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湖南”湘潭頻道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曾佰龍
市州頻道的日常管理是實現縣級融媒體功能設計與省級報媒“中央廚房”融通的關鍵一環。目前各個省都在打造、完善“中央廚房”的新編審機制,以打通省、市、縣三級信息鏈接的快速通道。由于新媒體的發展,信息編審數量較之傳統媒體,呈幾何式增長。為確保輿論導向和新聞信息質量,新的編審機制需要建立起來,以打通省、市、縣三級媒體業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新湖南”湘潭頻道的內容生產,部分來自分社記者的自采稿件,絕大部分來自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記者,或是各行各業的通訊員,稿件內容五花八門,質量參差不齊,給編審帶來巨大壓力。為此,“新湖南”湘潭頻道在新媒體編審機制上進行了探索。
“新湖南”湘潭頻道下設岳塘區、雨湖區、韶山市、湘潭縣、湘鄉市等5個縣(市、區)分頻道,湖南日報社湘潭分社負責分頻道的日常編審工作。“新湖南”湘潭頻道運行以來,由縣(市、區)以及市直各單位提供新聞,新聞信息量大面廣。這種新的新聞信息流通模式,促使傳統新聞稿件的采、寫、編、發流程發生改變。以往是記者直接到現場進行新聞采寫,再發給編輯編審。融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通訊員,龐大的通訊員隊伍代替了記者的現場采訪,存在專業記者“缺勤”新聞現場的問題。“新湖南”湘潭頻道緊扣對內對外兩條線,不斷細化采、編、審、發操作細則,優化新聞生產的內外部環境,構建起“由我主導”的網絡生態,記者現場“缺位”用規范來“補位”。
按照“新湖南”總部的媒體功能設計,“新湖南”湘潭頻道定下規范:首頁稿件設置要求以地方中心工作報道為主,同時抓取域內全局性的重大政策、實踐性新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以及與用戶關聯度高的重大民生新聞;轉發國內、省內規定動作稿、《湖南日報》《人民日報》以及新華社重要評論等。同時兼顧稿件的貼近性、新聞性、動態性原則,勾選各個縣(市、區)頻道最具新聞價值的新聞稿件以及熱文、美文,24小時隨時更新。為提高“新湖南”湘潭頻道的實用性,增強用戶黏度,推出招聘、招考信息、實時路況、生活提示、天氣預報、防騙提醒等實用性強的信息。“新湖南”湘潭頻道以下的縣(市、區)分頻道內容設置均按照這一規范操作,對內的規范要求為頻道編輯、記者提供了操作準則,便于編輯在海量信息中有所取舍。
對內設立編輯規范,對外公布發稿要求。“新湖南”湘潭頻道向廣大通訊員發布《“新湖南”湘潭頻道投稿注意事項》(以下簡稱《注意事項》),對新聞體裁、字數以及圖片、視頻等做出明確要求,如要求涉及市直各單位、縣(市、區)典型經驗或工作成績的稿件,消息稿件控制在500字以內,通訊稿件字數控制在800字左右;各縣(市、區)、鄉鎮、村(社區)的日常工作,沒有明顯特色和顯著工作成效的一般不予采納;縣(市、區)主要負責人可在稿件中寫明職務和姓名,其他一律不點名;通訊員所投圖片、視頻需為高清原創,像素不高或涉及侵權等情況時,將不予采納。《注意事項》下發同時提高了退稿率,稿件編審“閉環”形成,稿件“水分”被擠壓,新聞質量提高,編輯任務減半。
新媒體編審與傳統媒體編審不同之處是,新媒體編輯面對的通訊員更加大眾化和個性化。傳統媒體時代,通訊員一般由政府部門、廠礦的宣傳干事或者鄉鎮宣傳委員擔當,單位會對其進行專業培養,以“準記者”身份參與新聞采寫。融媒體時代,全民皆“兵”,來自不同戰線、不同行業的普通受眾成了“寫手”“拍客”,其新聞作品“野味”十足,新聞規范“缺失”問題普遍存在。這些通訊員不在媒體的直接管理之下,也沒有經過專業新聞培訓,他們采寫的新聞稿件時常讓編輯無從下手,以下是一個典型案例:
(案例)XX鎮:筑牢安全意識,提升反恐能力
“腎上激素爆燃,這次反恐防暴演練比學校單獨組織的緊張多了,陳所長這個‘暴徒’實戰化對抗,令人窒息。”身體強壯,大汗淋漓的護衛老師陳XX在演練中鉚足了勁。9月12日上午,XX鎮派出所聯合XX中心校,在中心小學展開一場反恐防暴演習。
