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中國獨立音樂人數量與日俱增,但其中大部分面臨著作品推廣難、版權收益少、知名度低等現實問題,仍苦于尋求發展之道。筆者先后到網易音樂事業部、字節跳動音樂中臺實習,運用實地調研法、訪談法、文獻分析法對獨立音樂人的發展路徑加以探索。本文著眼于研究獨立音樂人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分析獨立音樂人利用數字音樂平臺、短視頻平臺資源的方式;列舉運營平臺賬號、參加演出或綜藝等獨立音樂人塑造個人品牌的途徑;預測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政府有關部門對市場的規范下獨立音樂人的發展趨勢,力圖為尚未獲得高知名度、有原創作品卻不知道如何推廣、尋求更大音樂收益的獨立音樂人提供發展思路。
【關鍵詞】獨立音樂人;網絡平臺;個人品牌塑造;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J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17-131-03
【本文著錄格式】馮春萍.中國獨立音樂人的發展路徑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1,9(17):131-133.
獨立音樂人是指沒有與唱片公司或經紀公司簽約的、作品保持原創性、獨立性的音樂創作者。如今音樂市場日益分眾化、數字音樂平臺將獨立音樂人視作核心資源,短視頻平臺、部分選秀節目瞄準了獨立音樂市場,可以說獨立音樂人和原創音樂正值黃金發展期。但磅礴的發展態勢下隱藏著發展極不均衡、變現推廣難等諸多問題,絕大部分獨立音樂人仍然生存艱難。本文致力于分析獨立音樂人的發展歷程、發展現狀、發展策略與發展趨勢,以期為獨立音樂人的長足發展助力。
一、發展歷程和現狀
(一)獨立音樂人的發展歷程
獨立音樂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源于西方搖滾樂的傳入與影響。在1986年舉辦的《讓世界充滿愛》百名歌星演唱會中,中國搖滾教父崔健上臺唱響了他的原創音樂作品《一無所有》,引起了巨大反響,這也標志著獨立音樂人正式走進大眾視野。20世紀90年代是獨立音樂人的第一個黃金發展期,搖滾樂空前繁榮,出現了許多新生搖滾樂隊,民謠、說唱、爵士等其他音樂風格也開始發展起來。在此期間,大批帶有“卡啦OK”的歌舞廳產生;“中國原創音樂聯合榜”等音樂排行榜大量出現;廣州電臺率先實行了按播放次數給詞曲作者付費的播放制度;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成立并開始開展音樂著作權的集體管理,音樂產業結構初步形成。21世紀數字音樂時代到來,數字音頻文件逐步替代了實體唱片,網絡銷售逐步替代了傳統唱片發行。2008年起,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獨立音樂人迎來了第二個黃金發展期,該發展期又可細分為豆瓣音樂人制霸的2008年至2013年;蝦米音樂人制霸的2013年至2016年;騰訊音樂人、網易音樂人、抖音音樂人三足鼎立的2017年至今。
(二)獨立音樂人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獨立音樂人被各大音樂平臺視為核心資源爭搶,獨家音樂人、獨家音樂成為音樂平臺版權之爭的重要戰地;音樂綜藝層出不窮,帶火了一大批獨立音樂人,綜藝播放結束后這些音樂人還持續活躍在各大音樂節、LiveHouse之中;互聯網技術、錄音技術、制作技術日新月異,獨立音樂人有了更便捷的學習渠道與更多的技術選擇,其數量得到了迅猛增長,且呈年輕化趨勢。網易云音樂發布的《中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2020)》顯示,獨立音樂人總數進入20萬+時代,2020年獨立音樂人總數較2016年增長十倍;30歲及以下獨立音樂人占比 86%,Z 世代成絕對主力,學生占比過半;53%的獨立音樂人會通過線上渠道學習音樂技能;近四成音樂人發布過錄音室專輯,有演出經歷的音樂人占比 52%[2]。雖是發展的大好時期,但獨立音樂人仍面臨著發展不平衡、原創音樂傳唱度低、版權糾紛頻發、變現能力低等現實問題。中國傳媒大學張豐艷工作組發布的《2019中國音樂人生存狀況報告》揭示了近半數音樂人的稅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僅有9%的音樂人稅前收入高于1萬元。
二、依托網絡平臺的發展策略
21世紀初期互聯網技術及其應用為獨立音樂人創造了第二個黃金發展期,獨立音樂人如何更好地依托數字音樂平臺、短視頻平臺進行自身發展成為本發展期的重要命題。
(一)依托數字音樂平臺
