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榕蔚
電視民生新聞基于大眾的日常生活和群眾視角獲取素材,其內容與人民群眾有切身的利益關系和緊密聯系。在互聯網傳播平臺之上,隨著技術發展的推進,新興媒體不斷搶占著傳統媒體的市場份額,但這并不意味著新型媒體最后會取代傳統媒體。它只是對于現有的媒介市場資源進行重新分配,同時與更多的傳播要素和社會要素形成新的關聯,并在這種關聯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媒體融合。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可以由網民自己制作且產生互動的,并且能夠在互聯網即時傳播的一種內容形式。隨著視頻制作門檻的降低,網絡的提速以及移動終端普及,內容簡單、節奏感強、制作簡單的傳播內容逐漸獲得各大平臺、用戶和資本的青睞。快手是當下比較流行的短視頻APP,常見的還有抖音、火山小視頻等。用戶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在這些視頻平臺上傳自己的內容,也會在視頻平臺上觀看他人上傳的內容并進行互動交流。視頻內容涉及民生、生活、娛樂等方方面面。
相對于短視頻內容的開放性和多元性以及觀看的隨意性,傳統的電視民生新聞則受制于固定的播放形式(播放時段),以及播放內容的相對單一化。同時在面對熱點話題時,傳統媒體的時效性總是要落后于“人人都擁有麥克風”的新媒體平臺。新聞的最終目的是要服務于人民大眾的,讓民眾獲取與自己日常生活休戚相關的信息。傳統媒體只能單向地發送信息,不能及時得到受眾的反饋。由于傳統媒體排版周期的限制,也會相應導致信息的滯后性。新媒體的優勢則體現在其時效性、互動性、海量性,因此,傳統媒體在進行新聞播報的同時采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及時的補充與互動。
短視頻社區的新活力(傳播者以及媒介本身)。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與消費下沉,快手作為受眾記錄和分享生活的短視頻社區的短視頻主要是普通用戶的日常生活敘事。2020年1月6日,抖音發布《2019抖音數據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躍用戶數已突破4億。抖音CEO張楠表示,“4億是一個新的開始,抖音會繼續努力做好記錄和分享,讓更多人看見更大的世界,也讓更多人被更大的世界看見,真正成為‘視頻版的百科全書’。”由此得出結論,短視頻已經成為當下用戶獲取信息,滿足娛樂和交往需求的重要方式,更是人們自我表達和展現個性的重要渠道。
小鎮百姓的萬種生活(傳播內容)。戈夫曼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中所提出的那樣,個體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是有目的性的“表演”,“用以維護個體在他人面前造成的印象”,“向世界展示自己更好的或理想的一面”。無論是美麗時髦、個性張揚的時尚者的形象;還是無所適從、叛逆自嘲的放逐者形象,以及辛勤工作、充滿理想的勞動者形象……比如快手中的“奧利給”大叔黃春生。視頻中的“奧利給”大叔總是精神飽滿,每天都在浮夸地喊著積極向上的口號。在外人看來他的行為似乎無法理解,過于浮夸讓人以為他是在博眼球。真實的大叔家里有生病的弟弟和年邁的父親,家徒四壁,但他依舊好好生活,他每天喊的口號看似雞湯,實際上是他在鼓勵自己勇敢生活。大叔這樣努力生活的人應該被尊敬、被看到,大叔的一聲聲“奧利給”,是他努力生活的見證。
看見每一種生活從受眾方面(接近性、娛樂性)。快手的廣告語是“看見每一種生活”。記錄生活本身就是人們的樂趣所在,快手用戶將自己的生活片段上傳之后下面常常會有一些評論和點贊,而這些互動就是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評論的發布者可能是他們現實中的朋友也有可能是誤打誤撞闖進他們生活的陌生人,善意友好的評論往往更能讓人體會到分享生活的快樂。制作視頻的低門檻也意味著制作者的非專業性,因而視頻畫面并不精美,卻能透露出生活的質感,受眾也愿意接受,因為大家都是普通人,越是這樣簡單樸素未加修飾的視頻反而更能打動人。
