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琪
摘要:老舊小區在消防給水、消防車通道、消防器材配備等硬件基礎條件方面,面臨著諸多安全隱患問題,同時加上較多小區不是封閉式的小區,沒有配備物業管理公司,導致存在較多問題,致使老舊小區消防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本文針對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進行分析,思考老舊小區消防安全隱患的具體特點以及預防的措施。
關鍵詞:老舊小區;安全隱患;火災預防;火災特點
城市中老舊小區的存在是極其普遍的一種現象,其中大多數都存在消防問題,安全系數不高,如果老舊小區著火,必然會產生嚴重的危害。與此同時,很多老舊小區本身由于沒有地下車庫,導致存在車輛亂停亂放的現象,使老舊小區極其混亂。再加上老舊小區基本在城市中心,人員密集,火災發生時,極易引起較大的社會影響。很多老舊小區缺乏配套的消防器材,加之社會化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限,更加需要相關部門能采取合適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不斷改善小區消防安全環境。
一、老舊小區的火災特點分析
(一)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用電不規范現象
老舊小區建筑內部普遍存在眾多的電氣線路,這些線路很大程度上已經老化,即便已經有一些老舊小區初步完成了電氣線路改造的工作,但是仍然有一些老舊小區的電氣線路沒有實現相對應的改造,因此存在極其嚴重的超負荷運轉現象,尤其是在用電的高峰期,很容易產生電氣線路超負荷運行的情況,進一步使線路過熱,引發火災問題。與此同時,在老舊小區中,有一些居民在裝修的過程中使用的線路板以及插座和實際的標準不符合,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將一些大功率電器使用在同一個插座上,這樣使用電力資源的方式存在極大的消防安全隱患問題,尤其是夏季或者冬季時,老舊小區內的很多空調同時使用,必然會對小區的用電負荷造成極大的壓力。同時,較多業主出行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為電動自行車,因沒有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很多業主便從房間內私拉電線到樓梯間或“飛線”至地面為電動自行車充電,甚至有些業主直接把電動自行車電瓶取出帶至家中充電,存在較大的用電消防安全隱患。
(二)老舊小區中存在違章搭建的構筑物
老舊小區的居民年齡結構相對來說會比較大,一些居民即便有消防意識,也會存在僥幸心理,特別是住在一層的居民,他們認為自己房前屋后違規搭建的構筑物,并不會對小區的消防問題產生消防隱患。因此,他們會在樓前或者樓后隨意去搭建一些違規的建筑設施,設置電動車或者自行車存放的雨棚,侵占了小區的公共空間,使其他居民的合法權益受到影響,同時也對小區的消防通道造成破壞。如果小區遭遇到火災問題,消防通道被阻礙,導致消防車不能及時到達火災地點,就會嚴重影響消防工作的實際效率,使時間被浪費[1]。
(三)消防車道不暢問題較為突出
多數老舊小區由于建造年代較久,未合理規劃消防車道和停車位。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私家車已是日常生活工具,有些家庭甚至不止一輛小轎車,由車位緊缺而占用消防車通道現象已成為諸多住宅小區的“通病”,夜間尤為嚴重。另外,市區路面停車位多數為收費車位,有私家車開進小區停車現象,導致原本有限的停車位更加不夠用。同時,因私家車增多,有些物業公司擅自在小區消防通道上施劃停車位并收取費用,嚴重影響了小區通行和消防安全。
(四)老舊小區的消防設施不完善
老舊小區普遍由于建設時間久遠,消防設施不完善最為突出的就是消防給水管路不完善,在建設時較多區塊消防給水管道布設不規范,甚至沒有鋪設消防給水管網,導致老舊小區的消防給水設施不夠配套和齊全。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即便對消防設施進行了補充和增設,但仍然有一些小區的消防設施維持原樣,存在欠缺。如果發生火災問題,居民很難進行早期火災處置和撲救,只能任由火災發展,延誤火災撲救的最佳時機,為后續的消防救援力量撲救造成了一定的困難[2],同時也極易造成較大的財產經濟損失,甚至會造成人員傷亡。