自2021年2月蝦米音樂關停后,國內的頭部數字音樂平臺分為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和網易云音樂兩個陣營,其中TME旗下囊括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獨立音樂人依托數字音樂平臺發展的路徑有參與平臺組織的各類選拔比賽、響應平臺推出的音樂人扶持計劃、入駐音樂人平臺以及簽作品授權協議等。
選拔比賽主要分為詞比賽、詞曲比賽和唱比賽,以網易云音樂為例,其與寧波新鄉村音樂合作推出的“2020中國歌詞大會”屬于詞比賽,星辰集詞曲大賽屬于詞曲比賽,全國校園歌手大賽屬于唱比賽。詞和詞曲比賽都可通過官方渠道投稿,平臺會組織員工和專家進行層層篩選,由于投稿數量繁多,評委多只看或聽作品的片段,切題的詞和抓耳的副歌可以有效提升作品得獎幾率。在選拔比賽中脫穎而出的音樂人可獲得數字音樂平臺輔助出專輯、提供創作培訓、安排宣推資源位等資源傾斜。近些年,平臺推出了許多音樂人扶持計劃,如網易云音樂的石頭計劃、云梯計劃,QQ音樂的銀河計劃、酷狗音樂的星曜計劃、酷我音樂的樂動計劃等,這些計劃可以從音樂人培訓、音樂作品推廣、變現能力提升等方面為獨立音樂人助力。
入駐成為平臺音樂人或與平臺簽訂單首或多首作品的授權協議也是獲取音樂平臺優質資源的途徑之一。入駐成為音樂人有獨家音樂人和非獨家音樂人兩種選擇,成為某一平臺的獨家音樂人意味著在合約生效期間作品只能在該平臺發布,是排他的且難以解除的。這也并不意味著可以獲取該平臺的更多扶持,平臺的優質資源位是稀缺的,需要達到規定的音樂人指數或粉絲數才能申請,普通資源位的引流效果不佳。如果已經被平臺作為重點培養的音樂人,則可以簽訂獨家音樂人協議,若非如此,簽約時需審慎考慮。非獨家音樂人則可以在多個音樂平臺發歌,受眾面更廣。平臺將作品分為買斷、自制、獨家、非獨家幾個類別,其中前三種可以獲得更多的宣推資源。買斷意味著音樂作品在全球范圍內的著作權財產權全部轉讓給了音樂平臺,自制是指平臺主動識別質優詞曲,匹配給合適的歌手演唱,并支付詞曲采買、唱酬采買、錄音制作費用。與平臺簽署的協議還分為固定費用、預付加分成可抵扣、固定費用加分成三種形式。固定費用規定協議期間內音樂人不再參與分成;預付加分成可抵扣意味著分成金額超過預付金后才能結算分成收益,且收益要減去預付金部分;固定費用加分成是最有益于音樂人的協議類別,音樂人可同時獲取協議約定費用與后續分成費用,其中網易云音樂給到音樂人的分成比例一般為詞曲各4%、演唱10%。
(二)依托短視頻平臺
如今國內的頭部短視頻平臺有抖音和快手,抖音2020年日活躍用戶已突破六億,快手2021年第一季度日活用戶達3.79億,龐大的用戶池以及其“視頻+音樂”的運作方式使短視頻平臺成為歌曲的宣推寶地。要想把原創歌曲觸達目標用戶、引起反響、最終獲得流量變現,整個過程并不容易,這不僅要求歌曲自身有記憶點,還需要大量宣推資金的投入。從一首有爆火潛質的歌曲到最終成為爆款,中間的宣推成本為幾萬到幾十萬不等,這些宣推資金大部分需流向短視頻流量大號,包括視頻剪輯號、網紅達人號等。視頻剪輯號的報價相對便宜,百萬粉絲量級的剪輯號一條視頻的報價約為600—700元,五十萬粉絲量級的則約為500元。然而視頻剪輯號宣推的聽眾轉化率低于網紅達人,百萬粉絲的網紅達人一條視頻報價約為3000元,千萬粉絲的網紅達人報價約達3萬元。對沒有充足資金的獨立音樂人,選擇與數字音樂平臺、音樂工作室等合作出歌并依托機構資金去宣推也是可行的。除此之外,抖音和快手自身也急需獲取更多的音樂版權,因而紛紛推出了億元激勵等計劃扶持音樂人。快手在2021年3月召開的音樂版權生態大會中明確表示,將面向獨立音樂人開放結算通道,在短視頻版權結算的基礎上,新增直播場景和詞曲的結算,不要求獨家授權,不設克扣條目,讓音樂人“創有所得”。
三、塑造個人品牌的發展策略
獨立音樂人與背靠唱片公司、經紀公司的音樂人不同,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進行個人的品牌塑造。獨立音樂人的個人品牌塑造可以通過運營平臺賬號、安排并參與演出活動、參加綜藝等方式進行。
(一)運營平臺賬號
運營平臺賬號的選擇有很多種,可以拍攝并剪輯短視頻在抖音、快手等應用程序發布;可以制作長視頻通過嗶哩嗶哩、微博、微信視頻號等渠道發布;可以作為視頻主播或音頻主播在抖音、斗魚等軟件直播;可以編輯文案在微信公眾號、知乎、小紅書等平臺發布。運營賬號首先要找準賬號的定位,可以是教學類、翻唱類、搞笑類、紀錄類、創作類等,之后便要著力于提升內容的創意性、趣味性。通過運營賬號積累的粉絲可以有效轉化為音樂作品的聽眾,例如通過運營嗶哩嗶哩賬號積累了33.4萬粉絲的獨立音樂人Jian-阿健,其在網易云音樂粉絲達到了4.41萬人,在QQ音樂粉絲達1.3萬人。賬號達到一定粉絲量后還可以通過接商務推廣盈利,以抖音翻唱類賬號為例,20萬粉絲的賬號接歌曲推廣每條視頻可獲取約1000元的報酬,30萬粉絲的賬號則可獲取約2000元,回報非常可觀。
(二)演出活動
演出是獨立音樂人直面聽眾、展現音樂魅力的重要方式。尚未有知名度的音樂人可以選擇“街頭演出+直播”的形式進行演出,街頭演出的好處是成本低、人流量大,加上直播又可以有所盈利。體力充沛的音樂人可以去酒吧駐唱,有一定知名度的音樂人可以應邀去參加商演,積累了一定粉絲且資金充足的獨立音樂人可以租LiveHouse等場地進行演出。當前也有許多選拔賽在為獨立音樂人打開邁向頂級舞臺的快捷通道,例如秀動聯合Indie Works主辦的INDIE STAR樂隊選拔賽,前八強樂隊可以直接到麥田音樂節演出。