周天送是土生土長的張家界人,在當地從事導游行業,目前他在快手有近120萬粉絲。他表示,快手已經成為他業績提升的有效工具,通過快手平臺他的游客數量比之前增加了50%左右,有時候發送一個視頻會有幾十人咨詢。他們被周天送發布的視頻吸引而來,并將滿意的旅行體驗分享給周圍的人,形成口碑傳播。他也因此通過平臺幫助到了很多想要舒適、省錢地把張家界美景玩遍的人,自己的收入每個月也有一萬元的增長,實現了旅游脫貧。火爆網絡的“精致貨車司機”,他一邊開著大卡車一邊帶著烤箱,在休息期間自己烤點小肉喝點可樂。因此也被網民戲稱為“精致男孩”“真人間美食家”。視頻當中凌亂的背景透露出真實,貨車大哥的“精致生活”也顯示著他的辛勤工作。他的努力生活、他的倔強不屈,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無論是享受還是勞動,一切都是值得的。無論每一種平凡普通的生活,在快手這個平臺上被傳遞出來,都讓人們感受到生活的偉大,人雖渺小但都生生不息。
讓“民生”被看見。短視頻正在改變人們的休閑方式,也在改變著一些人的人生軌跡。農民這一群體是手捧黃土、靠天吃飯,倘若哪一年雨水氣候的不合適,或者交通運輸的阻塞,更或者天高地遠的信息閉塞,都會導致農副產品的銷售受阻,農民們辛苦一年的成果可能就會因此壞在地里。然而,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村真實生活被人們上傳到互聯網,同時也被人們在互聯網上接收,這其中的時間差與地域差就被忽略了,人們可以天南海北看著農村真實生活,可以了解到農民的真實需求,以及正確地去幫助他們。
去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不少疫區的農副產品均呈現滯銷狀態,而有一些農戶則在疫情期間通過快手拍攝自家農副產品滯銷的視頻,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注意到這個亟需解決的民生問題。隨后各大傳統媒體也紛紛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并進行了報道。同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積極報道了快手在疫情期間展開的助農行動,隨后《新聞聯播》根據防控疫情需求進行了相關報道。快手平臺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并發布快手教育生態“春耕計劃”。快手采用視頻在線教育的形式上線了一系列農技類教程,提供給農戶學習,同時為了保證效益,快手又給予了5億元流量來助推“春耕計劃”。
讓媒體成為“新農具”。短視頻作為新型媒介載體依托著我國移動互聯網極速發展的當下,正在爆發巨大能量,能夠為眾多行業注入新活力。短視頻平臺作為鄉村振興的“新農具”,為脫貧攻堅事業提供了生動案例。快手上的內容創作多數是UGC,但正是這種辛勤工作、追求理想的勞動者的形象才吸引當代受眾的目光。快手用戶“愛笑的雪莉吖”是個來自貴州省天柱縣雷寨村,出生于1998年的侗族小姑娘——袁桂花,她在快手上已經擁有300多萬忠實粉絲。起初她在快手上傳原生態的鄉村生活,并且與粉絲進行有溫度、有真情實感的互動,并建立建立相互的信任。之后袁桂花在視頻中推銷家鄉特產,并且在血藤果種植園中直播鄉親們一起勞作的場景。視頻當中,沒有技術的美化,沒有拍攝的技巧,有的只是平凡農民的“汗滴禾下土”,而正是這種以“溫度、忠誠度、信任度、真實度”為基礎的視頻,幫助了農民實現更高效的獲益和更廣泛的商業價值。
2019年4月,快手攜手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等20多家官方機構,共同舉辦了“福苗計劃”2019春季專場活動。活動中,97位主播、475場直播,售賣了來自全國38個貧困縣的76種優質山貨。傳統媒體也經過特別策劃專門報道了這一新聞。
加強合作,做有深度的民生新聞。新媒體平臺上的視頻是依靠用戶自己生產的,用戶的喜好、風格、技術、受教育程度、觀看視角等都決定著視頻內容。新媒體平臺不會去判斷這些內容,僅僅只是根據用戶上傳的指示而不斷增加平臺內視頻數量。不能忽略的是,有一部分視頻中所呈現出內容是不真實的,是拍攝者用來嘩眾取寵的,內容低俗毫無價值可言。用戶作為非專業拍攝者,他們在對一個事件進行拍攝以及評價的同時,視頻的視角是發布者的視角,視頻中的事件是片面的,是缺少完整性的,僅僅通過視頻,人們很難獲取事件的真相。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恰好可以彌補新媒體的缺陷,可以利用這些短視頻,實現從新媒體內容當中選題,關注民眾所關注的事情,幫助民眾解決他們的問題,通過多面取材、記者調查、追蹤報道的方式很好地處理這些事件,給民眾答復,促進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