二、關于老舊小區火災預防對策
(一)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老舊小區的消防工作管理方面需要預防治理作為根本,不斷提升硬件消防設施的配備,并加強日常管理,才能有效預防老舊小區發生火災的可能。要不斷加大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的經費投入,當地政府或屬地鄉鎮(街道)要借助當前開展的老舊小區整治提升、污水“零直排”改造等相關政策,將老舊小區消防設施增配與老舊小區整體改造項目同步統籌,做到同設計、同施工,不斷加大對老舊小區消防安全整治所需經費的投入,同時還應建立老舊小區消防安全投入經費長效保障機制,每年有預算作為老舊小區消防設施的后續維護管理,以保證“重建設、輕維護”的后顧之憂[3]。
(二)提升老舊小區智能化防控水平
加大對電動車亂停放、亂充電的整治力度,推動設置獨立的電動車集中停放、充電點,推廣智能充電設施。為舊小區安裝智能用電管理系統,對其進行全天候的監督,了解老舊小區用電情況,一旦發現電氣線路方面的問題,就促使預警器完成自動報警的工作,使報警信號能快速傳到消防互聯系統中,以便于快速進行滅火救援工作[4]。鼓勵家庭配置過濾式逃生面罩、聯網型獨立火災探測報警器,積極運用“滅弧式”智慧用電、燃氣安全智能控制等技術手段,從而能在發生火災或隱患出現時快速察覺,幫助人們報警,不斷提升小區智能防控水平。
(三)深入開展隱患治理工作
結合小區的建成年代、建筑高度、周邊環境、道路管網等客觀條件和居民群眾的消防安全素質,制定“一區一策”治理方案。緊緊圍繞老舊小區消防車通行能力,大力推進消防車通道障礙物清理,根據實際情況,對小區內部分道路進行拓寬或改建部分綠化做停車場地,消防、交警等相關部門加強對私家車占用消防車道行為的查處,不斷解決消防車通道占用、堵塞、封閉等問題,確保消防車通道暢通。全面開展樓梯間堆放雜物清理工作,老舊小區所在的村(社區)“網格員”或物業服務公司要加強對樓梯間、安全出口、走道內等位置的雜物清理工作,做好居民業主的思想工作,及時清理影響人員通行、疏散的雜物或生活用品等。
(四)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開展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屬地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積極借助各級網格、片區等,把老舊小區消防安全工作納入平安創建及基層“網格化”管理工作,構建老舊小區火災預防的群防群治網絡。加強對小區物業服務企業、居委會履行消防安全職責情況的日常監督檢查。同步加強對相關部門和社區基層組織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使其熟練掌握老舊小區治理要求,更好地參與治理工作。制定居民防火公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同時物業(社區)應每日組織開展防火巡查,建立巡查記錄,確保滅火器材、消防設施、消防安全標志等完好有效,及時消除各類火災隱患。
三、結語
總而言之,老舊小區在發展的過程中普遍存在多樣化的火災特點,需要對其進行解決和預防。在此基礎上,本文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怎樣才能體現出良好的預防和治理效果,是需要去解決的重要問題,而問題的解決則必須是有利于全面提升和優化老舊小區的消防安全環境。
參考文獻:
[1]郭斌,李楊,曹新利.老舊小區的管理困境及其解決途徑——以陜西省老舊小區為例[J].城市問題,2018(07):70-76.
[2]冉奧博,劉佳燕,沈一琛.日本老舊小區更新經驗與特色——東京都兩個小區的案例借鑒[J].上海城市規劃,2018(04):8-14.
[3]蔡云楠,楊宵節,李冬凌.城市老舊小區“微改造”的內容與對策研究[J].城市發展研究,2017,24(04):29-34.
[4]周亞越,吳凌芳.訴求激發公共性: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內在邏輯——基于H市老舊小區電梯加裝案例的調查[J].浙江社會科學,2019(09):88-95,158.