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瑾
(佳木斯大學 音樂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0)
20 世紀俄羅斯音樂文化呈現出民族化、多元化等藝術特點,音樂藝術作品創作布局合理、節奏自然流暢,且能夠展現俄羅斯人民的民族精神與愛國情懷。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世界文化向著交流融合的方向發展,不僅拓寬了俄羅斯音樂文化傳播范圍與路徑,提高了俄羅斯文化的影響力,對于我國黑龍江音樂文化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俄羅斯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較強的民族性和藝術性,無不體現著真誠、渾厚的特點。其音樂藝術形成主要受歷史條件的影響,追其根本,俄羅斯是一個悲劇性和戰斗性民族,這使得悲劇成為當地音樂創作的重要特色,如俄羅斯著名音樂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常見悲劇色彩。俄羅斯屬于戰斗民族,他們的音樂作品中也體現著當地人民頑強奮斗和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如《天鵝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作品,充分展現了俄羅斯人民的民族精神。同時,俄羅斯人民的民族意識很強,不僅表現在愛國熱情方面,也體現在對音樂文化的認同方面。以《圣戰》為例,這首作品突出了俄羅斯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并以室內音樂、交響樂及歌劇表演的形式演繹出來,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此外,俄羅斯音樂作品中還具有強烈的代表性,比如在《長夜的寂靜里》這首作品中,不僅帶有俄羅斯民族韻味,整首歌旋律優美,節奏自然流暢,無論是整體布局,還是和聲、音色、樂器等方面,都處理得極其自然,這種高超的音樂創作技巧與表演形式,對俄羅斯音樂文化傳承與傳播,乃至對于世界各地音樂文化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
器樂化音樂文化在俄羅斯音樂文化中占據重要位置,主要是指借助特色音樂樂器進行藝術表演,比如較為知名的手風琴演奏形式。20 世紀以來,手風琴演奏伴隨世界文化不斷交流、融合與發展傳入國內,使黑龍江地區音樂文化及音樂教育也受到俄羅斯手風琴音樂教育的影響,音樂教育家將手風琴演奏融入音樂教學中,擴充了音樂教學內容,為黑龍江地區音樂教育事業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演奏家。現階段,黑龍江多次舉辦手風琴賽事,吸引國際選手紛紛參與,使得手風琴教育文化作為音樂基礎教學在黑龍江普通學校音樂教育中廣泛普及,當地各市區還會不定時舉辦各級中學手風琴演奏大賽,鼓勵學生學習手風琴音樂文化,掌握不同樂器的演奏技巧。同時,除了手風琴樂器演奏外,受俄羅斯音樂文化傳入的影響,黑龍江音樂文化在小提琴和小號等樂器演奏方面也逐漸深入發展,部分學校已將這些樂器融入學生音樂教育中,多方面發展學生的學科優勢,為黑龍江音樂教育事業譜寫新篇章。
俄羅斯音樂文化對黑龍江音樂文化的影響,不僅局限于促進黑龍江音樂教育發展方面,也豐富了黑龍江本土音樂文化的內容和形式,滿足人們對音樂文化多樣化的心理需求。例如,20 世紀俄羅斯指揮家為黑龍江交響樂團成立捐助資金,并參與交響樂團成立及組織等活動,助力黑龍江音樂文化發展。20 世紀中國人受俄羅斯僑民影響與帶動,組織哈聲樂團,以桐木管樂器為主要演奏工具,同時配備小提琴民族樂器,創新了黑龍江樂團演出形式。此外,20 世紀初俄羅斯商人在華修建了商務俱樂部,如黑龍江哈爾濱科學宮,經常在哈爾濱科學宮中舉辦音樂會以及歌曲演出等音樂活動,邀請眾多聽眾,既拉近了演奏家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也增進了觀眾對俄羅斯音樂文化的了解,對黑龍江音樂文化前進與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俄羅斯聲樂文化發展歷史悠久,且在世界各地享有較高的聲譽,尤其是俄羅斯民族音樂,因其節奏富有律動性、旋律和伴奏配合度較高,深受各地人民喜愛。如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等,創作了大量的藝術歌曲,巧妙融合了音樂藝術與表達技巧,在原有音樂文化基礎上不斷升華,這對黑龍江音樂文化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一是黑龍江地區某些表演機構會積極吸取外來優秀文化,精選經典的俄羅斯民族音樂曲目或者藝術性較高的歌曲作為演出曲目,吸引眾多聽眾,不僅為俄羅斯音樂文化在黑龍江地區傳播創造了條件,也豐富了黑龍江藝術演出機構的音樂播放內容,展現不同地區的音樂文化特色,突出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特點,讓當地人了解俄羅斯音樂文化,學習俄羅斯音樂文化。二是黑龍江地區眾多學校逐漸重視音樂教育,將俄羅斯經典音樂曲目納入音樂課程教學中,以俄羅斯歌曲作為教學的主要對象,帶領學生鑒賞和分析歌曲的藝術性,深入挖掘歌曲創作價值,使俄羅斯音樂文化在各個教育階段全面傳播,影響黑龍江音樂文化發展。
