音要細膩,不能因為女主人公的悲痛和絕望而運用過于夸張的演唱方法,應將聲音的強弱和音的高低把控好,把內心的情感融入到歌唱的聲音中。B 段中,先以強拍出現,女主人公的情感轉變為對命運的接納和低頭屈服,心痛到甚至絕望,但她對于暴君決不屈服,死后也要讓自己的幽靈使暴君不得安寧,她對自己殘酷的命運憤恨但又沒有力氣再去掙扎。這時聲音應該更加有力量,但不能過分張揚,不能使聲音受到情感的束縛,特別是長樂句。聲音不單是簡簡單單就能表達出來的,而是聲臨其境中附帶出來的,演唱作品的時候應做到情與聲合一,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作品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了解作品,走進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和所要表達的人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