這是一篇反恐演習的信息,由于通訊員缺乏專業素養和文字表達能力,造成新聞語言規范缺失,類似的例子在新媒體編審中經常遇到。自媒體讓新聞采集和傳播門檻越來越低,普通受眾加入到新聞生產和傳播中,如何利用好他們的采集和傳播力量,提高他們的新聞業務水平,“新湖南”湘潭頻道的做法是分層次分批進行“精準培訓”。
對于積極性高,有考核任務,又有一定新聞專業基礎的通訊員,“新湖南”湘潭頻道會經常轉發《人民日報》《湖南日報》刊發的牽引稿,引導其采寫方向,提高他們的上稿率。對于較為固定、新聞采寫功底較差的通訊員,“新湖南”湘潭頻道采取“線上”交流的方式,進行業務培訓,建立縣(市、區)頻道通訊員微信群,編輯在編審過程中碰到的普遍問題,以《編輯日記》的形式在微信群予以公布,與通訊員進行線上交流學習,分享提高新聞業務的書單。
對于平時工作繁忙,又有學習需求的通訊員群體,“新湖南”湘潭頻道挑選中級以上職稱的記者、編輯,走進各個縣(市、區)融媒體中心或大型廠礦企業,線下集中授課。截至目前,“新湖南”湘潭頻道的編輯、記者以《“新湖南”采編實操》《讓新聞“跳”出來》《新聞經典講解》等為題,進行了10多場專題授課,通訊員的投稿積極性和稿件質量明顯提升。
融媒體時代已經來臨,內容的編審把關既是紅線,也是生命線。傳統媒體對于記者采寫的稿件,會嚴格落實三審,有完善的三審制度。“新湖南”湘潭頻道各縣(市、區)的新聞稿件,起初直接由通訊員發給頻道編輯,頻道編輯一人擔當了編、審、發布“三個角色”,編審扁平化,三審制存在“缺位”現象。
“新湖南”湘潭頻道所采用的新聞稿件中,各個縣(市、區)融媒體中心提供的新聞稿件占到了60%左右,這些稿件質量相對較高,但有時也會有“漏網之魚”的差錯發生。“新湖南”湘潭頻道與縣級融媒體中心緊密配合,實行聯審機制,用聯審“補位”。以湘鄉市融媒體中心為例,該中心有編審委員會,在三審制的基礎上,強化全天候全媒體監審,對所有平臺的內容從嚴從細把關,從業務層面、技術層面、傳播平臺層面進行把控。在“新湖南”湘潭頻道的發稿上,該中心總編輯負總責,副總編輯具體指導和督導,中心主編、副主編具體執行編審,各司其職。
“新湖南”湘潭頻道為了讓黨管媒體的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扎密織牢編審把關制度的“籠子”,要求湘鄉融媒體中心安排專門人員,將該中心三審后的稿件打包發給分社編輯,分社編輯進行初審后,發送給分社新聞部主任二審,分社社長、副社長三審。分社的“三審”和縣級融媒體中心的“三審”結合,形成聯審機制“雙保險”。這種合作機制隨即在其他幾個縣級融媒體中心推廣應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聯審機制發揮作用,在發稿任務重、時間緊的情況下,新聞編發效率和質量穩步提升,差錯率和撤稿率為零。
來自市直各線口單位和普通受眾的新聞稿件約占來稿的30%左右,這類稿件新聞失實情況時有發生,有些甚至有明顯的錯誤,如下案例:
(案例)標題:某某鎮95名中小學生獲得500元助學金。
后經編輯核實,是該中小學校95名學生,每人獲得500元助學金,助學金額總計47500元。針對這類稿件,“新湖南”湘潭頻道通常采取更加嚴格的“三審”制度,先由聯點縣(市、區)、線口單位的記者進行初審,確定新聞源的真實性,再由新聞部主任或分管采編的副社長二審,最后由分社社長進行三審后才能發表。二審沒有通過的稿件,一般不經過三審,直接退稿。
在今年的特殊時間節點,新聞報道要求更加嚴苛,在主流表述和重要表述上都有嚴格要求,大量通訊員稿件容易在這兩個方面出錯,如在日常行文中,通訊員易將“黨史學習教育”寫成“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將“慶祝”寫成“紀念”,將《中國共產黨章程》寫成《中國共產黨黨章》等。為避免類似差錯發生,湖南日報社總部安排專人分成兩班,對14個市州頻道進行24小時巡視,及時查漏補缺。這是對“聯審”制度的有力補充,是更大范圍的聯審。
總之,新媒體編審的“三缺”問題,通過“三補”后能迅速暢通新媒體的采、編、審、發流程,保障新媒體“快”的生命線、“新”的生命力和“服”(服務)的生存力,降低差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