(三)參加綜藝
近些年《樂隊的夏天》《中國有嘻哈》《明日之子樂團季》的爆火使得更多的綜藝瞄準了獨立音樂市場,嗶哩嗶哩《說唱新世代》、湖南衛視《誰是寶藏歌手》、騰訊視頻《即刻電音》,優酷《這!就是原創》《草莓星球來的人》等綜藝層出不窮,為獨立音樂人提供了迅速增加曝光度的有效途徑。
四、未來發展趨勢
(一)將在區塊鏈技術下獲得更強力的音樂版權保護
目前獨立音樂人面臨著侵權事件頻發、維權難、版稅分成低、版稅結算慢等版權問題,區塊鏈技術以其節點清晰、難以篡改、去中心化、簽約便利、支付即時的特點,將成為應對版權問題的一劑妙藥。區塊鏈本質上是去中心化的、運用點對點技術的數據庫,其使用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可讓交易記賬由各地的多個節點共同完成,而其共識機制使得只有控制一半以上的節點才能偽造記錄,在節點繁多的情況下,篡改記錄幾乎是不可能的。區塊鏈運用非對稱加密技術高度加密賬戶身份信息,設有智能合約功能,交易安全可信、容易追蹤且不可逆轉。點對點技術、智能合約技術使得音樂人可以跨過數字音樂平臺等第三方直接觸達聽眾,也可以使聽眾所支付的音樂版權使用費快速到達版權方,有利于解決音樂人版稅分成低、結算慢的痛點。區塊鏈節點記錄清晰、交易易于追蹤,可以準確保存音樂版權及交易信息,如有侵權糾紛可以快速取證。
(二)將在政府有關部門對市場的規范行動下進一步發展
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布《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要求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否則將依法從嚴查處,此舉使音樂作品盜版猖獗的問題得到了有效整治。2018年,國家版權局積極協調推動騰訊音樂與網易云音樂簽署99%以上獨家音樂作品的轉授權協議,然而騰訊音樂剩余的1%優質獨家版權仍是遏制其他平臺的資源壁壘,而后騰訊又收購了中國音樂集團,將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納入產業版圖中,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
2021年年初,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涉嫌壟斷問題對騰訊立案調查,確認事實后于7 月24日發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國市監處〔2021〕67號)》,責令騰訊及其關聯公司不得再簽署獨家版權協議,現有的獨家音樂版權須在三十日內解除,獨家音樂人和新歌首發的獨家合作除外。此次行政處罰還明確規定了與獨立音樂人的獨家合作期限不得超過三年,與新歌首發的獨家合作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可以預見,失去其他獨家版權的騰訊及其關聯公司將更加重視獨立音樂人,將發掘更多的獨立音樂人并與之簽署三年內的獨家合作協議,以再次形成版權差異化優勢。合作期限不得超過三年的規定則可以更好地保護獨立音樂人將原創作品的版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音樂人不用再為了宣推資源而轉讓歌曲的全部著作權、財產權。
五、結語
處于第二個黃金發展期并正在不斷壯大的獨立音樂人群體仍面臨著收入不理想、作品傳唱度低、版權糾紛頻發等現實問題。在沒有唱片公司、經紀公司幫助規劃發展路徑的情況下,獨立音樂人需要學會運用數字音樂平臺、短視頻平臺的有利資源,需要通過運營平臺賬號、參加演出或綜藝活動來進行個人的品牌塑造。在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政府有關部門對市場的有效規范下,獨立音樂人將獲得更強力的版權保護,獲取更合理的版權收益,將在更健康的業態環境之中得到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網易云音樂.中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2020)[EB/OL].(2020-11-07)[2021-03-01].http://www.199it.com/archives/1148297. html.
[2]張豐艷.2019中國音樂人生存狀況報告[EB/OL].(2019-10-01)[2021-06-30].http://www.199it.com/archives/964457.html.
作者簡介:馮春萍(1997-),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音樂藝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