20 世紀俄羅斯音樂文化融入黑龍江音樂文化中,對于黑龍江音樂教育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其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俄羅斯地區豐富的音樂文化很大程度得益于家庭環境的熏陶,絕大多數俄羅斯家庭比較重視音樂教育,注重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良好的家庭音樂教育中提升音樂知識與技能,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比如,俄羅斯家庭生活中通常會聘請音樂教師對孩子進行教育指導,讓孩子接受全面且系統化教育,使孩子能夠熟練掌握各種樂器演奏技法及音樂表演技巧等。為了增強孩子對音樂文化的興趣,也會帶孩子參加音樂演出活動,如歌舞演出、鋼琴演奏比賽等。20 世紀起,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促使俄羅斯音樂文化融入國內教育領域,黑龍江地區多數家庭不再局限于對孩子進行文化知識輔導,更加傾向于促進孩子全方面發展,尤為注重對孩子德智體美勞五位一體化教育,不僅在教育形式上效仿俄羅斯家庭教育方式,更是聘用俄羅斯音樂教師對孩子進行教育輔導,充實家庭教育內容,使孩子在系統化的家庭教育中接受更加專業的教育指導,為黑龍江地區音樂教育事業創造有利條件。
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黑龍江地區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受當地音樂文化、俄羅斯音樂文化以及日本音樂文化的影響較為明顯,在眾多外來音樂文化的影響下,俄羅斯音樂文化融入十分重要,在推進黑龍江地區音樂教育事業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俄羅斯語言在普通學校教育教學中比較流行,尤其一些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為了達到教育目的,讓學生掌握俄羅斯民族獨特的語言,通常會將音樂教育與課程教學相結合,以演唱俄羅斯歌曲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俄語,這也使俄語在普通學校中廣為流行,引起更多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此外,俄羅斯音樂教學模式對于黑龍江地區普通學校音樂教學課堂模式構建具有重要影響,比如俄羅斯音樂教學中通常會采用強制實施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系統化教學,在嚴抓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與提升,并在俄羅斯音樂教育中取得了有效的成果。目前,黑龍江地區普通學校在音樂教學中積極應用強制實施教學模式,對現行模式進行改進,重點突出音樂教學的專業性與職業性,通過系統化的教育教學,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俄羅斯僑民中有享譽世界的音樂家,這些音樂家不僅具備高超的藝術表達能力,還掌握先進的音樂演奏及演唱技巧,在20 世紀,俄羅斯僑民將音樂文化融入黑龍江地區,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黑龍江音樂文化發展,加快推進黑龍江音樂文化國際化發展進程。這些僑民尤其注重音樂教育,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建立多所音樂學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音樂專業課程,采用俄羅斯皇家音樂學院的音樂教學方式,全面培養音樂教育人才。同時,俄羅斯僑民在黑龍江成立了音樂訓練班,以講授西方宗教音樂為主要教學內容,旨在豐富黑龍江本土音樂文化,讓學生在學習與訓練過程中,深刻理解音樂文化知識以及藝術美學觀念,促進黑龍江音樂教育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20 世紀俄羅斯音樂文化有其獨特的魅力,其傳入我國黑龍江地區,對于黑龍江本土音樂文化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不僅表現在聲樂文化與器樂化音樂發展方面,在音樂教育發展中也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使學生在俄羅斯音樂教育模式中接受系統化和專業化的音樂教育,讓學生全面理解音樂文化知識,提升學生的美學觀念和藝術素養,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音樂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